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9】“築巢引鳳”的常州秘訣

發布時間:2022-08-12 11:2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9】

  光明日報記者 蘇 雁

  “它做的咖啡拉花好漂亮!”隨著遊客的一聲驚歎,江蘇常州一家商場的咖啡專(zhuan) 賣店內(nei) ,長著長臂的機器人不到一分鍾就製作出了一杯醇香咖啡。這是常州節卡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出品的協作機器人在新消費場景中的應用。

  “國內(nei) 每4台工業(ye) 機器人,就有1台是‘武進製造’。這個(ge) 行業(ye) ,常州能走在前麵,與(yu) 它的人才引進政策有關(guan) 。對於(yu) 有項目、有技術、有想法、有衝(chong) 勁的高端人才和年輕人而言,常州這座城市是一片沃土。”常州微億(yi) 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正頤話語中充滿了自豪。

  最新發布的2022年二季度《中國就業(ye) 市場景氣報告》顯示:常州就業(ye) 景氣指數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全省第一。通過“龍城英才計劃”“龍城青年大學生創業(ye) 計劃”招引,光今年上半年,就有10.5萬(wan) 各類人才落戶常州。人才與(yu) 產(chan) 業(ye) 同頻共振,個(ge) 人成就一番事業(ye) 的同時,也形成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常州智造集群優(you) 勢。

  常州以製造業(ye) 聞名——實體(ti) 經濟和製造業(ye) 是常州最“厚實”的家底。然而,新時期,常州欲保持固有優(you) 勢,製造業(ye) 亟須開辟“新賽道”。

  開辟“新賽道”,離不開攻堅拔寨的人才。

  那麽(me) ,怎樣才能匯聚天下英才?

  用產(chan) 業(ye) 和項目為(wei) 人才提供施展拳腳的平台——這是常州使出的第一招。

  2019年,一封來自中國工程院院士、溧陽天目湖先進儲(chu) 能技術研究院榮譽院長陳立泉的電子郵件,把哈佛大學博士後吳凡“召喚”到了常州溧陽。

  使用液態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被公認為(wei) 人類近50年來最偉(wei) 大的發明之一。而吳凡研究的全固態鋰離子電池,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安全性問題和裏程焦慮問題。

  在動力電池領域,溧陽已布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並建成國內(nei) 頂尖水平的中試基地。正是因為(wei) 有了這個(ge) 平台,當陳立泉向吳凡表達了思賢若渴的誠意後,吳凡毅然辭去哈佛大學的職位,南下溧陽,成立科學家工作室。

  現在,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在常州,涵蓋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30個(ge) 關(guan) 鍵環節,產(chan) 業(ye) 鏈完整度94%,基本實現自主可控。這中間,當然也凝聚著吳凡的心血。

  因為(wei) 有了平台,人才紛至遝來,形成集聚效應。僅(jin) 僅(jin) 在天目湖先進儲(chu) 能技術研究院,就集聚了260多名研究人員,其中具有碩博學位的超過40%。全市人才總量從(cong) “十二五”時期的102萬(wan) 人,增至2021年底的145.5萬(wan) 人,2700多個(ge) 領軍(jun) 型人才項目落戶,每萬(wan) 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連續8年全省第一。

  解除後顧之憂讓人才放開手腳創業(ye) ——這是常州使出的另一招。

  畢業(ye) 季剛過,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紛紛來常州就業(ye) 創業(ye) 。初來乍到,到哪裏落腳?

  常州各地設施齊全的“人才公寓”,一下子解了青年們(men) 的燃眉之急。

  “工作生活都挺幸福的!”麵對親(qin) 朋好友的問候,常州大學應屆畢業(ye) 生邱鶴笑盈盈地回答。今年6月,邱鶴入職常州軌道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的企業(ye) ,隨即“拎包”入住常州經開區東(dong) 方·青年人才公寓。

  邱鶴的“小窩”是個(ge) 20平方米左右的單間,設施齊全,布置溫馨。淡藍色牆壁上可播放投影,獨立陽台寬敞明亮。往裏走,臥室1.8米寬的舒適大床、幹濕分離的衛浴係統一應俱全。走出單元樓,旁邊就是一棟青年鄰裏中心,配備食堂、超市、共享會(hui) 議室、會(hui) 客區及社群活動區等。

  “大學生‘畢業(ye) 第一站’麵臨(lin) 的就是住房和社交問題,這些在社區都得到很好的解決(jue) 。”邱鶴告訴記者,這裏租金實惠,社保繳納滿半年後,每月還能領到500元住房補貼和300元生活補貼。這種生活資助不用特別申請,係統通過比對識別後,會(hui) 自動按月將補貼打入人才社保卡內(nei) 。

  像東(dong) 方·青年人才社區這樣的人才公寓,已遍布常州各地。2021年,常州市提出要用3年時間建成人才公寓10萬(wan) 套。經過一年半的建設,已開工6萬(wan) 套,竣工3.5萬(wan) 套,入住2.7萬(wan) 套,入住率超過77%。

  常州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局長彭峻告訴記者,“人才公寓”內(nei) 還專(zhuan) 門設立了“青年驛站”。短期來常州、求職麵試、課題調研的青年人才,可以享受7天到3個(ge) 月免費入住、就業(ye) 推介等綜合服務。中高職以上學曆的畢業(ye) 生,隻要在常州有工作、有社保,就能落戶。全日製本科、碩士、博士人才還可以享受生活居住“雙補貼”。

  “人才跟著產(chan) 業(ye) 走,公寓跟著產(chan) 業(ye) 建。”這些“法寶”,讓常州匯聚了一大批和這個(ge) 城市產(chan) 業(ye) 發展高度匹配的青年人才,由此也使該市有條件培育出一條條百億(yi)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腦機接口技術是在人或動物腦部與(yu) 外部設備間建立直接連接通路,可以廣泛應用於(yu) 機器人、數據挖掘、醫療診斷等。10年前,清華大學博士胥紅來懷著這樣的“科幻夢”走出校園,來到常州創辦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彼時,沒有人能保證這個(ge) 產(chan) 業(ye) 前景一定光明,但常州給了胥紅來堅定的創業(ye) 信心:3000平方米科研實驗室、數百萬(wan) 研發啟動資金。如今,這個(ge) 公司以全球最快的通信速率產(chan) 品為(wei) 殺手鐧,躋身腦機接口行業(ye) 前列。

  “築巢引鳳”的甜頭,常州實實在在嚐到了:近些年,常州的國家級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數、工業(ye) 大獎數、工業(ye) 強基工程項目數,均居全國同類城市第一。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