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中央企業協同創新“領頭羊”作用
作者:許晨曦(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hui) 計學院)
當前,在推進中央企業(ye) 現代產(chan) 業(ye) 鏈“鏈長”建設過程中,關(guan) 注點更多集中於(yu) 產(chan) 業(ye) 鏈本身建設,而忽視了關(guan) 鍵的創新鏈建設。創新鏈是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動力之源,對產(chan) 業(ye) 鏈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協同創新“領頭羊”是創新鏈上的關(guan) 鍵一環,要以打造中央企業(ye) 協同創新“領頭羊”為(wei) 突破口,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實現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運行。
打造創新鏈須發揮央企協同創新“領頭羊”作用
當前正處於(yu) 第四次工業(ye) 革命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關(guan) 鍵期,提升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可確保我國處於(yu) 第四次工業(ye) 革命的前沿位置。然而,隨著外部形勢日趨複雜與(yu) 不確定性增加,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受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中央企業(ye) 作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中堅力量,要勇擔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重任,全麵提高創新能力、強化重點領域自主創新、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實現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增強國有經濟競爭(zheng) 力、創新力、控製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關(guan) 鍵是打造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是產(chan) 品生產(chan) 製造過程的集合,創新鏈則是產(chan) 業(ye) 技術升級的關(guan) 鍵,是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動力之源,對產(chan) 業(ye) 鏈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國家放開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同時,始終將創新鏈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中國作為(wei) 世界工廠,不僅(jin) 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占據優(you) 勢地位,更在一些關(guan) 鍵技術領域擠入全球創新鏈。這有助於(yu) 打破發達國家對科技的壟斷,改變國際微笑曲線固化的格局。
打造創新鏈需要發揮產(chan) 業(ye) “領頭羊”的引領作用。創新鏈是以某一核心為(wei) 主體(ti) ,通過知識創新活動將相關(guan) 的創新主體(ti) 連接起來的產(chan) 業(ye) 鏈條。穩定產(chan) 業(ye) 鏈,突破創新鏈,不僅(jin) 需要產(chan) 業(ye) 鏈上的企業(ye) 協同合作,更需要產(chan) 業(ye) “領頭羊”的引領作用。當前,企業(ye) 協同創新模式的構建,主要包括研究中心模式、合作研究中心模式、研發中心模式,中國主要采用企業(ye) 協同創新中心模式。加快構建創新聯合體(ti) 進行協同創新,關(guan) 鍵是確立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特別是領軍(jun) 企業(ye) 在創新聯合體(ti) 中的牽頭地位。領軍(jun) 企業(ye) 在創新鏈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其為(wei) 主導構建創新聯合體(ti) ,能夠有效整合各創新主體(ti) 資源,協調各創新主體(ti) 行動,實現創新鏈的突破,推動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
中央企業(ye) 具備承擔協同創新“領頭羊”的資源和能力。中央企業(ye) 在關(guan) 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相比於(yu) 其他企業(ye) 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同時肩負著國家及社會(hui) 賦予的職責使命。作為(wei) 協同創新的“領頭羊”,企業(ye) 需要引領其他參與(yu) 主體(ti) 進行技術合作、技術攻關(guan) ,要具有整合和協同上下遊、關(guan) 聯創新主體(ti) 的創新網絡和產(chan) 業(ye) 生態的基礎和能力,而中央企業(ye) 在要素獲取、監督管理和行業(ye) 準入等方麵,相較於(yu) 其他類型企業(ye) 具有巨大優(you) 勢,尤其是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強大的創新能力,在國家重大科技攻關(guan) 項目中起著中流砥柱作用。
將中央企業(ye) 協同創新融入國資國企改革之中
首先,將打造中央企業(ye) 協同創新“領頭羊”作為(wei) 國資監管部門管理和監督中央企業(ye) 的核心職能之一。大力推動以中央企業(ye) 為(wei) 中心構建創新聯合體(ti) ,央企要堅持以市場為(wei) 導向,主動加強科技聯合攻關(guan) ,積極進行創新平台、創新生態培育等方麵的建設,圍繞行業(ye) 和企業(ye) 創新短板,聚焦具有決(jue) 定性、樞紐性、通用性、前瞻性的重大關(guan) 鍵技術進行研發,突破核心關(guan) 鍵技術“卡脖子”問題。
其次,明確中央企業(ye) 功能界定,構建不同協同創新模式。第一步,依照不同的職能特征,鼓勵中央企業(ye) 打造產(chan) 業(ye) 聯盟、創新生態係統,協同推進將其打造成為(wei) 與(yu) 各創新主體(ti) 溝通協作的立體(ti) 平台。第二步,根據不同的行業(ye) 特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構建以中央企業(ye) 為(wei) 中心,包含政府、非國企、科研組織以及中介機構的動態多組織的協同創新模式。
再次,完善製度建設,積極吸引不同資本加入中央企業(ye) 協同創新鏈。企業(ye) 層麵,中央企業(ye) 要結合自身的行業(ye) 、技術、功能等特征,選擇適當的組織模式,通過有效的組織運營與(yu) 投入分配方式,形成創新鏈上各創新體(ti) 共同參與(yu) 、共享收益、合理分配、有序競爭(zheng) 的合理模式,推動中央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的主體(ti) 地位;資本市場層麵,明確中央企業(ye) 在創新鏈中與(yu) 其他企業(ye) 按照法製化、市場化、全球化的原則開展協同創新,為(wei) 加入協同創新的企業(ye) 提供政策支持,推動創新生態的完善發展;法律層麵,加大中央企業(ye) 的聯合研發力度,推動設立全球研發中心,推動央企融入全球創新體(ti) 係,吸引境外研發人才、創新資源的進入,促進全球科技要素資源的整合利用。
最後,強化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央企業(ye) 協同創新“領頭羊”。隨著以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wei) 代表的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技術已經成為(wei) 企業(ye) 創新的關(guan) 鍵要素。加強中央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使企業(ye) 各個(ge) 環節與(yu) 數字技術相結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優(you) 化內(nei) 外部溝通、提高中央企業(ye) 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數字技術與(yu) 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同樣有助於(yu) 加強創新鏈上下遊企業(ye) 的有效銜接,降低信息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促進供給與(yu) 需求精準匹配和高效協同,提高協同創新能力。中央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一方麵要大力推進數據共享雲(yun) 平台的建設,推動數據資源的歸集共享使用,打破數據壁壘;另一方麵,構建技術複雜度更高、技術迭代速度更快、架構更為(wei) 複雜的數字化協同創新平台體(ti) 係。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價(jia) 值,賦能中央企業(ye) 協同創新“領頭羊”的地位。
(本文為(wei)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有企業(ye) 協同創新的驅動機製與(yu) 效率提升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