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演繹修身為民的人生情懷

發布時間:2022-08-18 10:01:00來源: 光明網

 

  前不久,新編川劇《草鞋縣令》作為(wei) 第五屆川劇節閉幕戲在重慶大劇院上演。該劇由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陳智林攜手梅花獎得主肖德美、劉誼等川劇名家聯袂主演。與(yu) 2018年版相比,2022年新版作了調整,立意由清正廉潔拓展為(wei) 以民為(wei) 本,劇作形式、音樂(le) 舞美等皆是全新呈現。這台戲曆經4年的邊演邊改、反複打磨,終於(yu) 成為(wei) 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yu) 一體(ti) 的新編川劇佳作。

  《草鞋縣令》講述清嘉慶年間,洛水斷流顆粒無收,為(wei) 救什邡百姓,時任什邡縣令紀大奎招撫山民、以身護陵(李冰陵),在麵對誘惑時,寫(xie) 下“離微不二”以示決(jue) 心,在脫下官袍換上草鞋後,終於(yu) 領悟治水之道。該劇既忠於(yu) 史實,又深挖其精神價(jia) 值,塑造了紀大奎豐(feng) 滿而複雜的人物形象。

  《草鞋縣令》有兩(liang) 場直擊人心的戲。一是自戴枷鎖。高景關(guan) 山民在頭領吳中隆帶領下準備點火放炮開山引水,而附近百姓手執鋤頭、扁擔極力阻止,雙方劍拔弩張。這時,紀大奎為(wei) 緩解情勢,在眾(zhong) 人以為(wei) 要捉拿吳中隆、給他戴枷鎖時,給自己戴上了。紀大奎與(yu) 吳中隆的“折箭盟誓”,化解了這場衝(chong) 突。

  二是脫衣脫靴。紀大奎年過花甲,為(wei) 民之心卻一刻也沒停息。為(wei) 了“找到治水策,為(wei) 民拚一拚”,他深更半夜登上古瀑口,再探李冰陵。山路彎彎拐拐、坡坡坎坎,走得他汗流浹背、腰酸背疼。在他人的勸說下,他脫下官袍官靴,換上六耳麻鞋,深深體(ti) 會(hui) 到這草鞋“百日草,難自棄,中通外直有香氣。越看越歡喜,且將老腳試新履”。實地調研路上,步步有荊棘,走得腳板出血。他咬牙忍痛,察看山勢地形:“這山下河穀蜿蜒,曾經必是河道。李冰陵四麵環山,就是一座水庫。天幹開閘放水,水漲蓄洪分流!”這一發現堅定了他導洛通山修水利、確保什邡無旱患的決(jue) 心和行動。

  隻要為(wei) 民解憂,哪怕自戴枷鎖也無所畏懼;隻要為(wei) 民做事,哪怕脫衣脫靴也心甘情願。一“戴”一“脫”兩(liang) 個(ge) 寓意尤深的情節,在演員們(men) 一招一式、絲(si) 絲(si) 入扣的精彩演繹裏,既把川劇小生、旦角、生角、花臉、醜(chou) 角的美學特色渲染到極致,又傳(chuan) 遞出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和藝術辯證法。

  《草鞋縣令》以什邡民俗古風為(wei) 意象,從(cong) 生命終點來追尋確認人生的價(jia) 值。紀大奎找到了生命延續的依托:“布衣承俗,民風敦厚;為(wei) 人修德,一生通透;廟堂仁政,盛世千秋……”經曆了這一切,他最終領悟到,為(wei) 民做實事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作者:李明泉,為(wei)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