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協同發展
作者:楊淩、陳嘉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機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建設綠色製造體(ti) 係和服務體(ti) 係,提高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下大氣力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加快工業(ye) 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
如期完成“雙碳”目標,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已成為(wei) 社會(hui) 各界的共識。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各行各業(ye) 的共同努力,而數字化轉型無疑是關(guan) 鍵的發力點。當前,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各行業(ye) 加速融合,日益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數字底座”。用好數字技術,不僅(jin) 能夠節約信息搜尋成本,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而且能夠精準識別、及時追蹤新發生的生態環境問題,為(wei) 科學保護、係統治理提供支撐,還能夠推動數字經濟與(yu) 綠色經濟協同發展,為(wei) 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供新的方法。
與(yu) 傳(chuan) 統的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相比較,數字經濟可以促進生產(chan) 者與(yu) 消費者精準對接。市場參與(yu) 者能夠快速精準地匹配市場供求,從(cong) 而降低搜尋成本和交易成本、提升信息選擇效率,降低資源投入和消耗。一方麵,借助雲(yun) 計算技術及數據挖掘等數字技術,生產(chan) 者能夠充分挖掘消費者需求偏好,合理定位市場需求量,恰當製定生產(chan) 計劃,不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麵,企業(ye) 通過數字化網絡供應平台,還能實現供應鏈上下遊間匹配效率的提升,促進分工協作,從(cong) 而提高供應鏈效率,提高企業(ye) 交易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
數字經濟能夠促進技術創新,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信息技術作為(wei) 一種“通用技術”有助於(yu) 企業(ye) 產(chan) 品、工藝和組織等方麵的創新,而數字經濟作為(wei)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產(chan) 物,正深刻影響著技術創新發展。數字知識和技術具有外溢性、共享性等特點,能夠讓企業(ye) 突破時空障礙在全球範圍內(nei) 學習(xi) 新技術和新知識,實現技術進步。數字技術優(you) 化了傳(chuan) 統的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方式、供應鏈和價(jia) 值鏈,提升了組織運行效率,從(cong) 而倒逼產(chan) 業(ye) 升級。數字技術在提高能源和資源的使用效率,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提高全社會(hui) 產(chan) 品和服務生產(chan) 、銷售和消費效率或通過對人類活動和交流的非物質化來減少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等方麵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助力電力、交通、製造、建築等重點行業(ye) 通過企業(ye) 上雲(yun) 、智能網聯等方式進行綠色供應鏈管理,在實現提質增效的同時減少生產(chan) 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可以說,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xing) 技術深度賦能傳(chuan) 統行業(ye) 的數字化和低碳化改造,能源數字化將加快發展,智慧能源物聯網平台、智能節能建築和綠色工廠已成為(wei) 數字企業(ye) 助力綠色低碳發展的重點方向。
數字經濟的數據中心等業(ye) 務在對千行百業(ye) 節能降耗產(chan) 生乘數效應的同時,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也正在成為(wei) “碳排放大戶”。數字經濟涉及大量基於(yu) 數字技術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如數字基站、5G網絡、工業(ye) 互聯網、數據中心等,而這些設施均為(wei) 耗電大戶。特別是廣泛使用的5G技術,由於(yu) 高帶寬、高流量、高發射功率,其單站能耗比4G大幅增加。根據《“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ye) 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國數據中心算力將達到2020年的3.3倍。數據中心等作為(wei) 耗電大戶,其規模增長必然帶來能耗大幅增長。據測算,全國數據中心2020年耗電總量約占同期全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1.5%—1.9%。同時,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資源存儲(chu) 、計算和應用需求大幅提升,數據中心升級換代淘汰的老舊設備也亟須規範化處理,避免環境汙染,綠色化轉型已迫在眉睫。
推動數字經濟與(yu) 綠色經濟協同發展需著力於(yu) 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加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滲透等,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和新路徑。
一是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首先,加強核心數字新興(xing) 技術供給和加快綠色技術創新的整體(ti) 布局,積極發揮數字技術在企業(ye) 綠色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深入推進數字經濟與(yu) 綠色經濟融合發展。其次,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在綠色發展領域的應用場景,加快數字技術同新能源開發、清潔技術、綠色製造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提升綠色技術中的數字含量。再次,鼓勵數據中心在布局優(you) 化、技術創新、綠電直購、儲(chu) 能及梯次利用等領域開展探索,加快構建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新局麵。
二是推動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厚植綠色發展新優(you) 勢。一方麵,引導企業(ye) 利用數字技術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升企業(ye) 對數據要素的認知並將數據要素的優(you) 勢運用到企業(ye) 生產(chan) 製造的核心過程當中,以期實現對生產(chan) 各個(ge) 環節的實時監測和智能控製,全麵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能耗,持續提升產(chan) 品質量。另一方麵,積極引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促進機器設備、人員等軟硬件設施上網上雲(yun) ,以期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實現精準分工、精準協作和精準生產(chan) ,在極大提高勞動生產(chan) 率的同時大大節約生產(chan) 成本,並以此帶動企業(ye) 快速發展。
三是加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滲透,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一方麵,豐(feng) 富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加快數字經濟同三次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並針對不同產(chan) 業(ye) 的發展特征和要求,探索更加綠色的“數字+”模式,促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麵,以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快速發展為(wei) 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對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的正向促進作用,積極引導生產(chan) 要素流向資源節約、環境優(you) 化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通過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此外,還需要促進數字基礎設施提能節效。采用對傳(chuan) 統耗能設備的優(you) 化管理措施,同樣能改進數字設施的耗能問題。如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數字基礎設施的綠色低碳導向;健全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機製,大力發展儲(chu) 能技術,實現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低碳發展;循環利用數據運行時產(chan) 生的廢熱,以提供其能源利用效率等。(楊淩、陳嘉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