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麵依法治國中書寫青春答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作出全麵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將全麵依法治國納入“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統籌推進。共青團作為(wei) 黨(dang) 聯係青年最為(wei) 牢固的橋梁紐帶,始終與(yu) 廣大青年站在一起,聚焦青少年領域法治體(ti) 係建設,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構建青少年司法保護社會(hui) 支持體(ti) 係,為(wei) 促進青少年發展建言獻策,在全麵依法治國征程中書(shu) 寫(xie) 新時代的青春答卷,貢獻青春力量。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組織研究所所長、法學博士郭開元評價(jia) 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共青團助力青少年領域法治建設成果豐(feng) 碩,成為(wei) 全麵依法治國取得曆史性成就的生動寫(xie) 照和重要方麵。
青少年領域法治建設護航青少年成長
從(cong) 事青少年領域研究工作十餘(yu) 年,郭開元參與(yu) 製定和修改我國多部關(guan) 於(yu) 青少年群體(ti) 的相關(guan) 法律。他切身感受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有關(guan) 青少年保護的研究機構、研究議題、研究成果不斷增多,確立了最有利於(yu) 未成年人的法律原則,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優(you) 先保護的理念已在全社會(hui) 形成共識。
“我認為(wei) ‘網遊宵禁’的時間應當根據中小學生作息規律作些調整,零點有些太晚了。”2017年3月,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附屬小學學生小韻通過網絡報名走進團中央機關(guan) ,和專(zhuan) 家學者、相關(guan) 部門代表共同參與(yu)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立法協商討論會(hui) 。對涉及未成年人的立法聽取未成年人意見,在國家立法層麵首開先河。
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與(yu) 近年來包括共青團在內(nei) 各界的呼籲推動不無關(guan) 係。2014年,共青團中央受中央網信辦委托,起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初稿,在對個(ge) 人信息保護、網絡沉迷防治、法律責任等方麵建言獻策,為(wei) 未成年人織密法律保護網。
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簡稱“兩(liang) 法”)正式施行。在這兩(liang) 部青少年領域重要的國家法律修訂工作中,共青團積極擔當作為(wei) ,聯合立法機關(guan) 開展論證調研,代表未成年人建言獻策,協助完善修訂草案。在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林維教授看來,新未保法網絡保護專(zhuan) 章在功能目標、風險防範、促進發展各個(ge) 層麵都拓展了保護空間,更具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立法機關(guan) 先後兩(liang) 次就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期間,共青團組織和青少年積極發聲,一審稿征集建議達4.9萬(wan) 條,其中未成年人所提意見建議占一半。同時,依托“青少年立法與(yu) 政策論證會(hui) ”平台,共青團多次組織專(zhuan) 家學者就相關(guan) 草案進行討論,並就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機製、強化網絡保護、明確法律責任等向立法機關(guan) 提出多項建議。
建立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強製報告製度、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製度,進一步細化落實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監護責任,完善校園欺淩的防控與(yu) 處置措施,加強對具有嚴(yan) 重不良行為(wei) 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充實網絡保護的內(nei) 容……一項項建議,在“兩(liang) 法”修訂中得到體(ti) 現和完善。
2020年7月30日,團十八屆中央書(shu) 記處舉(ju) 行第十二次集體(ti) 學習(xi) ,請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hui) 會(hui) 長王利明圍繞“民法典的頒布實施”主題進行講解。類似的學習(xi) 研討,在各級團組織中已成為(wei) 常態。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負責人稱,全麵促進和加強青少年領域法治建設,是全麵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yi) 。目前,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為(wei) 核心,民法典、刑法、刑事訴訟法、義(yi) 務教育法、社區矯正法等30多部法律有專(zhuan) 章或相關(guan) 條款,配套司法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初步構建起我國青少年保護法律體(ti) 係,極大強化了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國家力量和法治力度。
麵向未來,團中央正組織專(zhuan) 家學者開展青年發展專(zhuan) 項立法基礎論證、召開青少年立法與(yu) 政策協商座談會(hui) ,積極推動青年發展專(zhuan) 項立法,推動加快黨(dang) 的青年政策法治化進程。
沉浸式、接地氣普法教育堅定青少年法治自信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敲響,2022年8月10日,在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人民法院會(hui) 議室內(nei) ,一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模擬法庭”上,9名大學生分別進入審判長、書(shu) 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等角色,井然有序地開展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庭審程序。
此次模擬法庭由共青團邯山區委組織暑期返鄉(xiang) 大學生,聯合邯山區法院、檢察院共同開展,已成為(wei) 共青團河北省委持續深化和創新青少年法治宣傳(chuan) 教育的一道風景線。
青少年是全民普法的重點人群,共青團聚焦為(wei) 黨(dang) 育人的主責主業(ye) ,將習(xi) 近平法治思想貫穿青少年理論學習(xi) 全過程,作為(wei) 青少年普法的頭等大事,不斷用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武裝全團、教育青少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共青團中央先後印發貫徹實施“七五”“八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chuan) 教育的意見,並著力推動實施,青少年法治觀念明顯提升。
來自河北經貿大學的大三學生李琳琳,暑假返鄉(xiang) 後得知團組織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法學專(zhuan) 業(ye) 的她積極報名。這是她第一次來到模擬法庭現場,從(cong) 法律學子到準法律人,她直觀了解法庭組成與(yu) 庭審程序,近距離感受法庭的威嚴(yan) 與(yu) 正義(yi) 。在她看來,這種青少年易於(yu) 接受的“沉浸式”普法教育更生動貼近,能有效調動大家學法、守法積極性。
“此次活動意在讓青少年在體(ti) 驗中學習(xi) ,在學習(xi) 中思考。”團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委書(shu) 記韓佳寧說,近年來團區委不斷探索普法新渠道,開設“團團微普法”課堂、製作普法動漫,以後會(hui) 繼續多渠道豐(feng) 富法治宣傳(chuan) 方式,強化青少年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
在自身法治意識提升的同時,更多青年走向社會(hui) ,成為(wei) 普法的重要力量。
重慶80多歲的趙奶奶深陷投資理財類騙局,多次前往銀行要求轉賬,並讓銀行工作人員“不要耽誤她發財”。當地派出所民警勸說無效,趙奶奶執意轉賬。
西南政法大學反詐宣講團指導老師謝玲得知此事後趕到現場,通過家屬側(ce) 麵了解老奶奶的性格、情緒特點,寓情於(yu) 法和她溝通,最終避免其被詐騙幾十萬(wan) 元。
西南政法大學反詐宣講團是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zhen) 查學院與(yu) 重慶市反詐騙中心密切合作、共同打造的重慶市首支大學生反詐宣講隊伍。截至目前,宣講團在副教授謝玲的帶領下,共開展9場校內(nei) 外宣講、3次反詐宣傳(chuan) 實踐活動。
如今,全國各地普法熱潮湧動,打造出陝西省“紅領巾法學院”、山西大學生模擬法庭大賽等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提升了青少年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效果。多地高校組織學生深入基層,用老百姓喜聞樂(le) 見的方式普法,創新運用親(qin) 民易懂接地氣的新媒體(ti) 普法方式,讓法治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wei) 青年普法的生力軍(jun) 。
構建社會(hui) 支持體(ti) 係助力青少年領域執法司法
“心情很不好,我是坐在河邊欄杆上打電話的……”2022年5月18日深夜3時許,內(nei) 蒙古12355青少年服務台接到一個(ge) 女孩來電,值班心理谘詢師蘇雅拉了解到女孩已在河邊徘徊兩(liang) 個(ge) 小時,她意識到女孩有自殺傾(qing) 向,立即對其開展心理疏導。其間,女孩的電話掛斷兩(liang) 次,蘇雅拉又連續回撥3次。
蘇雅拉迅速聯係當地110指揮中心,及時提供線索。經警方全力搜索,女孩成功獲救。12355青少年服務台是共青團聯係專(zhuan) 業(ye) 力量為(wei) 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和心理幫扶的服務陣地,2021年接受谘詢超過30萬(wan) 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共青團積極培育青少年司法社工和社會(hui) 組織,加強與(yu) 司法部門的合作,在訴前社會(hui) 調查、合適成年人參與(yu) 、觀護基地建設等工作中提供社會(hui) 服務,推動構建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社會(hui) 支持體(ti) 係,助力青少年領域執法司法。
2017年5月,廣州市海珠區發生一起7歲男童被當街砍斷右手的惡性案件。雖然斷肢及時再植,但孩子的身心遭受巨大創傷(shang) 。包括團廣州市委在內(nei) 的社會(hui) 各方力量迅速行動,全力救助受侵害孩子。當地共青團組織的“青年地帶”站點服務承接機構啟創社工中心,迅速啟動跟進機製,每周對男童進行家訪。青年社工和孩子談心、玩遊戲,平複孩子內(nei) 心創傷(shang) ,持續跟進、了解他的康複、學習(xi) 及家庭生活情況,並及時與(yu) 辦案檢察官溝通信息。在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經濟救助等方麵提供全麵幫扶,幫助他回歸健康、快樂(le) 的童年。
2021年10月,共青團中央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80個(ge) 地區共同開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hui) 支持體(ti) 係示範建設工作,大力推進社會(hui) 組織、社會(hui) 工作者等參與(yu) 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幹預、法律援助、社會(hui) 調查、觀護幫教、教育矯治、社區矯正等工作,助力打造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zhuan) 委會(hui) 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常保國認為(wei) ,在司法保護領域,共青團可以提供“全過程”支持,在偵(zhen) 查階段的法律援助、心理輔導,在審判階段的庭審參與(yu) 、司法建議、社會(hui) 監督,在執行及執行後階段的參與(yu) 矯治、效果評估、安置幫扶等;可以提供“協同性”支持,聯係、服務、引領社會(hui) 組織、社工和誌願者,形成青少年司法支持工作體(ti) 係;可以提供“恢複性”支持,促進罪錯青少年再社會(hui) 化和健康發展。
2022年2月,由共青團中央、最高人民檢察院、民政部曆時3年組織完成的《未成年人司法社會(hui) 工作服務規範》國家標準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並於(yu) 6月提交國家標準委審定。如獲通過,這將是未成年人司法社會(hui) 工作領域的第一個(ge) 國家標準,標誌著青少年司法社工隊伍建設、未成年人司法社會(hui) 工作服務邁上新的台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韓颺 先藕潔 通訊員 何滿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