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誌願者服務社區行動指引(2022年版)
社區是誌願服務的主場景,是青年誌願者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重要渠道。為(wei) 認真落實共青團中央有關(guan) 工作部署,精心組織“青年誌願者服務社區行動”,廣泛動員青年誌願者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城鄉(xiang) 社區,積極參與(yu) 基層社區治理,不斷強化誌願服務實踐育人功能,大力弘揚誌願精神,與(yu) 城市基層共青團改革和“社區青春行動”相協同,助力基層團組織提升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團中央青年誌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秘書(shu) 處製定本工作指引。
一、工作目標
組織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和青年誌願者組織深入社區,重點圍繞社區疫情防控、生態環保、安全宜居、法治宣傳(chuan) 等公共需求,聚焦社區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ti) 需求,常態化開展誌願服務。力爭(zheng) 用2—3年時間,推動建有團組織的城鄉(xiang) 社區,普遍開展社區誌願服務,基本形成社區黨(dang) 組織領導、團組織主導的“四個(ge) 一”社區誌願服務模式,即:實施一批常態化開展的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培育一批社區青年誌願服務隊伍、共建一批社區誌願服務陣地、形成一套社區青年誌願服務工作機製。
二、實施一批社區青年誌願服務項目
1.圍繞疫情防控開展應急誌願服務。疫情防控誌願服務應堅持自願性、組織性、非營利性、本地化原則,合理設置服務崗位,規範服務流程,加強培訓管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動員青年誌願者積極參與(yu) 疫情防控相關(guan) 工作,配合做好信息核查、物資配送、秩序維護、測溫登記、卡口值守、心理輔導、防疫宣傳(chuan) 等社區公共服務事務。建立“平戰結合”的社區應急誌願服務體(ti) 係,強化隊伍建設,優(you) 化管理服務,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力爭(zheng) 發揮疫情防控社區“第一響應人”作用。
2.立足重點群體(ti) 開展品牌誌願服務。麵向社區青少年實施“關(guan) 愛行動”,圍繞思想引領、學業(ye) 輔導、健康生活、科技創新、藝術素養(yang) 等內(nei) 容,開展“七彩假期”、“七彩四點半”、“紅領巾學堂”等關(guan) 愛誌願服務。麵向社區老年人特別是生活困難、失能、高齡、獨居老年人實施“金暉行動”,圍繞生活服務、親(qin) 情陪伴、心理疏導等內(nei) 容,幫助解決(jue) 出行、就醫、購物、使用智能手機等方麵的困難,開展助老誌願服務。麵向社區殘疾人實施“陽光行動”,圍繞日常照料、就業(ye) 支持、支教助學、文體(ti) 活動、愛心捐贈等內(nei) 容,開展助殘誌願服務。
3.結合居民需求開展特色誌願服務。結合社區和居民需求,圍繞文化體(ti) 育、法治宣傳(chuan) 、生態環保、禁毒防艾等內(nei) 容,依托社區書(shu) 畫協會(hui) 、舞蹈協會(hui) 、健身協會(hui) 等社團群組,就近就便招募有專(zhuan) 業(ye) 特長的誌願者,因地製宜打造“小而美”、“小而專(zhuan) ”、成本低、常態化的特色服務項目,打造“一社區一特色”的工作品牌,形成相對穩定的服務功能。
三、培育一批社區青年誌願服務隊伍
4.培育社區青年誌願服務骨幹。注重發揮街道社區團組織統籌協調作用,組織動員社區居民和社區青少年自主參與(yu) 社區誌願服務。依托社區團支部和功能型團組織完善學生和在職團員向居住地社區報到製度,整建製參與(yu) 誌願服務工作。挖掘培育轄區內(nei) 有熱情、有影響、較活躍的青年社團群組負責人和積極分子,以興(xing) 趣、愛好、地緣、業(ye) 緣等為(wei) 紐帶,形成具有一定活躍度和延續性的社區青年誌願服務骨幹力量。
5.動員轄區內(nei) 單位青年誌願者。注重發揮縣級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的統籌作用,組織動員屬地機關(guan) 、學校、企業(ye) 、兩(liang) 新組織和社區物業(ye) 等單位,組建社區青年誌願者隊伍,努力把工作對象轉變成工作力量。依托區域化團建平台,拓展合作單位,加強日常聯係,發揮轄區青年誌願者的專(zhuan) 業(ye) 特長和就近就便優(you) 勢,創新聯合共建誌願者隊伍。
6.拓展區外青年誌願服務力量。注重聯係各級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獲獎團隊,按照“結對+接力”模式,引入成熟的項目團隊到社區開展相關(guan) 誌願服務。注重引入高校誌願服務資源,深入對接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注重發揮“返家鄉(xiang) ”、“三下鄉(xiang) ”等大中專(zhuan) 學校誌願者和服務團隊的作用,為(wei) 其提供場地資源等便利條件,壯大社區誌願服務力量。
四、共建一批社區誌願服務陣地
7.用好社區已有服務陣地。依托社區青年之家、黨(dang) 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等實體(ti) 陣地場所,開展各類便民利民誌願服務。整合轄區單位、學校、醫院等場地設施資源,通過合作共建、設立誌願服務基地等方式,為(wei) 社區誌願服務便利開展提供支持保障。
8.拓展網上服務陣地。把社區微信公眾(zhong) 號、社群、線上樓宇群組等網絡陣地,作為(wei) 開展誌願服務工作的重要平台。充分用好網絡渠道,做好社區誌願服務需求征集、招募信息發布等組織動員工作。依托不同青年群體(ti) 、服務項目、需求話題等建設和運營網絡社群,利用互聯網手段加強團組織與(yu) 社區團員青年和居民的聯係,營造社區誌願服務良好氛圍。
五、建立一套團組織主導的多元化參與(yu) 的社區青年誌願服務運行機製
9.建立疫情防控誌願者預招募機製。認真總結近年來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梳理疫情防控對誌願服務的相關(guan) 需求,製定疫情防控誌願者的管理辦法和應急預案,普遍建立疫情防控誌願者預招募機製,組建疫情防控誌願服務預備隊,開展疫情防控誌願服務應急演練。
10.推廣誌願服務供需結對機製。發揮社區團組織在青年誌願服務中的主導作用,加強與(yu) 各類青年社會(hui) 組織的協同合作,定期開展社區誌願服務需求摸排統計,形成誌願服務需求清單,注重運用信息化平台向青年誌願者和誌願服務團隊發布,注重與(yu) 周邊高校等基層團組織建立長期結對機製,為(wei) 廣大青年誌願者提供基本場景和項目載體(ti) ,促進各類資源和工作力量快速響應、高效對接和精準匹配。
11.完善誌願服務項目管理機製。項目實施前,重點做好社區和居民需求調研,合理設置誌願服務崗位和職責,確定服務內(nei) 容和流程,厘清誌願服務邊界,製定工作計劃。項目實施中,重點做好注冊(ce) 登記、招募培訓、組織管理等工作,強化誌願服務通識培訓、專(zhuan) 業(ye) 培訓和崗位培訓,合理配置資源,規範項目運行。服務結束後,注重進行總結評估,聽取誌願者及項目相關(guan) 方的意見建議,不斷提升項目管理效能。
12.加強誌願服務保障激勵機製。各級團組織應著力推動將社區誌願服務納入政府民生實事或政府購買(mai) 服務項目目錄,爭(zheng) 取政策資金支持和社會(hui) 資源鏈接,加大團內(nei) 資源項目下沉力度,加大對社區青年誌願服務的支持保障。鼓勵為(wei) 青年誌願者提供餐補、交通補貼、安全防護物資和保險等服務保障,幫助誌願者解決(jue) 在誌願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加強對優(you) 秀誌願者和誌願服務團隊的激勵,選樹優(you) 秀典型,宣傳(chuan) 項目成效,發揮好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
本指引由團中央青年誌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秘書(shu) 處負責解釋和修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