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四登我國,“梅花”四世究竟是個什麽樣的台風
今年第12號台風“梅花”雷厲風行,一夜之間在浙江、上海沿海兩(liang) 次登陸。
台風“梅花”移動路徑。中央氣象台9月15日18時製作
它不僅(jin) 成為(wei) 今年來登陸我國的最強台風,還是1949年以來,登陸浙江舟山和上海最強的台風。
包郵區人民對於(yu) 它的前世,也就是2011年的“梅花”二世並不陌生。當時“梅花”二世同樣直指華東(dong) 地區,盡管三度爽約,最終並未登陸我國,但依然給長三角地區帶來了明顯風雨影響。
相比之下,今年的“梅花”四世倒是爽快,直奔長三角而來。厲害的是,它在“梅開二度”後環流依然龐大,還將在山東(dong) 三登,甚至可能在遼寧四登。“梅四世”究竟是個(ge) 什麽(me) 樣的台風?
雷厲風行
9月8日早晨,今年第12號台風“梅花”生成。誕生之初,它就被視作強勁選手,然而路徑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梅花”在海上穩紮穩打,一步步變強。9月11日淩晨,它加強為(wei) 強台風級,台風眼清晰可見。也在當天,它的路徑明顯西調,隨著它逐漸靠近,登陸華東(dong) 地區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然而到了9月12日,“梅花”移動速度緩慢徘徊,深層冷水上翻,使得強度有所減弱。與(yu) 此同時,第13號台風“苗柏”突然生成,雖然它身處西北太平洋深處,對我國沒什麽(me) 影響,但它的生成,無疑增加了海上劇情的複雜度。
9月13日淩晨,“梅花”移入溫暖的東(dong) 海南部海域,並在早晨5點鍾重新加強為(wei) 強台風級。這時的它目標更加明確,提速直奔“包郵區”而來。這下,“梅花”來勢洶洶,雖然個(ge) 頭不大,但有著“卡姿蘭(lan) 大眼睛”,結構對稱性較好,雲(yun) 係緊密厚實。
台風未至,風雨先行。受台風本體(ti) 、台風北側(ce) 倒槽和冷空氣結合的影響,明顯降雨從(cong) 9月12日就開始了。
中央氣象台統計,9月12日以來,浙江中北部、上海、江蘇東(dong) 南部、台灣島中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50~150毫米,浙江寧波、紹興(xing) 和舟山及台灣島北部局地250~450毫米,浙江紹興(xing) 上虞、嵊州局地達542~592毫米;浙江東(dong) 部、福建北部沿海、上海沿海、江蘇東(dong) 南部沿海、山東(dong) 半島沿海出現7~8級陣風,浙江沿海9~11級,部分島礁達12~15級。
所到之處,狂風暴雨。9月14日晚上20時30分前後,眾(zhong) 目睽睽之下,“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為(wei) 強台風級。“梅花”一舉(ju) 成為(wei) 今年首個(ge) 登陸華東(dong) 的台風,強度遠超今年登陸我國的前三個(ge) 台風。
隨後,它加快步伐,在深夜潛入上海,於(yu) 9月15日淩晨0點30分前後在奉賢沿海再次登陸,再次刷新曆史紀錄——成為(wei) 1949年以來登陸上海的最強台風。
9月15日淩晨2點,台風“梅花”中心正橫渡黃浦江。
曆時2個(ge) 半小時奔襲80多公裏,“梅花”中心從(cong) 東(dong) 南向西北橫穿了整個(ge) 上海,在9月15日早晨優(you) 雅離開。
盡管此時“梅花”已減弱為(wei) 強熱帶風暴級,但它的環流形式依然完整,壓力還是給到了江蘇、山東(dong) 、遼寧以及吉林等地。
前世今生
一般來說,台風登陸後會(hui) 元氣大傷(shang) ,但“梅花”為(wei) 何如此有個(ge) 性,在登陸後還能持續深入內(nei) 陸?
“主要是得益於(yu) 天時、地利。”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分析,“梅花”自身強度強,首次登陸時就是強台風級別。同時,它沿著華東(dong) 地區海岸線北上,一半主體(ti) 結構還在海上,於(yu) 是一邊走一邊將海上的水汽源源不斷輸送到陸上,登陸後依然水汽充足。不僅(jin) 如此,它還有小弟加油助威,第14號台風“南瑪都”位於(yu) “梅花”東(dong) 側(ce) ,借助“東(dong) 南風”為(wei) 其輸送水汽。
看來一個(ge) 厲害的台風背後,是多方因素的助推。
對包郵區人民而言,上一次厲害的“梅花”,可以追溯到2011年。由於(yu) 台風的名字循環使用,今年的台風“梅花”嚴(yan) 格來說是“梅花”四世,2011年的“梅花”則是“梅花”二世。
中央氣象台說,當時的“梅二世”也達到了超強台風的強度,同樣直指我國華東(dong) 地區,人送外號“梅超風”。那時海上也很熱鬧,三台共舞,因此對“梅花”的路徑預測,讓預報員掉了不少頭發。
當初預測“梅二世”會(hui) 登陸我國浙江、山東(dong) 、遼寧,但它三度爽約,選擇在我國近海北上,最終登陸朝鮮,又稱“梅花三弄”。
今年的“梅花”瞄準華東(dong) 地區後倒是短刀直入,“梅開二度”後還不夠,即將三登,甚至四登。
中央氣象台提到,總感覺“梅四世”還殘留有“梅二世”的記憶,長得像、路徑像,登陸地點都比照著上次的來。
2022年的“梅花”和“苗柏”與(yu) 2011年的“梅花”和“苗柏”對比。@中央氣象台
緊跟著“梅花”,今年第13號台風“苗柏”在9月12日誕生。兩(liang) 者跟2011年的“梅花”和“苗柏”相比,站位簡直複刻了當年。尤其是“苗柏”,2011年和2022年的誕生地超級近。
至於(yu) “梅一世”和“梅三世”,並沒有在台風曆史上留下什麽(me) 痕跡。“梅一世”誕生在2004年的隆冬,沒什麽(me) 作為(wei) 。“梅三世”是2017年的第一個(ge) 台風,也生不逢時,草草收場。
相比“梅花”一二三世,“梅花”四世的實力著實突出。
“梅花”或將四登我國
對上海來說,在十天內(nei) 迎來了兩(liang) 個(ge) 秋台風,而且都不是好惹的角色。
回顧一下今年第11號台風“軒嵐諾”,這位西北太平洋“風王”自誕生的那一刻,就不走尋常路。
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韓寧介紹,從(cong) 編報以來僅(jin) 過了36個(ge) 小時,“軒嵐諾”就從(cong) 熱帶風暴級升級成為(wei) 超強台風級,中心最大風力達到17級,如此強度近年來十分少見。而且它的走勢非常複雜,不同階段受到不同引導氣流後,呈現出“V字形”的奇特走向。
吞並熱帶低壓後的“軒嵐諾”體(ti) 積變得龐大、羽翼豐(feng) 滿,直徑有約1000公裏。後來,它在距離上海300多公裏的海麵上同緯度越過,最終在韓國南部海岸登陸,其外圍環流還是“甩”到了上海。
相比之下,“梅花”的生長就中規中矩一些,個(ge) 頭也要小不少。盡管它比“軒嵐諾”的強度要低,但和上海卻是零距離接觸。尤其上海在它行進方向的右側(ce) ,它給上海帶來的整體(ti) 風雨影響要比“軒嵐諾”強得多。
從(cong) 絕對路徑上來看,“梅花”找到了一個(ge) 朋友——2021年的台風“煙花”。兩(liang) 者都曾在舟山首次登陸,並在包郵區二次登陸,給長三角地區帶來明顯風雨影響。
上海市氣象局比較兩(liang) 者發現:“煙花”是個(ge) 十足的慢性子。“煙花”於(yu) 2021年7月18日2時生成,光在海上就逛了7天。登陸舟山普陀後,又在杭州灣逛了一夜,遲遲不肯移動,第二天上午才在浙江平湖二次登陸,距離首次登陸過去了約21個(ge) 小時。
由此,“煙花”給上海帶來的風雨持續時間長,在降雨方麵,“煙花”力壓“梅花”。
而“梅花”則雷厲風行,雖然一度在海上被東(dong) 西兩(liang) 環的副熱帶高壓卡住,移動緩慢,但在靠近華東(dong) 沿海時開始提速,來得快去得也快,沿江沿海地區風力更猛。
登陸強度上,“梅花”還是更勝一籌,刷新了“煙花”登陸舟山時的紀錄。“煙花”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wei) 13級,而“梅花”登陸時有14級,二次登陸時仍有12級,是1949年以來,登陸浙江舟山和上海最強的台風。
“煙花”和“梅花”都有著頑強的生命,“煙花”的生命史為(wei) 13天,是台風平均壽命的2倍多,被入選為(wei) 2021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之一。“梅花”即使已經完成了二次登陸,但結構還很完整、環流依舊龐大,登陸約15個(ge) 小時後還維持著強熱帶風暴級。
據中央氣象台9月15日18時消息,“梅花”目前在黃海南部海麵上,將於(yu) 今天(9月15日)夜間在山東(dong) 黃島至海陽一帶再次登陸(熱帶風暴級,18-23米/秒,8-9級),並將於(yu) 明天(9月16日)早晨移入渤海海峽,明天傍晚前後將在遼寧旅順至莊河一帶沿海再次登陸(熱帶風暴級,18-23米/秒,8-9級),之後逐漸變性為(wei) 溫帶氣旋 。
中國天氣網表示,如果“梅花”登陸遼寧,那將是登陸東(dong) 北最晚的台風(此前給東(dong) 北帶來影響的台風除外);而且是1950年來第3個(ge) 在我國完成四登的台風,並且首次以“浙江-上海-山東(dong) -遼寧”這樣的路線四登。
這樣的話,“梅花”也可以算得上是台風生命史奇跡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