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小微個體解難題,今年10月底前要做這些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ti) 製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意見》指出當前市場主體(ti)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生產(chan) 經營困難依然較多,為(wei) 給市場主體(ti) 減輕負擔、提振信心,明確今年10月底前、11月底前、年底前要做這些事!
今年10月底前
穩步擴大市場準入效能評估範圍,2022年10月底前,各地區各部門對帶有市場準入限製的顯性和隱性壁壘開展清理,並建立長效排查機製。
推行工業(ye) 產(chan) 品係族管理,結合開發設計新產(chan) 品的具體(ti) 情形,取消或優(you) 化不必要的行政許可、檢驗檢測和認證。2022年10月底前,選擇部分領域探索開展企業(ye) 自檢自證試點。
2022年10月底前,推動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開標等業(ye) 務全流程在線辦理和招投標領域數字證書(shu) 跨地區、跨平台互認。
2022年10月底前,編製全國統一的企業(ye) 設立、變更登記規範和審查標準,逐步實現內(nei) 外資一體(ti) 化服務,有序推動外資企業(ye) 設立、變更登記網上辦理。
2022年10月底前,完成對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違規收費清理整治情況“回頭看”。
2022年10月底前,建立投資主管部門與(yu) 金融機構投融資信息對接機製,為(wei) 重點項目快速落地投產(chan) 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全麵落實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製度,2022年10月底前,組織開展製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製競爭(zheng) 執法專(zhuan) 項行動。
今年11月底前
2022年11月底前,開展不少於(yu) 100個(ge) 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減少企業(ye) 重複投入,持續降低綜合運價(jia) 水平。
2022年11月底前,製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措施。
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範圍,推行跨省異地電子繳稅、行郵稅電子繳庫服務,2022年11月底前,實現95%稅費服務事項“網上辦”。
2022年11月底前,開展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製落實情況專(zhuan) 項監督工作。
今年年底前
開展工業(ye)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信用分類監管,2022年底前,研究製定生產(chan) 企業(ye) 質量信用評價(jia) 規範。
2022年底前,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逐項製定中央層麵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範,省、市、縣級編製完成本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及辦事指南。
簡化企業(ye) 跨區域遷移涉稅涉費等事項辦理程序,2022年底前,研究製定企業(ye) 異地遷移檔案移交規則。
2022年底前,完成涉企違規收費專(zhuan) 項整治,重點查處落實降費減負政策不到位、不按要求執行惠企收費政策等行為(wei) 。
2022年底前,在全國範圍內(nei) 全麵推行居民用戶和用電報裝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業(ye) 用電報裝“零投資”。
2022年底前,實現各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與(yu) 市政公用服務企業(ye) 係統互聯、信息共享,提升水、電、氣、熱接入服務質量。
2022年底前,在國內(nei) 主要口岸實現進出口通關(guan) 業(ye) 務網上辦理。
2022年底前,實現電子發票無紙化報銷、入賬、歸檔、存儲(chu) 等。
2022年底前,縣級以上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要在門戶網站、政務服務平台等醒目位置設置惠企政策專(zhuan) 區,匯集本地區本領域市場主體(ti) 適用的惠企政策。
全麵提升監管透明度,2022年底前,編製省、市兩(liang) 級監管事項目錄清單。
加強對企業(ye) 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的指導,2022年底前,發布海外重點國家商標維權指南。
建立健全重大政策評估評價(jia) 製度,政策出台前科學研判預期效果,出台後密切監測實施情況,2022年底前,在重大項目投資、科技、生態環境等領域開展評估試點。
2022年底前,落實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ye) 賬款強製披露製度,將拖欠信息列入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範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