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音樂節目探索豎屏直播新形態

發布時間:2022-09-21 11:2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金濤(四川師範大學音樂(le) 與(yu) 舞蹈學院副教授)

  夏末秋初,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藝節目中心策劃推出的《這Young的夏天——2022夏日歌會(hui) 》播出,直播累計觀看量3223.2萬(wan) 次,全網話題閱讀量超過16.87億(yi) 次,視頻累計觀看量超過1.38億(yi) 次,收獲了不俗的傳(chuan) 播效果。作為(wei) 一檔以青春為(wei) 主題的歌會(hui) ,該節目的主持人和眾(zhong) 多實力唱將共同演繹從(cong)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至今橫跨幾十年的經典歌曲。節目播出後獲得了網友的好評,諸如“青春的主題,青春的歌會(hui) ”“歌曲都是熟悉的歌曲,充滿青春的回憶”“整體(ti) 青春夏日主題不錯,歌曲聽起來依舊感人”等評論比比皆是。

  《這Young的夏天》以青春回憶為(wei) 主線,以時代歌曲為(wei) 載體(ti) ,以露天派對為(wei) 主要呈現形式,喚醒了屬於(yu) 大眾(zhong) 的青春記憶。在節目中,青春是青蔥校園裏唱起的那曲《光陰的故事》,讓人想起八九十年代奮發圖強的青春模樣;青春是《再不瘋狂我們(men) 就老了》的激情與(yu) 熱血,讓人看到新世紀敢想、敢幹、敢闖的時代圖景;青春也是00後高唱《孤勇者》的鏗鏘與(yu) 勇氣,讓人感歎孩子們(men) 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除此之外,《遇見》讓無數觀眾(zhong) 想起年少時對愛情的向往和惆悵,《隱形的翅膀》讓人們(men) 看到奮鬥路上給人希望的那束光,《不再猶豫》再次激活了人們(men) 一往無前的奮鬥勇氣……在這些歌曲旋律的綿延回蕩間,節目打破了代際隔閡,用以點及麵、層層遞進的方式帶領觀眾(zhong) 關(guan) 注青春、思考青春,喚醒每一代人心中珍藏的記憶,在回望和追憶間積蓄起麵向未來的力量和勇氣,也傳(chuan) 遞出對當代青年勇擔時代使命,篤行不怠向未來的深厚寄望。

  除了優(you) 美的音樂(le) ,《這Young的夏天》還融入了訪談的形式。在話題設置上,節目以“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men) 都會(hui) 對青春有一次最完美的和解,在未來找到青春的答案”為(wei) 主線。每當一首歌表演結束,主持人便會(hui) 提出一個(ge) 與(yu) 歌曲內(nei) 容相關(guan) 的青春話題,引導嘉賓們(men) 分享那些年的青春故事,聊到動情處大家還一起合唱。音樂(le) 串聯起不同年代的人生故事、傳(chuan) 遞每一代青年人的情緒,在網絡上架起了一座情感橋梁,使不同年齡層的網絡觀眾(zhong) 都能參與(yu) 其間,實現共情共鳴。

  具體(ti) 而言,《這Young的夏天》以零距離、強聚焦的豎屏形式,解鎖了音樂(le) 節目的新形態。節目以中近景拍攝為(wei) 主,保持鏡頭的靈活度,堅持豎屏構圖原則,從(cong) 36個(ge) 機位中選擇最適合豎屏觀看的鏡頭,使捕捉的畫麵更加突出主體(ti) 性,呈現出良好的畫麵質感。舞台則從(cong) 以往室內(nei) 棚換到了戶外,用一家擺放著留聲機、磁帶CD、小彩電等物件的“夏日唱片店”聯通過去與(yu) 現代,暖色打光下清新的草地和充滿現代技術感的豎屏觀看方式兩(liang) 者巧妙融合,讓觀眾(zhong) 感受綠地上、晚風中、星空下歡歌愜意且真誠的演出。這種“去舞台、去距離、去台本”節目理念指導下簡單直接的呈現方式,符合當下年輕觀眾(zhong) 群體(ti) 的觀賞習(xi) 慣與(yu) 審美喜好,並能讓節目重點回歸音樂(le) 本身,引導人們(men) 關(guan) 注悠揚旋律背後所傳(chuan) 遞的思想內(nei) 容和精神力量。

  在新媒體(ti) 技術的助力下,傳(chuan) 統綜藝節目紛紛開始嚐試從(cong) 大屏走向小屏,以多樣化的內(nei) 容和靈活新穎的形式主動走近年輕人,呈現出沉浸式、同場感、交互性的視聽文藝新特征。《這Young的夏天》就借鑒了總台“豎屏看春晚”的成功經驗,突出運用注重單體(ti) 細節的豎屏錄製技術,從(cong) 節目編排、舞美裝置、視聽效果等方麵都實現了創新升級,打造了一場線上音樂(le) 盛宴。

  近年來,總台文藝節目中心一直在探索青春化、強網感、輕樣態的內(nei) 容表達路徑,《這young的夏天》《DoRe呱啦·猜唱季》等節目以“精品歌曲內(nei) 容+情感互動共情”的“網感組合拳”獲得了觀眾(zhong) 的好評,不失為(wei) 從(cong) 以電視為(wei) 主的大眾(zhong) 綜藝向內(nei) 容細分的定製微綜藝轉變的有益嚐試。未來,期待音樂(le) 節目在大小屏深度融合的新賽道上繼續探索,引領新時代文藝的創新步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