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聞隨筆】江豚成群再現,長江大保護成效明顯

發布時間:2022-09-21 15:5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

  作者:章清(媒體(ti) 評論員)

  江豚成群再現!近兩(liang) 年來,在長江宜昌城區江段,開始成群出現江豚,這片水域也成為(wei) 愛豚人士的“網紅打卡點”。2020年至今,武漢城區江段出現長江江豚超20次,近210頭次。在長江支流漢江潛江江段,近30多年來也首次發現了江豚的身影。

  長江江豚,被稱作“長江的微笑”。2017年的數據顯示,長江江豚總數量約為(wei) 1012頭,精確到個(ge) 位數表明這個(ge) 可愛的種群的極度瀕危。也因此,它們(men) 的再次成群出現,令人驚喜。

  為(wei) 進一步掌握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狀況,9月19日,第4次長江全流域江豚科學考察在湖北武漢正式啟動。這是長江實施全麵禁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頒布施行後,首次開展長江流域物種係統調查。這樣的科考,將進一步梳理長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護措施效果,為(wei) 製訂更有針對性的長江江豚保護計劃奠定基礎。

  長江江豚的調查與(yu) 保護,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重視長江保護工作、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縮影。從(cong) 2016年開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hui) ,提出“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wei) 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謀篇布局、指明方向。從(cong) 此,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被放在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必然要求的位置加以重視和強調,長江經濟帶11省市治理汙染、修複生態,上中下遊協同發力,多部門密集出台政策法規,讓長江保護提質增效。

  保護長江建章立製。長江生態保護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逐步構建起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為(wei) 綱領性文件的“1+N”的長江經濟發展帶發展規劃體(ti) 係,出台並實施長江保護法,構建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麵清單管理體(ti) 係。近日,生態環境部等17個(ge) 部門和單位又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年底,長江流域總體(ti) 水質保持優(you) 良”“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水生態質量明顯提升”。在常抓不懈的努力下,長江生態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2020年,長江流域優(you) 良斷麵比例提升至96.3%,首次實現消除劣V類水體(ti) ,兩(liang) 岸綠色生態廊道逐步形成,為(wei) 長江經濟帶經濟全麵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保護長江形成合力。長江是哺育中華兒(er) 女的母親(qin) 河,橫貫東(dong) 中西部地區,綿延六千公裏,其保護和治理是一項係統工程。近年來,跨省份、多部門間搭建起長江流域河湖長製協作機製,凝聚形成流域統籌、區域協同、部門聯動的河湖管理保護新格局。不隻是政府部門,普通百姓也為(wei) 長江的保護和發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2021年1月1日,長江流域正式開啟了為(wei) 期十年的全麵禁鋪,11.1萬(wan) 艘漁船、23.1萬(wan) 漁民退捕上岸,開始了“人退魚進”的曆史轉折。正是在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ye) 主體(ti) 、公眾(zhong) 參與(yu) 的多元共治格局下,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持續打響,長江大保護合力正日益強化。

  保護長江麵向未來。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men) 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是新時代賦予我們(men) 的艱巨任務,也是人民群眾(zhong) 的熱切期盼。譜寫(xie) 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you) 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li) 的萬(wan) 裏長江,是我們(men) 的責任,也是我們(men) 的使命。

  萬(wan) 裏長江白如練,淮山數點清如澱。愛護長江、保護長江,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我們(men) 期待“一江碧水向東(dong) 流”的勝景早日重現。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