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微空間 杭州積極建設10分鍾健身圈
新華社杭州9月20日電題:盤活微空間 杭州積極建設10分鍾健身圈
新華社記者朱涵 夏亮
濱水旁、屋頂上、天橋下……在“亞(ya) 運之城”杭州,一批運動場館見縫插針地“嵌入”市民生活圈,城市空間的“邊角餘(yu) 料”正成為(wei) 全民健身的“金角銀邊”。
京杭大運河東(dong) 岸,一條綠蔭掩映的濱水綠道上,三三兩(liang) 兩(liang) 的市民抱著籃球,陸續走進艮山運河柒號共富球場。
在今年2月之前,這裏還是一塊廢棄硬化場地。現在,這裏是一座涵蓋4個(ge) 標準籃球半場和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的體(ti) 育公園。2月以來,已有一萬(wan) 四千多人次在這裏進行體(ti) 育鍛煉。
“這裏環境很好,我每個(ge) 禮拜都要來運動兩(liang) 三次。”居住在附近小區的杭州市民周忠月說,家旁邊的這片球場,他們(men) 每人每天有4小時免費運動時間。“我和隊友打球的時候,上小學的兒(er) 子也會(hui) 在場邊學著運球。”
還有一批運動場地,悄然出現在橋下、屋頂、環島等一些原本閑置荒廢的場地。
瓜山未來社區在六層樓屋頂上打造了兩(liang) 個(ge) 籃球場和一個(ge) 網球場,水美公園巧妙地將體(ti) 育場地“藏”進淨水廠上蓋公園裏,錢江世紀城體(ti) 育公園在20米的高鐵橋下打造了籃球場、羽毛球場等5塊塑膠運動場地,建德洋安體(ti) 育健身中心在新安江大橋下建設了可滿足每日600人次健身娛樂(le) 需求的室外健身場……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杭州市在充分征求市民意見的基礎上,建設完成“三大球”“三小球”以及門球等7類場地1440片,共計46.7萬(wan) 平方米。這些場地將把群眾(zhong) 獲得感作為(wei) 衡量標準和目標追求,進行“低免開放”。2022年底前,杭州全市還將增加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287片,共計12.5萬(wan) 平方米。
目前,杭州市正加快推進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建設的數字賦能工作,已建成的嵌入式體(ti) 育設施正逐步納入“亞(ya) 運場館在線”平台統一管理,為(wei) 市民提供更加精準的查詢預約服務。
根據《杭州市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杭州將在新增體(ti) 育場地麵積中安排16%以上用於(yu) 建設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到2024年,全市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達2.7平方米,形成“10分鍾健身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