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看,“黃河之濱”的文旅範兒!

發布時間:2022-09-21 16:24: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黃河落天走東(dong) 海,萬(wan) 裏血路胸懷間”。早在上古時期,黃河流域就是華夏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園。九曲黃河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wei) 大品格,成為(wei) 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9月18日14時30分,一曲童聲合唱《世界兒(er) 童心連心》,揭開了第三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世界旅遊聯盟黃河對話的篇章。海內(nei) 外嘉賓相聚黃河之濱,共話大河文明,共商合作大計。

  2018年,首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讓世界目光聚焦臨(lin) 汾,黃河文化的魅力不斷彰顯。2020年,第二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開啟了山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論壇已曆兩(liang) 屆,模式日趨成熟,大河文明旅遊論壇也已成為(wei) 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旅品牌。

  大河湯湯,承載著厚重曆史,寄托著未來夢想。世界上各大河流域往往既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地帶,又是生態保護的重要屏障。此次論壇上,如何通過旅遊業(ye) 為(wei) 大河流域注入活力這一話題備受關(guan) 注。

  大家深深感慨——

  “黃河涉及九個(ge) 省,若想把黃河流域打造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區域合作至關(guan) 重要,各個(ge) 城市需要聯動起來,在景區建設和品牌推廣中突出地方特色。”

  “應依托大河流域本身的自然景觀或承載的文化內(nei) 涵開發不同類型的旅遊產(chan) 品,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層次。”

  “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語境下,大河文明旅遊應從(cong) 精準對接需求、供給有效、生態保護以及產(chan) 業(ye) 升級等方麵出發,形成一種供需均衡、文旅融合、綠色發展、產(chan) 業(ye) 升級的良性循環。”

  ……

  “山西是華夏民族的發源故裏,也是中原黃河文明的核心。今天我們(men) 在這裏論大河之道,尋合作之路,希望通過黃河對話活動,推動世界各大河之間的交流互鑒,探討大河流域的文化傳(chuan) 承和旅遊發展,為(wei) 助力全球文化和旅遊事業(ye) 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世界旅遊聯盟秘書(shu) 長、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局一級巡視員劉士軍(jun) 說。

  在偏關(guan) 縣老牛灣,黃河奔騰入晉,與(yu) 長城一道攜手飛騰;在臨(lin) 縣磧口古鎮,從(cong) 前車馬慢、如今故事長,古渡被歲月浸染出悠長韻味;在吉縣壺口瀑布,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激蕩著中華兒(er) 女的英雄氣概……黃河在山西流經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幅絕美的風景。

  近年來,山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富礦、賦能旅遊發展,全力打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文化旅遊示範帶和“黃河、太行、長城”三大旅遊板塊,推動山西9個(ge)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工程儲(chu) 備庫。

  “到2025年,‘黃河之魂在山西’文化旅遊品牌在全國叫響,全社會(hui) 形成傳(chuan) 承和弘揚三晉黃河文化的濃厚氛圍,建成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日前,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多部門印發了《山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弘揚規劃》,為(wei) 黃河文化的保護、傳(chuan) 承、弘揚提供了新的指引和保障。山西將以黃河文化為(wei) 精神紐帶,充分挖掘和激活黃河流域的精神、文物、非遺、建築、風俗等文化因子,助推黃河兩(liang) 岸地區的生態大保護、產(chan) 業(ye) 大轉型、文化大傳(chuan) 承,讓黃河文化進一步“活起來”“火起來”。

  黃河從(cong) 曆史中走來,在文化中流淌。如今,古老的母親(qin) 河煥發出新的生機與(yu) 活力,正在成為(wei) 造福三晉大地的幸福河。借助大河論壇,山西將繼續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內(nei) 涵,講好黃河故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河文明交流平台,體(ti) 現沿黃省份應有擔當,在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中奏響人水和諧的高質量發展新樂(le) 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