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恐龍蛋研究揭示恐龍滅絕新機製

發布時間:2022-09-21 16:2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北京9月20日電(記者齊芳)6600萬(wan) 年前,雄霸地球的恐龍消失了。究竟是什麽(me) 原因導致了恐龍的滅絕?是小行星撞地球,是氣候變化,還是大麵積火山爆發?

  答案或許不這麽(me) 簡單——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yu) 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機構的科學家對陝西山陽盆地恐龍化石開展了係統性研究,提出了一種恐龍滅絕可能的新機製:在晚白堊世時期,隨著自然生態係統和恐龍自身的協同演化,恐龍多樣性發生了持續性衰退,降低了恐龍這個(ge) 類群的環境適應能力,導致其無法在由火山爆發或小行星撞擊等重大災害事件所引起的環境劇變中生存和複蘇,從(cong) 而最終走向滅絕。

  研究結果以封麵文章的形式,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綜合性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這項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王強副研究員解釋:“要回答好恐龍滅絕之謎,還是要依托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空記錄,但陸相地層記錄的不完整性和區域差異,給這一問題的解答造成了全球對比上的困難。”這項研究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研究。

  “陝西山陽盆地是我國為(wei) 數不多的具備研究晚白堊世-古新世恐龍滅絕之謎的陸相盆地,西北大學薛祥煦教授領銜的地學前輩們(men) 初步建立了該地區白堊係-古近係的陸相地層框架,為(wei) 開展相關(guan) 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王強說,科學家們(men) 此次重點對該盆地發現的恐龍蛋化石進行了研究,“恐龍蛋不僅(jin) 可以反映恐龍的繁殖習(xi) 性,其在地層中的富集埋藏規律也能很好地反映恐龍生存時期的古環境信息。”

  研究團隊在山陽盆地晚白堊世山陽組係統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龍蛋和蛋殼標本,恐龍蛋類型主要為(wei) 瑤屯巨型蛋、坪嶺疊層蛋等,其母體(ti) 恐龍分別為(wei) 竊蛋龍類和鴨嘴龍類,這與(yu) 山陽盆地恐龍骨骼化石所代表的恐龍類型十分吻合。另外該盆地內(nei) 還產(chan) 有少量的暴龍類骨骼。王強說:“研究發現,恐龍蛋和恐龍骨骼表明當時盆地內(nei) 的恐龍多樣性處於(yu) 一個(ge) 相對較低的水平。”

  為(wei) 確定山陽盆地恐龍化石所在地層的地質年代,團隊在山陽盆地開展了詳細的磁性地層學、生物地層學和旋回地層學研究,尤其是高精度地確定了恐龍蛋化石發現地層的“年齡”,為(wei) 分析白堊紀末期恐龍多樣性的變化及其驅動因素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學基礎。

  王強說:“年代學結果顯示,山陽盆地恐龍化石分布的時限是6824萬(wan) 年到6638萬(wan) 年前,表明山陽盆地內(nei) 的恐龍多樣性在其滅絕前的約200萬(wan) 年間一直處於(yu) 比較低的水平。綜合秦嶺東(dong) 部其他晚白堊世盆地,以及山東(dong) 萊陽、廣東(dong) 南雄等地發現的恐龍化石,我們(men) 發現,在7200萬(wan) 年前後中國的恐龍多樣性有一個(ge) 明顯的降低趨勢,這與(yu) 北美西部的恐龍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處,因此恐龍多樣性在晚白堊世的降低很可能是一個(ge) 全球性現象。”

  恐龍屬於(yu) 卵生動物,恐龍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決(jue) 定了恐龍種群的繁盛與(yu) 否。恐龍蛋的孵化需要合適的溫度、濕度甚至二氧化碳濃度。王強說:“環境變化等因素導致恐龍蛋孵化成功率降低,進而影響到恐龍的多樣性。遇到重大災害後,恐龍種群無法為(wei) 繼,這可能就是恐龍滅絕的原因。”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21日 08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