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發布時間:2022-09-22 15:04: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孫吉勝(外交學院副院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僅(jin) 致力於(yu) 中國自身發展,也強調對世界的責任和貢獻;不僅(jin) 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中國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發生深刻變化。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以負責任大國擔當不斷為(wei) 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成為(wei) 國際秩序的積極參與(yu) 者、建設者、引領者。當前,國際格局正在經曆深刻複雜變化,人類麵臨(lin) 的氣候變化、傳(chuan) 染性疾病、恐怖主義(yi) 等共同挑戰日益增多,完善全球治理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以勇於(yu) 擔當的精神更加積極地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和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法治化,主張各國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hui) 平等一員,世界事務理應由各國商量著辦。中國聚焦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關(guan) 切,在全球經濟治理、全球安全治理、全球氣候環境治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全球互聯網治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全球知識產(chan) 權治理等眾(zhong) 多領域提出體(ti) 現國際公平正義(yi) 的治理方案和治理規則,促進各國權利共享、責任共擔,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意願和利益,引領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演進。

  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顯著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近年來,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霸權主義(yi) 、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的威脅上升。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全麵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主張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中國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進和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ti) 化的外交布局,積極發展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從(cong) 推進大國協調與(yu) 合作,構建總體(ti) 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guan) 係框架,到按照親(qin) 誠惠容理念和與(yu) 鄰為(wei) 善、以鄰為(wei) 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guan) 係,再到秉持正確義(yi) 利觀和真實親(qin) 誠理念,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中國的夥(huo) 伴關(guan) 係網絡遍布全球,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不斷擴大,同各國共同發展的紐帶不斷拉緊,中國對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的影響力和貢獻力顯著增強。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麵對“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的時代之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為(wei) 人類社會(hui) 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製了藍圖、指明了方向。中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在加強雙邊交往、深化地區合作、解決(jue) 國際問題等多個(ge) 層麵努力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從(cong) 理念轉化為(wei) 行動,形成打造亞(ya) 洲命運共同體(ti) 、中非命運共同體(ti) 、中阿命運共同體(ti) 、中拉命運共同體(ti) 和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ti) 等重要主張,先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重大舉(ju) 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思想體(ti) 係不斷完善、理論內(nei) 涵不斷充實,成為(wei) 新時代中國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