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羊了個羊”刷屏 被指“欺詐時間”?

發布時間:2022-09-22 15:43: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最近,“羊了個(ge) 羊”小遊戲火爆各種社交網絡平台。回顧近年火爆的小遊戲,可窺此類遊戲火爆,縱使與(yu) 玩法有一定關(guan) 聯,但更重要的是它們(men) 易於(yu) 傳(chuan) 播的特性,以及與(yu) 洗腦廣告的相似性,通過參與(yu) 小遊戲、討論小遊戲,實現一場大型虛擬“團建嘉年華”。在這種情況下,小遊戲不再隻是遊戲,而成為(wei) “梗”,讓參與(yu) 人獲得社交滿足感。

  但也有網友認為(wei) ,其誘導點擊廣告或分享好友複活,這種騙流量吸引大家玩,讓玩家看廣告賺足廣告費的行為(wei) ,是詐騙遊戲。對此,律師和反詐民警都提醒,切勿陷入遊戲“欺詐時間”的陷阱,更不要陷入電信詐騙的陷阱。

  聲音一

  警惕小遊戲心理成癮及詐騙問題

  “‘羊了個(ge) 羊’小遊戲很容易造成心理成癮的問題,遊戲通關(guan) 機製不透明可能侵犯遊戲玩家的知情權。”針對這些問題,福建重宇合眾(zhong) 律師事務所輪值主任郭豐(feng) 認為(wei) ,該遊戲宣稱“每天隻能過一關(guan) ”,而每日第一關(guan) 無比簡單,到了第二關(guan) 就是難上加難,甚至限定玩家隻能使用三次道具及一次複活機會(hui) ,而道具和複活機會(hui) 的獲得,則需要通過觀看廣告的方式獲取。玩家在一遍一遍的失敗中,不知不覺時光轉瞬即逝,每日挑戰成百上千次都無法通關(guan) ,逐漸形成心理執念。後來,有玩家通過遊戲bug,或解包等方式,發現該遊戲生成數據存在完全隨機性,甚至可能在一開始就是一個(ge) 死局,不可能通關(guan) 。許多玩家因此產(chan) 生僥(jiao) 幸心理,認為(wei) 自己很可能是那個(ge) “可以通關(guan) ”的玩家,繼續一遍又一遍通宵達旦地嚐試通關(guan) 。隨後,又有不法分子利用玩家這種淪陷的心理,在電商網站或社交平台公開售賣所謂的複活次數、無限道具等物品,誘導已經成癮的玩家購買(mai) ,在玩家付錢後逃之夭夭,以此進行詐騙。

  律師郭豐(feng) 說,如果確實存在上述情況,那麽(me) ,遊戲開發方有可能侵犯了遊戲玩家的知情權,因為(wei) 遊戲通關(guan) 機製不透明,且人為(wei) 故意設置廣告,通不通關(guan) 由開發方說了算,而不是靠玩家實力或隨機運氣等。在此,律師郭豐(feng) 提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遊戲設置死局是遊戲廠商的程序設定,在傳(chuan) 統的紙牌等遊戲中,也曾出現過死局的設定。遊戲廠商為(wei) 了吸引玩家長時間淪陷玩下去,設置死局並不違法。然而,玩家需要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玩家的上癮心態,欺騙玩家可以不合理使用道具,從(cong) 而以詐騙手段騙取玩家錢財的情形。

  聲音二

  警惕“欺詐時間”成為(wei) 遊戲經營模板

  福建英合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陳雪一針見血地指出:“羊了個(ge) 羊”的流行不過是又一次網絡“狂歡”,利用玩家通過社交網絡的分享以及羊群效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遊戲。當玩家熱衷於(yu) 挑戰衝(chong) 關(guan) 後,利用玩家的拒絕沉沒成本和損失厭惡心理,選擇繼續不斷挑戰衝(chong) 關(guan) ,從(cong) 而鑽入“欺詐時間”的陷阱。另一方麵,遊戲以設置高難度為(wei) 門檻,在激發玩家勝負心後誘導玩家不斷點擊廣告。

  陳雪表示,透過問題看本質,雖然“羊了個(ge) 羊”隻是一款微信端的小遊戲,但其帶來的熱度不容忽視,可能會(hui) 被大量遊戲開發商作為(wei) 經營模板。因此社會(hui) 各界對此類小遊戲的監管應落到實處:第一,執法部門要動態關(guan) 注遊戲服務企業(ye) 的運營情況,及時提醒其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違法風險。第二,平台方要加強對遊戲時長、遊戲消費及內(nei) 置廣告內(nei) 容的監管,避免情形如:利用算法針對用戶進行畫像,向其推送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的信息容易成癮。必須落實防沉迷機製,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對遊戲內(nei) 存在的誘導行為(wei) 、強迫點擊,或者誘導用戶不合理消費的行為(wei) 加以控製,避免內(nei) 嵌小廣告中,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nei) 容,損害網民的利益。第三,網民自身應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注重個(ge) 人隱私的保護,謹慎點擊陌生鏈接,警惕誘導性的廣告內(nei) 容。

  聲音三

  警方提醒玩家牢記防騙“秘籍”

  貴州省黔南州公安局宣傳(chuan) 科民警楊浩鑫提醒,為(wei) 了追求“通關(guan) ”,有的人費盡心思搜索“秘籍”,殊不知“騙局”悄悄降臨(lin) ,已有不法分子針對年輕群體(ti) ,通過“給錢買(mai) 秘籍”“秘籍在網盤自取”“中獎誘惑玩家付費”等方式實施騙術。不法分子抓住部分年輕群體(ti) 玩遊戲急功近利的需求,但不具備識別秘籍真偽(wei) 的弱點,利用秘籍和中獎作為(wei) 手段,以追求“通關(guan) ”為(wei) 誘餌,專(zhuan) 挑年輕群體(ti) 實施詐騙。很多包含未成年人在內(nei) 的年輕群體(ti) ,因為(wei) 這款通關(guan) 率不到0.1%的闖關(guan) 小遊戲淪陷,易在不法分子的精心布局下,一步步走進陷阱造成財產(chan) 損失。

  楊浩鑫提醒各位玩家,快樂(le) 遊戲的同時,要識別以下騙術,牢記防騙“秘籍”:

  第一,給錢買(mai) 秘籍。騙子在社交平台發布“羊了個(ge) 羊”等遊戲的通關(guan) 秘籍廣告信息,誘導受害人在虛假遊戲交易平台、微信群或QQ群交易,讓受害人支付9.9元等小額金額來換取秘籍,或以“注冊(ce) 費、押金、解凍費”的名義(yi) 支付各種費用。待收錢後,將受害人聯係方式拉黑或失聯。

  第二,秘籍在網盤自取。通常騙子通過社交平台與(yu) 受害人添加好友後,聲稱索要“羊了個(ge) 羊”等遊戲秘籍的玩家較多,已將word文檔存在某網盤,隨即發來鏈接要求受害人自取。豈不知,騙子利用發送帶有病毒的木馬鏈接,誘騙遊戲玩家點擊,通過遠程操控對其電腦和手機等進行控製。

  第三,中獎誘惑玩家付費。以爆火的某小程序遊戲為(wei) 例,就是憑借誘導性的廣告,讓玩家在玩遊戲時,領取遊戲界麵彈出的帶有“100手機話費券”。大量網友在社交媒體(ti) 反映領取所謂的“100手機話費券”,但在按網站指示支付了9.9元等金額後,卻發現話費無法兌(dui) 現,也不能退款。

  第四,如果在遊戲界麵,看到“低投入”“高回報”“穩賺不賠”等誘人投資項目時,牢記“天上不會(hui) 掉餡餅”,不要盲目跟風。快樂(le) 遊戲的同時謹防電信詐騙,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ge) 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如果有任何疑問請撥打110或96110,公安機關(guan) 將對舉(ju) 報人信息嚴(yan) 格保密。

  文/王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