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新時代與新的文學”主題論壇舉辦
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第七屆北京十月文學月重點活動之一,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新時代與(yu) 新的文學”主題論壇日前在十月文學院成功舉(ju) 辦。
王山、何向陽、夏中南、喬(qiao) 葉、楊慶祥、石一楓、師力斌、季亞(ya) 婭、徐晨亮、李宏偉(wei) 、叢(cong) 治辰、鄭在歡等20餘(yu) 位評論家、作家、出版人參加並就論壇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中國作協書(shu) 記處書(shu) 記、青年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邱華棟,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一級巡視員王野霏,北京出版集團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董事、總經理吳文學作為(wei) 嘉賓出席。
據介紹,為(wei) 支持鼓勵青年作家創作,王蒙先生捐出個(ge) 人稿費,在中華文學基金會(hui) 設立王蒙青年文學發展專(zhuan) 項基金。該項基金設立後,運作開展的第一個(ge) 項目即為(wei) 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年度特選作家。青年作家支持計劃的目標包括,每年從(cong) 40歲以下的青年作家中選出若幹名特選作家予以支持,同時舉(ju) 行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年度論壇。今年的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的評選,邀請劉大先、何平、張莉、楊慶祥、黃德海、季亞(ya) 婭、金理、叢(cong) 治辰、嶽雯、李壯十位新銳批評家為(wei) 推薦人。在推薦基礎上,由李敬澤、邱華棟、何向陽、王山組成的評審委員會(hui) 經過認真討論,產(chan) 生了三名特選作家,首屆入選的年度特選作家有孫頻、鄭在歡、渡瀾。
邱華棟當日表示,希望廣大青年作家能夠關(guan) 心黨(dang) 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在藝術創新上深刻體(ti) 會(hui) “國之大者”的內(nei) 涵,在藝術表現形式、寫(xie) 作技巧方麵進行創新發展,用新文學書(shu) 寫(xie) 新時代。
圍繞新時代下青年作家的文學創新創作、青年作家應如何打磨提高文學造詣、新時代文學精品創作的支持機製設計,青年作家人才培養(yang) 模式等方麵內(nei) 容,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從(cong) 多角度、多領域進行了研討並深入交換意見。
專(zhuan) 家們(men) 紛紛表示,王蒙先生是新時代青年作家要學習(xi) 的典範,青年作家要珍惜時光,虔誠地向前輩老師們(men) 學習(xi) ,孜孜不倦地挖掘和探求“文眼、文心、文膽”,在進行文學創作時要把對時代的表麵認識內(nei) 化為(wei) 理念觀念,要反映時代的深度和廣度,把握總體(ti) 和局部之間深刻聯係,辯證地去觸碰和理解時代情緒和時代問題,引領時代文化、思想、範式創新,賦予文學價(jia) 值。
中國詩歌學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王山深情講述了父親(qin) 王蒙與(yu) 文學有關(guan) 的往事,並回憶了自己作為(wei) 文學青年的故事。王山認為(wei) 文學上的新和舊不能截然分開的,作家現在所做的文學工作不僅(jin) 僅(jin) 是浪漫的,實際上是關(guan) 乎道德良心的,文學是和勇氣、定力、堅持、犧牲、追求密切相關(guan) 的。
評論家、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深情回憶了王蒙先生對青年文學的支持與(yu) 期待,她說,王蒙先生是一個(ge) 與(yu) 時代同頻共振的作家,他也是一個(ge) 在文學生活當中有情有義(yi) 的作家。他對曾經無私幫助過的前輩作家、評論家充滿敬意和懷念。他的文學也來源於(yu) 這種人格的魅力。
評論家、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表示,每一代都有青年寫(xie) 作,每一代都有大量年輕人進入寫(xie) 作的場域,通過文學來表達自己,來觀察對世界的認知,但是並非每一代青年寫(xie) 作都能夠真正觸碰到時代情緒和時代問題。“我自己個(ge) 人感覺到,與(yu) 青年共悲歡是非常難以做到的,但是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可能我們(men) 無法觸碰到真正的時代情緒和時代問題。”
評論家、《北京文學》執行主編師力斌表示,今天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主題論壇“新時代與(yu) 新的文學”,確實抓住我們(men) 時代的一個(ge) 核心觀念,新的文學到底如何產(chan) 生,和文學的支持機製、文學創造的機製之間是什麽(me) 關(guan) 係,是應當思考的問題。師力斌說,不一定年輕就是新的文學,從(cong) 文學史的角度講,再短一點的時間,五十年、一百年,這個(ge) 文學出來以後跟時代之間的契合度,它對時代反映的廣度和深度,總體(ti) 性把握和局部的深刻之間,這個(ge) 辯證的區別對於(yu) 寫(xie) 作來講非常非常重要。”
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叢(cong) 治辰認為(wei) ,王蒙先生的確是今天新時代青年作家的一個(ge) 典範。王蒙先生19歲開始寫(xie) 《青春萬(wan) 歲》,22歲發表影響曆史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可以說對當時整個(ge) 中國文化都產(chan) 生很重要的影響。王蒙先生對青年寫(xie) 作做了一個(ge) 非常好的示範,青年人懷著對這個(ge) 時代的熱望,懷著對總體(ti) 的理想,同時他一定會(hui) 遇到困難,一定需要在人生當中去解決(jue) 這些困難,落實到文學當中就會(hui) 變成動人的東(dong) 西。”
本次論壇特邀嘉賓、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年度特選作家”代表鄭在歡說:“雖然我也30歲了,我一直認為(wei) 我對寫(xie) 作有很篤定的認識和看法,當然這是青年人狂妄或者缺乏敬畏。今天聽了大家說那麽(me) 多,我還是多了一個(ge) 敬畏,從(cong) ‘怎麽(me) 寫(xie) ’到‘怎麽(me) 出’,大家都有說法,這些說法確實讓我多了一些思考。”
本次活動主持人嶽雯總結說:“今天這個(ge) 論壇是一個(ge) 小小的文學場域,在場的有作家,期刊編輯,出版社編輯,評論家,構成文學場域的諸多環節,我們(men) 這個(ge) 話題雖然一直在討論,但是新的時代會(hui) 提供新的問題意識,會(hui) 讓我們(men) 不斷的思考、不斷推進對這個(ge) 問題的想法,從(cong) 而得出新的看法,這也是我們(men) 這次論壇的意義(yi) ,這可能不是我們(men) 最後一次,我們(men) 可能會(hui) 引入新的力量繼續共同討論這一話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