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透視預製菜消費升溫

發布時間:2022-09-27 10:42:00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臨(lin) 近國慶,多家餐飲企業(ye) 與(yu) 電商平台合作研發預製菜。“30分鍾一桌菜”“人人輕鬆當大廚”……如今,手抓牛大骨、孜然羊排等預製菜逐漸占據消費者餐桌“C位”,成為(wei) 餐飲業(ye) 消費亮點。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表示,預製菜消費需求旺盛,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9月下旬,國內(nei) 預製菜相關(guan) 企業(ye) 達6.5萬(wan) 家。2022年以來,新增預製菜相關(guan) 企業(ye) 1400多家。

  預製菜越來越“熱”

  百度指數顯示,2022年預製菜相關(guan) 搜索同比上漲877%,其中“95後”群體(ti) 搜索占比超三成。2022年上半年,京東(dong) 預製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70%。在美團買(mai) 菜、叮咚買(mai) 菜等電商平台上,預製菜已經在商品分類中單列出來。

  多地政府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今年以來,廣東(dong) 、山東(dong) 等地出台支持預製菜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

  中國飯店協會(hui) 副會(hui) 長金勇表示,目前對於(yu) 預製菜還沒有一個(ge) 公認、統一的定義(yi)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預製菜是經預加工或預烹調製成,並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按照中國烹飪協會(hui) 等單位發布的團體(ti) 標準,預製菜為(wei) 以一種或多種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主要原料,運用標準化流水作業(ye) ,經預加工、預烹調等製成,並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售賣給個(ge) 人消費者的預製菜,隻需簡單加熱或加工即可上桌,且菜品中包含一些難做的“大菜”“硬菜”,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多家電商平台的數據顯示,預製菜日常銷量不斷走高,節假日銷量則成倍增加。美團買(mai) 菜中秋節期間預製菜銷量環比增長50%。臨(lin) 近七夕一周,京東(dong) 平台預製菜銷售環比增長超過10倍。

  不過,除了越來越多走入家庭,事實上,預製菜重要的銷售對象其實是餐飲企業(ye) 。

  《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ye) 報告》顯示,我國預製菜行業(ye) 下遊最大的需求來自餐飲行業(ye) ,85%以上銷售至B端。據中國飯店協會(hui) 介紹,從(cong) 目前情況看,預製菜市場仍以B端為(wei) 主,在餐飲業(ye) 態中主要用於(yu) 團餐、快餐、連鎖餐飲等短時間出餐量大、更加依賴標準化的企業(ye) 。

  預製菜進入餐廳和外賣引關(guan) 注

  “預製菜省去了原料采購、初加工等環節,有助於(yu) 提升出餐率和翻台率,也減少了顧客的等待時間。”一位餐飲從(cong) 業(ye) 人員表示,用預製菜可以降低整體(ti) 成本。因為(wei) 預製菜有標準化、易複製等特點,可以保證菜肴的口味一致性。

  一些專(zhuan) 家認為(wei) ,傳(chuan) 統中餐的製作過程強調廚師作用,主廚的水準、狀態決(jue) 定一家餐廳菜品的質量。預製菜中央廚房的出現,可以減少菜品中人為(wei) 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實現大規模生產(chan) 。

  與(yu) 此同時,對於(yu) 預製菜進入餐廳堂食、外賣,存在不同看法甚至爭(zheng) 議。8月2日,中消協發布《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預製菜菜品標識不詳細,外賣、堂食中使用預製菜未告知等成為(wei) 投訴熱點。

  多個(ge) 網絡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不知道點餐吃的可能是預製菜,多數受訪者不願意在外賣和餐廳裏吃預製菜,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wei) 商家如使用預製菜應在消費者點餐前告知。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mai) 、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無論堂食還是外賣,經營者有責任、有義(yi) 務提前告知消費者菜品是預製菜還是現場做。

  隨著預製菜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預製菜的生產(chan) 、安全以及管理等問題也廣受關(guan) 注。江蘇省消保委今年2月發布的《預製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目前預製菜市場存在質量參差不齊、口味有待提升、標識信息標注不全、種類形式單一、物流配送不規範等問題。

  完善標準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數據顯示,近年來,預製菜年產(chan) 值保持20%高增長率,已培育超過500家與(yu) 預製菜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e) ,超百億(yi) 的超過15家。艾媒谘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為(wei) 3459億(yi) 元,同比增長19.8%。預計未來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或將超過1萬(wan) 億(yi) 元。

  廣州酒家、眉州東(dong) 坡等品牌餐飲企業(ye) 陸續推出預製菜單品,味知香等專(zhuan) 業(ye) 預製菜企業(ye) 加大產(chan) 品研發,農(nong) 牧水產(chan) 企業(ye) 、零售平台等紛紛入局。

  今年,一些地方出台政策,大力推動預製菜產(chan) 業(ye) 發展。廣東(dong)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廣東(dong) 預製菜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提出要加快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製菜產(chan) 業(ye) 高地;山東(dong) 濰坊針對發展預製菜產(chan) 業(ye) 提出搭建大數據平台,建設特色產(chan) 業(ye) 園區,製定“一攬子”支持政策;重慶市梁平區出台支持預製菜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措施,設立總規模10億(yi) 元的預製菜產(chan) 業(ye) 發展引導資金。

  目前,地方以及餐飲行業(ye) 發布多個(ge) 預製菜相關(guan) 規範和標準。

  江蘇省餐飲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預製菜點質量評價(jia) 規範》團體(ti) 標準;中國烹飪協會(hui) 發布《預製菜》團體(ti) 標準;中國飯店協會(hui) 發布《預製菜產(chan) 品分類及評價(jia) 》《預製菜質量管理規範》兩(liang) 項團體(ti) 標準;廣東(dong) 省立項製定《預製菜感官評價(jia) 規範》地方標準。

  金勇表示,預製菜產(chan) 業(ye) 要想實現高質量品牌化發展,應加快國家標準建設,明確預製菜定義(yi) 和分類,提高預製菜準入門檻和產(chan) 品品質,構建包括原材料、儲(chu) 存、運輸等在內(nei) 的質量安全監管體(ti) 係。

  山東(dong) 鳶都英合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明芹建議,相關(guan) 部門對預製菜原料、加工工藝、包裝、標識、儲(chu) 存、冷鏈運輸、微生物指標、添加劑指標、農(nong) 藥殘留指標等作出統一規定,引導預製菜生產(chan) 進一步規範化、標準化。

  (記者宋佳、鄒多為(wei) 、胡林果、陳國峰)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