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複文物,留住寶貴曆史(海外紀聞)
修複文物,留住寶貴曆史(海外紀聞)
本報記者 趙益普
周末,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一所小學的學生正在九層神廟建築群參觀。一樓展廳裏,五年級學生薩羅斯在地震後的九層神廟照片前駐足。“地震發生時我還很小。今天看到九層神廟幾乎複原,我和同學們(men) 都很開心。”
今年7月,經過中國文化遺產(chan) 研究院援助尼泊爾工作隊近5年的整修和複原,九層神廟建築群文物本體(ti) 維修工作圓滿完成,外觀恢複了原有曆史風貌。薩羅斯在參觀時,偶遇了在現場的中國文物修複專(zhuan) 家團隊,他和同學們(men) 爭(zheng) 先恐後地用剛學會(hui) 的中文向專(zhuan) 家們(men) 道謝。
九層神廟建築群是加德滿都老皇宮哈努曼多卡宮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尼泊爾具有重要意義(yi) 。2015年4月至5月,尼泊爾發生多次強震,受災嚴(yan) 重,九層神廟建築群嚴(yan) 重損壞:包括九層塔和東(dong) 北角塔在內(nei) 大約550平方米的局部建築完全倒塌,約80%的牆體(ti) 變形、開裂,大量木構件散落損毀。
尼泊爾大地震後,經中尼雙方政府協商,確定開展九層神廟修複工作。2017年8月,修複項目正式開工,這是中國在尼泊爾開展的首個(ge) 大規模文物援外項目。
為(wei) 最大限度保留九層神廟的曆史細節,確保修複工藝的原汁原味,修複工作隊走訪老工匠、收集老照片,大量起用尼泊爾本地建築師,木工普拉薩德便是其中之一。“九層塔的金頂就是在我手裏安裝完成的。”參與(yu) 修複項目讓普拉薩德十分自豪,“中國專(zhuan) 家說,修複文物要堅持‘最小幹預,修舊如舊’原則。跟著中國專(zhuan) 家,我見識到很多先進技術和理念,包括運用數字化技術記錄神廟的現狀和文物曆史信息。希望未來能把這些都應用到尼泊爾其他文物的修複工作中。”
看到修複後的九層神廟建築群,在杜巴廣場售票處工作了19年的拉克蘇茵十分感慨。“過去幾年,由於(yu) 九層神廟損壞嚴(yan) 重,一年一度的傳(chuan) 統節日灑紅節慶祝活動無法正常進行。今年九層神廟和杜巴廣場重新舉(ju) 行慶祝活動,熱鬧極了!”
“神廟的外觀雖然修複了,但是內(nei) 部也得在不傷(shang) 及文物本體(ti) 的前提下做進一步的功能恢複。”中國文化遺產(chan) 研究院副院長許言介紹,項目組下一步的目標是使九層神廟恢複原有的曆史博物館功能,為(wei) 此還需在建築內(nei) 部完成避雷、安防、消防、展示布設等工作。
尼泊爾考古局局長達莫達爾·高塔姆稱讚修複項目保護了建築群“原本的真實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價(jia) 值”。他說,中國專(zhuan) 家經常與(yu) 尼方就如何維持建築群自身傳(chuan) 統價(jia) 值、設計和原真性進行磋商。他向參與(yu) 修複工程的中國專(zhuan) 家表示感謝。
尼泊爾總統班達裏表示,九層神廟是加德滿都穀地世界文化遺產(chan) 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尼泊爾輝煌燦爛曆史的見證。九層神廟修複項目由尼中專(zhuan) 家合作完成,將尼泊爾古老藝術與(yu) 中國現代修複技術相結合,對文物采取保護性修繕,讓九層神廟重獲新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