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您想去哪裏?

發布時間:2022-10-24 14:24:00來源: 光明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wei) 霜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裏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

  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wei) “晚霜”或“終霜”。從(cong) 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為(wei) 此時菊花盛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隻有芙蓉獨自芳”。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ge) 節氣。在華南南部河穀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於(yu) 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一樣了。霜降時節,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dong) 北北部、內(nei) 蒙東(dong) 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wei) “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滿地秸稈拔個(ge) 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獲以後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秸稈、根茬收回來,因為(wei) 那裏潛藏著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華北地區大白菜即將收獲,要加強後期管理。霜降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幹季,要高度重視護林防火工作。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shou) :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shou) ,以獸(shou) 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yi) ;

  二候草木黃落: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

  三候蜇蟲鹹俯: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霜降文化

  霜降種種趣味盎然的習(xi) 俗,體(ti) 現了人們(men) 追求身體(ti) 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時,也給我國豐(feng) 富多彩的民間習(xi) 俗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1、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霜降”前後,正是菊花盛開的時期,千百年中華民族先民形成了賞菊飲酒的傳(chuan) 統風氣,也就成為(wei) 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菊花被古人認為(wei) 是“延壽客”、不老草、“候時之草”,成為(wei) 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ju) 行菊花會(hui) ,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2、登高

  霜降節氣距離“九九重陽節”很近,所以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xi) 俗。特別是老年人,文人學者都以登高望遠,高談闊論為(wei) 雅事。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雲(yun) 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3、拔蘿卜

  有句農(nong) 諺“處暑高粱,白露穀,霜降到了拔蘿卜”,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大,露地蘿卜不及時收獲將出現凍皮等情況,影響蘿卜品質和收成。白蘿卜是一種營養(yang) 價(jia) 值較高、價(jia) 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間稱“土人參”,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的諺語,自古也有吃白蘿卜講究做人“清白”的意思。

  4、吃柿子

  經過霜降後,柿子才能泛紅色,似紅燈籠遍野,既可觀賞,也能食用。民間認為(wei) 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會(hui) 感冒、流鼻涕。霜降時節,此時天氣轉寒,正值柿子成熟之時,人們(men) 認為(wei) 吃柿子不僅(jin) 可以防寒保暖,而且還能補筋骨,非常適合霜降時節食用。

  5、寒衣節

  霜降時節的十月初一“寒衣節”,也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鬼節”等,與(yu) 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wei) 三大“鬼節”。寒衣節寄托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悲憫之情,也是親(qin) 人們(men) 為(wei) 所關(guan) 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霜降養(yang) 生

  “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霜降節氣對我們(men) 的影響。霜降節氣,天氣漸冷、初霜出現,是秋季的後一個(ge) 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養(yang) 生保健尤為(wei) 重要,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

  1、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貪睡

  俗語有“霜降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人們(men) 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同時要加強體(ti) 育鍛煉,做好禦寒準備,預防感冒。每晚堅持用熱水泡腳,有利於(yu) 驅寒溫經,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

  2、飲食:補冬不如補霜降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men) 認為(wei) 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 “霜降吃鴨子”、“霜降吃柿子”的食俗。霜降時節的飲食原則應以滋陰潤肺為(wei) 宜,為(wei) 防止秋燥,此時飲食養(yang) 生適合的是“平補”。適宜的食物有梨、蘋果、蘿卜、栗子、百合、蜂蜜、牛肉、羊肉、雞肉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

  3、運動:注意動與(yu) 靜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農(nong) 曆九月,一片秋高氣爽的景象,此時肺金主事,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ti) 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

  4、情誌:保持良好的心態

  霜降過後,花木凋謝,進入深秋,天氣逐漸變涼,容易給人一種淒涼、垂暮的感覺,容易產(chan) 生憂鬱、煩躁等情緒。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泄積鬱之情、培養(yang) 樂(le) 觀豁達之心,是養(yang) 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nei) 容之一。

  霜降詩書(shu)

  《歲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嚐心與(yu) 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le) ,歸鄉(xiang) 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