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規模數字美術館將在北京開幕 期待一場可“共創”的沉浸式藝術展
世界最大規模數字美術館將在北京開幕
期待一場可“共創”的沉浸式藝術展
近兩(liang) 年,沉浸式藝術展風靡京城,受到年輕人和親(qin) 子觀眾(zhong) 的喜愛。由藝術團隊teamLab打造的沉浸式美術館“無相藝術空間”,將於(yu) 11月19日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頂層開幕,這將是一場光與(yu) 影的盛宴。
對於(yu) teamLab廠牌北京觀眾(zhong) 並不陌生,2017年曾在北京短期展出,吸引超20萬(wan) 名觀眾(zhong) 到場。再次落地北京,將帶來一場常設展覽。
沉浸空間
世界十大必看藝術展之一
作為(wei) 世界十大必看的藝術展覽之一teamLab,每位進入藝術展的觀眾(zhong) 第一句都是“哇哦!”的感歎,該展是基於(yu) “數字技術將人類的表達與(yu) 體(ti) 驗從(cong) 物質中解放出來”這一理念打造出的,超越了物質概念、極具沉浸感的巨大空間。teamLab從(cong) 東(dong) 京首展開始便賺足了眼球,幾乎是場場爆滿的狀態。此展曾在北京、上海、澳門、紐約、倫(lun) 敦、巴黎、墨爾本、東(dong) 京等世界各地都舉(ju) 辦過大規模展出。每到一地都吸引當地明星看展,權誌龍、周傑倫(lun) 、林俊傑、劉雯、王珞丹、汪涵等明星都是該展的粉絲(si) 。此前日本國寶級歌手米希亞(ya) MISIA參加湖南衛視《歌手2020》節目時,就曾在teamLab藝術展進行兩(liang) 期錄製。
全球之最
展館總麵積約10000平方米
在積累了全球巡展的經驗和人氣之後,2018年6月,“teamLab Borderless”美術館在東(dong) 京台場開幕,它是全球首家完全由數字藝術構成的美術館。開館一年以來,teamLab Borderless東(dong) 京館接待了來自1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約230萬(wan) 名訪客,作為(wei) 單一藝術家美術館,這一數字超過了荷蘭(lan) 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術館(約216萬(wan) 人次),創造了全球最高單年度參觀人數紀錄。迄今為(wei) 止,teamLab的全球累計觀展人數已超過2800萬(wan) 人。
2019年11月,teamLab Borderless Shanghai是teamLab在全球開設的第二家美術館,6600平方米的巨大空間,是一座“沒有地圖的美術館”。北京“無相藝術空間”則是此展第三座美術館,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展館挑高11米,總麵積約10000平方米,是該廠牌目前全球最大數字藝術館。
親(qin) 子共創
你的作品也是展覽的一部分
北京“無相藝術空間”將帶來多件teamLab全新力作。比如,由無數不存在物質表麵的光的球體(ti) 群與(yu) 黑暗的球體(ti) 群填滿整個(ge) 空間的大型作品《無相的太陽與(yu) 黑暗的球體(ti) 》。在作品空間中,你還可以品上一杯發出亮光的茶,體(ti) 驗到與(yu) 茶和光的互動。當你想要品嚐而端起茶杯時,茶會(hui) 發出強光,周邊的作品也會(hui) 產(chan) 生呼應。當茶被飲盡,作品進入到你的體(ti) 內(nei) ,就不會(hui) 再對周圍產(chan) 生影響。
本次展出還有其他諸多重要作品,比如作品《無相之雲(yun) ,雕塑與(yu) 生命之間》展現如雲(yun) 朵般浮在空中的白色團塊,能像生命一樣自己修複;比如作品《呼應的小宇宙群──固化光色》由閃爍著61種新概念色彩光芒的Ovoid(蛋形體(ti) )組成,可供觀眾(zhong) 沉浸體(ti) 驗;比如作品《漂浮於(yu) 落花世界》,能夠讓身體(ti) 仿佛漂浮在繁花盛開的宇宙,與(yu) 藝術融為(wei) 一體(ti) 。
為(wei) 了讓來看展的孩子們(men) 也有收獲,北京無相藝術空間用二層打造了親(qin) 子互動區,將“運動森林”和“共創!未來園”兩(liang) 大主題放到了一起。“運動森林”是一個(ge) 可以讓你在複雜且立體(ti) 的空間裏,用強大的身體(ti) 運動機能將身體(ti) 完全沉浸到互動中的世界。“共創!未來園”則是一個(ge) 以“共創”為(wei) 概念的教育項目,觀眾(zhong) 在共創空間畫畫,將自己的繪畫作品掃描,上傳(chuan) 到共創未來園的《彩繪海洋》,馬上你畫的一條魚、一隻小烏(wu) 龜就可以閃現在大屏幕的海洋裏,你的作品也可以成為(wei) 藝術展的作品之一,你也成為(wei) “數字藝術家”。
據悉,大型沉浸式美術館“teamLab無相藝術空間”將於(yu) 11月19日正式對公眾(zhong) 亮相,地點就在朝陽大悅城購物中心頂層。
文/本報記者 王磊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統籌/劉江華
《北京青年報》2022年10月16日A1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