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發布時間:2022-10-24 15:54: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周人傑

  回望五年,“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回顧十年,“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總結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民生福祉是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人民至上是鮮明價(jia) 值底色。

  為(wei) 民造福是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的本質要求。新時代中國前行的每一步,“人民”二字都有著沉甸甸的分量。這十年,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更好的教育改變無數人命運;城鎮新增就業(ye) 年均1300萬(wan) 人以上,更穩定的工作托舉(ju) 起更多人的奮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更滿意的收入提升了更多家庭的生活水平;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為(wei) 億(yi) 萬(wan) 人民提供兜底;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yi) 人,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護佑人們(men) 的身體(ti) 健康……“把老百姓關(guan) 心的事一件件辦好”是共同心願,更是鏗鏘步履;“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是莊嚴(yan) 承諾,更是發展成效。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到各項決(jue) 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係列重大政策舉(ju) 措惠民生、紓民困、解民憂,一個(ge) 鮮明特色就是強調增強貫徹落實的有效性,以實踐結果評價(jia) 各方麵貫徹落實成效。從(cong) 打通製度設計“最先一公裏”與(yu) 政策落實“最後一公裏”,到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wei) 、治理各種形式主義(yi) ,再到設置切實可行的民生福祉類指標,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民生工作體(ti) 係越來越完備,方法越來越科學,效能越來越暖心,目的就是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真正享受紅利、得到實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不斷實現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無論走得多遠、發展到什麽(me) 程度,都不能忘記為(wei) 什麽(me) 出發,都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wei)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人民安居樂(le) 業(ye) 、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就業(ye) 、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yang) 老、食品安全、社會(hui) 治安等實際問題,才能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治國有常,利民為(wei) 本。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就一定能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wei) 現實。(周人傑)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