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藝評論要更加貼近大眾需求

發布時間:2022-10-26 10:4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二十大代表、中國文聯出版社有限公司高級編輯 馮(feng) 巍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這裏的“推出”,既指向文藝創作,也指向宣傳(chuan) 推廣、評論闡釋。這一努力方向要求我們(men) 必須解決(jue) 好當前文藝評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其要解決(jue) 如何更好地貼近大眾(zhong) 需求的問題。文藝評論家要“拆除‘心’的圍牆”,走出學術界、文藝界的傳(chuan) 統圈層,引領更廣泛的讀者走入優(you) 秀作品深處,看出“門道”,獲得啟迪。唯有如此,文藝評論才能保有生命力,文藝評論才能真正做到引領創作、鑄魂育人。

  以文藝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關(guan) 鍵的一點在於(yu) ,讓文藝評論更加貼近大眾(zhong) 需求。文藝評論要勇於(yu) 直麵新生的作品,告訴讀者哪些是優(you) 秀作品、作品的哪些方麵值得肯定,既能從(cong) 頂天立地的作品中發現美,也能從(cong) 鋪天蓋地的作品中提煉美。

  我們(men) 不僅(jin) 要讓優(you) 秀作品深入到群眾(zhong) 中去,而且要讓睿智生動、能夠入眼入心的文藝評論深入到群眾(zhong) 中去。好的文藝評論必須走近人民、走進人心,和人民一起在優(you) 秀作品中發現中國,發現中國的美,發現中華民族何以優(you) 秀、中國精神何以偉(wei) 大、中國道路何以正確、中國力量何以綿延不絕。

  我們(men) 要在態度上、傳(chuan) 播上推動文藝評論“為(wei) 大眾(zhong) ”,同時不忘根本。文藝評論不可停步於(yu) 服務一時一地一事,不應是用後即拋的一次性用品,而是持之以恒地審視與(yu) 研判那些優(you) 秀作品,使其在時代人心的映照下不斷煥發出新的光芒,這樣才能成就真正的文藝經典。其間的貶劣與(yu) 褒優(you) 、激濁與(yu) 揚清,呈現出對作品藝術價(jia) 值的全維度感知和對作品思想價(jia) 值的精準把握。好的文藝評論,有利於(yu) 推動文藝創作從(cong) “高原”邁向“高峰”,有利於(yu) 促進文藝消費,有利於(yu) 提高全社會(hui) 的審美趣味和藝術辨識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