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激光3D納米打印技術有了新突破

發布時間:2022-10-26 10:4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鄧暉、通訊員李曉罡)近日,清華大學精密儀(yi) 器係孫洪波教授、林琳涵副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激光3D打印技術,利用全新的打印原理和機製,賦予3D納米打印技術更多的神奇特性。該技術有望提升VR顯示分辨率,讓人們(men) 看到一個(ge) 高清的虛擬現實世界。

  該成果以《光激發誘導化學鍵合實現半導體(ti) 量子點3D納米打印》為(wei) 題,近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納米科學與(yu) 技術作為(wei) 21世紀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對當前集成化、智能化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無論是在先進電子設備,還是在生物醫學檢測等領域,都隨處可見納米技術的應用。

  當然,這些前沿應用背後的原理是基於(yu) 材料尺寸減小至納米尺度所產(chan) 生的一係列奇特的物理、化學效應,包括半導體(ti) 材料中的量子限域效應與(yu) 量子隧穿效應,金屬材料出現的表麵等離激元共振等。現有的納米器件的製備主要基於(yu) 光刻、電子束曝光等微納製造技術,僅(jin) 適用有限種類的納米材料,並且作為(wei) 平麵化製備工藝,難以實現納米材料的三維製造。

  另一方麵,利用化學合成可以實現豐(feng) 富多彩(不同尺寸、形貌、成分)納米粒子的製備與(yu) 精確裁製,並且這些納米材料的晶體(ti) 質量高、表麵質量好,光、電、磁等多方麵性能優(you) 越。然而,這些化學合成的納米粒子缺乏有效的器件化製備工藝,成為(wei) 其廣泛應用的技術瓶頸。

  針對以上難題,研究團隊提出了光激發誘導化學鍵合的新原理,實現了納米粒子的激光三維裝配技術,以各種納米粒子作為(wei) 原料來組裝三維納米器件。以核殼結構的半導體(ti) 量子點為(wei) 例,利用激光激發量子點產(chan) 生電子-空穴對,通過能級匹配,驅動光生空穴的隧穿和表麵遷移,促使量子點表麵配體(ti) 脫附並形成活性化學位點,進而誘導量子點的表麵化學成鍵,實現量子點之間的高效組裝。

  據悉,基於(yu) 以上原理,研究團隊進一步對激光束進行聚焦與(yu) 程序化掃描,實現了納米材料複雜三維結構的精密成型。

  “與(yu) 現有的微納加工製備技術相比,這項技術具有鮮明特征:一是打印材料純度高,突破了光聚合的原理限製,不需要任何光學粘合組分,實現了接近100%功能納米粒子組分的3D打印;二是三維加工能力強,能夠實現複雜線性、彎曲和體(ti) 結構等多種三維結構的納米打印,從(cong) 而用於(yu) 構造新功能三維光電器件;三是具備多組分打印功能,以不同尺寸的量子點作為(wei) 原料,這項技術展示了多組分的異質複合打印能力;四是打印分辨率高,利用非線性光激發,使打印分辨率突破光學衍射極限,打印點陣列密度超過20000ppi,打印極限分辨率達到77nm,有助於(yu) 實現超高分辨率顯示器件,推動VR領域的發展。”團隊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光激發誘導化學鍵合的微納製造原理具有廣泛的材料和結構適應性,通過能級設計可以實現多種半導體(ti) 、金屬材料的高精度微納製造,開辟了納米器件製備工藝新途徑,在片上光電器件集成、高性能傳(chuan) 感材料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