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推進鄉村振興
執筆:蔡雪雄、丘水林(福建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
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深度融合、協同推進的重要體(ti) 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時提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在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上下功夫”。《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xi) 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加快建立健全以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為(wei) 主體(ti) 的生態經濟體(ti) 係”。新時代新征程,如何通過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實現農(nong) 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xiang) 村更美麗(li) ,是亟需關(guan) 注的重要課題。
發揮重要作用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guan) 鍵。加快建立健全以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為(wei) 主體(ti) 的生態經濟體(ti) 係,對於(yu) 促進機製活、產(chan) 業(ye) 優(you) 、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產(chan) 業(ye) 生態化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綠色底蘊”。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必然要求。《綱要》強調,綠色發展,就其要義(yi) 來講,是要解決(jue) 好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問題。產(chan) 業(ye) 生態化就是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要求,以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為(wei) 主要目標,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生產(chan) 方式、產(chan) 業(ye) 結構、流通和消費方式進行生態化改造。這既是提高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必然選擇,也是保護鄉(xiang) 村生態環境的重要舉(ju) 措。
生態產(chan) 業(ye) 化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綠色動能”。《綱要》指出,良好生態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jia) 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生態產(chan) 業(ye) 化就是按照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在確保生態係統功能不被破壞的基礎上,對綠水青山進行產(chan) 業(ye) 化開發和經營。大力發展生態產(chan) 業(ye) ,可順應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要求,促進生態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和可持續利用,通過產(chan) 業(ye) 聯動、產(chan) 業(ye) 集聚等方式,集約化配置各類資源要素,培育綠色惠民新動能。
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可以兼顧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夠將鄉(xiang) 村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推進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協同發展,本質上有利於(yu) 實現鄉(xia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探索實踐路徑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實現後,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重要任務。新時代新征程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要在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上下功夫。
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促進自然生態係統質量的整體(ti) 改善和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的全麵增強,是推進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的重要基礎。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ti) 功能區製度,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nong) 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製線,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堅持係統觀念,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科學布局和組織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按照生態係統的整體(ti) 性、係統性及其內(nei) 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進行整體(ti) 保護、係統修複和綜合治理;將鄉(xiang) 村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領域作為(wei) 支持的重點,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體(ti) 係,吸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生態修複。
健全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體(ti) 係。產(chan) 權明晰是市場交易的前提。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yan) 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製度,可以為(wei) 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提供有力製度支撐。要按照健全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體(ti) 係的要求,對各類自然資源的所有權統一進行確權登記,明晰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主體(ti) ,劃清權責歸屬。同時,還要處理好自然資源資產(chan) 所有權與(yu) 使用權的關(guan) 係,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chan) 交易平台和服務體(ti) 係建設。
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生態化改造。作為(wei) 促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要在發展中實現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要推進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力布局,加強數字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促進農(nong) 業(ye) 向綠色、有機、生態方向發展;引入新材料、新裝備、新技術,大力發展環境敏感型產(chan) 業(ye) ,以清潔生產(chan) 為(wei) 技術創新的導向,加快推進傳(chuan) 統鄉(xiang) 村工業(ye) 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依靠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對鄉(xiang) 村服務業(ye) 進行生態化改造,大力發展生態商業(ye) 、生態物流等現代服務業(ye) 新業(ye) 態。
優(you) 化延伸鄉(xiang) 村生態產(chan) 業(ye) 鏈條。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通過產(chan) 業(ye) 化的方式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是加快推動農(nong) 民農(nong) 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為(wei) 此,就需要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產(chan) 業(ye) 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同推進。要培育壯大龍頭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大戶、農(nong) 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ti) ,發展休閑度假、自然康養(yang) 、林草碳匯等特色產(chan) 業(ye) ;努力將現代工業(ye) 、金融、教育、文化、旅遊等同生態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緊密結合起來,以產(chan) 品研發、加工包裝和品牌營銷為(wei) 突破口,充分發揮不同主體(ti) 在產(chan) 業(ye) 鏈不同環節的比較優(you) 勢;立足鄉(xiang) 村特色資源,麵向市場需求,推動生態產(chan) 業(ye) 前後端延伸、上下遊拓展。
還要看到,資本下鄉(xiang) 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輸入了資金、技術、人才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在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上下功夫,還要健全產(chan) 業(ye) 發展利益聯動機製,通過創建區域公用品牌、促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聯合體(ti) 發展等,把利益分配重點向產(chan) 業(ye) 鏈上遊傾(qing) 斜,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