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標簽問題上不能含糊
廣東(dong) 省韶關(guan) 市市場監管局近日公布2022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某商行經營食品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預包裝食品案”,頗具典型意義(yi) 。
該案中,當事人為(wei) 預包裝食品經營者,在其開展“消費者成為(wei) 會(hui) 員購物可獲取快樂(le) 豆並可兌(dui) 換商品”的營銷活動中,兌(dui) 換商品中有一款“富硒大米”的包裝標簽隻標明名稱、淨含量,未標明生產(chan) 者的名稱、地址、聯係方式等內(nei) 容,且標簽標明的“富硒大米”經查實為(wei) 普通大米,係當事人用在網上購買(mai) 的標稱富硒大米的塑料包裝袋和采購的普通大米自行包裝而成。執法人員認定當事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有關(guan) 規定,對其作出罰款一萬(wan) 元的處罰。
對於(yu) 本案,有網友認為(wei) ,當事人使用網購的包裝袋裝米,存在標稱“富硒大米”等標簽問題並非有意為(wei) 之,而且這又不是產(chan) 品本身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監管部門的處罰似乎有點重了。這是對食品標簽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典型表現。不管站在消費者角度還是站在生產(chan) 經營者角度,這種觀念都是錯誤而有害的。
食品安全無小事。要保障或者獲得食品安全,所有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都要考慮在內(nei) ,包括食品標簽。目前,全球範圍內(nei) 的經濟體(ti) 都越來越重視食品標簽,主要基於(yu) 以下原因:首先,食品標簽是傳(chuan) 遞食品相關(guan) 信息的載體(ti) 。消費者可以通過食品標簽了解產(chan) 品及生產(chan) 者的相關(guan) 情況,以便在出現問題時可以聯係廠家,維護自身權益;市場監管部門可以通過食品標簽掌握企業(ye) 信息,便於(yu) 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其次,食品標簽包含食品特性、營養(yang) 等方麵的信息,便於(yu) 消費者直觀了解食品特征、營養(yang) 組分,據此做出是否購買(mai) 的決(jue) 定。而從(cong) 更大的社會(hui) 視野看,食品標簽直接麵對廣大消費者,有助於(yu) 宣傳(chuan) 普及食品營養(yang) 知識,指導公眾(zhong) 科學選擇膳食;能夠規範企業(ye) 正確標示營養(yang) 標簽,促進食品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
當然,作為(wei) 信息載體(ti) ,食品標簽必須真實可信。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食品標簽是企業(ye) 對消費者和社會(hui) 的承諾。正因為(wei) 食品標簽被賦予了“承諾”的屬性,企業(ye) 一旦在標簽上出問題,其性質就不是一般的商業(ye) 道德問題,而是要由法律裁定的誠信問題了。我國涉及食品標簽的法規很多,比如《食品安全法》《廣告法》《食品生產(chan) 許可證管理辦法》等,都對食品標簽標示內(nei) 容及對不合格標示的處罰做出了相應規定。而現實生活中與(yu) 食品標簽最為(wei) 密切的兩(liang) 個(ge) 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和《預包裝食品營養(yang) 標簽通則》,企業(ye) 對其既非常熟悉並經常參考,又因常遭其規製而敬懼有加。
隻有讓企業(ye) 敬懼,才能真正發揮法律法規的威懾作用,也才能讓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法規中對違規標簽明確了相應的處罰措施,處罰對象包括無標簽、標簽不符合規定、生產(chan) 轉基因食品未按照規定進行標示等。處罰措施包括沒收生產(chan) 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沒收用於(yu) 違法生產(chan) 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非法獲利金額不足1萬(wan) 元的,並處5千元以上5萬(wan) 元以下罰款;金額1萬(wan) 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
在標簽問題上,不能碰觸法律紅線是最低要求。不過,要讓那些以逐利為(wei) 目的的企業(ye) 商家從(cong) 道德自律的角度為(wei) 消費者著想,並不現實,必須發揮法律的外在約束力量。所以,要不斷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標準,加強市場監管,對違反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企業(ye) 嚴(yan) 格依法查處,並以案釋法、以儆效尤,讓更多的企業(ye) 認識到,標簽雖小,事關(guan) 重大,在這個(ge) 問題上不能有半點含糊。企業(ye) 食品安全意識到位了,整個(ge) 食品安全環境才能改善。(胡立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