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著名考古學家石興邦:叩訪遠古 行走一生

發布時間:2022-11-03 10:10:00來源: 光明網

  著名考古學家、半坡遺址主要發掘者石興(xing) 邦——

  叩訪遠古 行走一生

  中學曆史課本中那張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麵網紋盆圖片至今仍令人驚豔,它和另外一件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人麵魚紋彩陶盆,成為(wei) 許多人認識史前中國燦爛文化的起點。

  一個(ge) 寂寂無聞的村莊名“半坡”,成為(wei) 出現在學者們(men) 論著中頻率最高的新石器考古遺址名稱。上世紀50年代半坡遺址的考古成果,後來被概稱為(wei) 中國考古的“半坡範式”,引領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10月21日,著名考古學家、半坡遺址主要發掘者,見證新中國考古事業(ye) 從(cong) 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百歲老人石興(xing) 邦先生逝世。

  新中國考古的參與(yu) 者和開創者

  石興(xing) 邦1923年出生於(yu) 陝西,是新中國考古的參與(yu) 者和開創者。1950年,夏鼐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在浙江大學上學的石興(xing) 邦跟隨前往,成為(wei) 新中國考古隊伍的一員。1953年,他帶領一支考古隊到陝西,第一次發現西安東(dong) 郊電廠的基建區有許多史前遺址。

  新中國成立之初,需要盡快培養(yang) 一批具有基本田野考古知識、能對文物現場及文物進行保護的專(zhuan) 業(ye) 人員,於(yu) 是有了1952年至1955年的4期“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年輕的石興(xing) 邦也參與(yu) 了培訓。第三期訓練班的田野實習(xi) 在陝西半坡村一帶展開,石興(xing) 邦是總輔導。

  在《叩訪遠古的村莊——石興(xing) 邦口述考古》一書(shu) 中,石興(xing) 邦這樣寫(xie) 道,“在發掘史前遺址方麵,世界上誰家也沒有經驗可借鑒。以前打探溝,隻是了解文化層堆積,並且將器物取走就算完事。要保留遺址的完整性、曆史性,應當怎麽(me) 去做?經過反複考慮,我覺得隻有采用全方位探測,大麵積揭露,並以層位、層次向下發掘,所有跡象出現時均保留不動,以待全範圍揭開後,再做觀察分析,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研究第二步的發掘計劃和方法。”

  一座保存完整的倒塌的圓形房子和一座大長方形房子的殘跡就這樣呈現在大家眼前。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發掘出完整的史前古人類居住遺跡。在石興(xing) 邦的主持下,考古工作者經過4年5次大規模的發掘和清理,發現完整房子46座、墓葬250座、窖穴200多個(ge) ,獲得生產(chan) 工具和生活用具萬(wan) 件之多,6000年前史前人類的生活圖景徐徐展開。

  紮實細致的考古工作所保留下來的這些基礎性的實地原貌和實物資料,為(wei) 之後半坡博物館的建立奠定了基礎。1958年4月,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性博物館在西安滻河東(dong) 岸的半坡村對外開放,開創了大遺址保護的先河。

  “一個(ge) 年輕人,僅(jin) 僅(jin) 積累過幾年的田野實踐,就能和自己的祖先們(men) 做這麽(me) 多對話,這也是在日後60多年鼓舞我努力做好考古事業(ye) 的精神支柱。”石興(xing) 邦無數次如此感慨。

  與(yu) 中國考古的“半坡範式”緊密相聯

  石興(xing) 邦與(yu) 中國考古的“半坡範式”緊密相聯。

  “半坡範式”是新中國考古學取得的第一個(ge) 重要成就。考古學家王仁湘說,半坡是中國全景式聚落考古的一個(ge) 開端,“麵對如此豐(feng) 富的資料,考古學家得以對聚落布局、生業(ye) 方式、農(nong) 業(ye) 起源、氏族製度、彩陶紋飾等問題進行係統研究。”

  匯集半坡遺址發掘成果的《西安半坡》考古報告對大量資料進行了綜合研究,為(wei) 重構半坡人的生存環境、社會(hui) 生活與(yu) 精神生活做出了巨大努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向明說,《西安半坡》是為(wei) 半坡遺址整理分析所編寫(xie) 的發掘報告,信息量大、方位廣、研究結論富於(yu) 啟發性,創立了完美的史前考古報告範本。

  先後參與(yu) 半坡發掘的有200多位考古人,很多成長為(wei) 中國考古的中堅力量。他們(men) 心中都有半坡的位置,更多的考古人在討論半坡文化中成長,也將“半坡範式”推向更廣泛的實踐。

  為(wei) 陝西考古事業(ye) 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從(cong) 西安半坡遺址發掘開始,石興(xing) 邦又主持了山西沁水下川和陝西臨(lin) 潼白家村兩(liang) 處重要遺址的發掘,為(wei) 中國史前考古研究和中國特色考古學體(ti) 係構建做出重大貢獻。2018年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hui) 上,石興(xing) 邦榮獲終身成就獎。

  在陝西出生的石興(xing) 邦從(cong) 沒忘記探脈關(guan) 中大地上的周秦漢唐文明密碼。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在陝西工作期間,石興(xing) 邦重點發掘了秦鹹陽、鳳翔和周原等周秦遺址和李家村、下孟村等原始文化遺存,建立了十數個(ge) 工作站,開展了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的發掘研究、秦始皇陵的勘探研究等工作,完善了陝西省的考古體(ti) 製,培養(yang) 了一大批研究人員,為(wei) 陝西考古事業(ye) 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麽(me) 短短的幾十年間,我們(men) 才開了個(ge) 頭。如果可能,我倒是還想再活一百年,還做自己鍾愛的考古事業(ye) ,從(cong) 頭做起,到了那時,才配稱作是名副其實的考古學家。”石興(xing) 邦曾經如是說。“那片廢棄的古老村莊,好像一直在那兒(er) 靜靜等著我們(men) 來造訪。”如今,它的發現者將與(yu) 這片古老的村莊永遠在一起了。(記者 楊雪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