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浙江: 從文化惠民走向文化悅民

發布時間:2022-11-03 10:45: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品質文化惠享·浙裏文化有戲”——在新近召開的浙江省數字化改革推進會(hui) 上,“浙裏文化圈”應用係統被作為(wei) “數字文化”跑道中的引領示範項目在全省推廣。10月26日,“浙裏文化圈·好戲連連贏大獎”惠民共享活動也正式開啟,一大批話劇、戲曲、歌舞劇、音樂(le) 會(hui) 等演出門票和海量文博文創產(chan) 品惠及全省民眾(zhong) 。浙江,正從(cong) 文化惠民走向文化悅民。

  數智賦能

  “一站式”鏈接不斷深入

  “借助‘浙裏文化圈’應用係統,群眾(zhong) 既可以足不出戶便捷享有多種文化惠民服務,也可以放下手機到各類場館接受文化熏陶。通過‘線上+線下’緊密互動,讓‘一站式’文化鏈接不斷深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陳廣勝表示,該應用是貫徹浙江省委、省政府打造數字化改革標誌性成果的落地之舉(ju) ,更是推進新時代公共文化現代治理的變革之需,也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的賦能之策。

  據了解,“浙裏文化圈”是“品質文化惠享”應用的服務端,著眼於(yu) 構建“24小時不打烊”的在線文化空間,以公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為(wei) 導向,以“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為(wei) 依托,按照“看書(shu) 、觀展、演出、藝培、文脈、雅集、知禮”七大分類,提供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聯動的一體(ti) 化、模塊化服務,並通過用戶分析,精準推送文化展覽、圖書(shu) 借閱、文藝演出、藝術培訓、誌願服務等清單,致力於(yu) 推進公共文化資源配置閉環、精準服務閉環、管理調度閉環、評價(jia) 監測閉環建設,為(wei) 公眾(zhong) 打造豐(feng) 富多彩的“一站式”文化鏈接。

  眼下,以藝術院校、文化館(站)、演藝業(ye) 協會(hui) 等社會(hui) 各界文藝誌願者為(wei) 參與(yu) 主體(ti) ,選擇城市社區、商業(ye) 街坊、文博場館、公園景區及鄉(xiang) 村等適宜空間開展常態化藝術展演活動的“文藝星火賦美”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從(cong) 啟動地杭州向浙江各地延展。隨著“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文旅“五百五千”工程、“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全麵鋪開,享受文藝之美正成為(wei) 浙江人民精神共富的生動寫(xie) 照。如今,基層文化陣地全覆蓋,基層文化服務更是“零距離”,浙江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街頭至巷尾,星羅棋布的各類文化設施和服務,氤氳著濃厚的文化意蘊,激發城市活力,彰顯城市品格。

  整體(ti) 推進

  “一體(ti) 化”保障持續發力

  引導,撬動社會(hui) 力量,發動市民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紹興(xing) 文化建設,並通過喚醒書(shu) 的價(jia) 值、更好地傳(chuan) 承古越藏書(shu) 樓“平等共享”的理念,開展了係列活動,賦予紹興(xing) 這座曆史文化名城別樣精彩。

  在杭州臨(lin) 平區,吃過午飯的王奶奶帶著6歲的孫子散步到臨(lin) 平文化藝術長廊智慧圖書(shu) 館。這裏的近5000冊(ce) 少兒(er) 讀物深受小朋友喜愛,閱覽區的3D全息投影更為(wei) 小讀者帶來身臨(lin) 其境的沉浸式閱讀體(ti) 驗。此外,瀑布流電子書(shu) 、電子簽名牆、AI特色服務等,讓人們(men) 感受到“原來閱讀可以變得這麽(me) 有趣”。

  嘉興(xing) 市經開區塘匯街道綜合文化站擁有3萬(wan) 多冊(ce) 圖書(shu) ,展示廳、活動室、長纖塘文化展館和百姓健身房一應俱全。這裏已經成為(wei) 附近新老居民的打卡地。塘匯街道文化站站長徐嬌婕介紹,2000年,文化站擴大了麵積,各種文化活動也開展起來。“現在的文化站更好啦!室內(nei) 外麵積更大,書(shu) 也多,還有茶吧、非遺文創專(zhuan) 區。我們(men) 這些老年人喜歡來這裏逛逛,不僅(jin) 能學點新知識,還能交到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居住在文化站附近的67歲的老塘匯人蔡國英說。

  均衡發展

  惠及更多城鄉(xiang) 居民

  在浙江農(nong) 村,群眾(zhong) 演,群眾(zhong) 看,群眾(zhong) 有什麽(me) 樣的文化需求,鄉(xiang) 鎮(街道)就提供什麽(me) 樣的文化服務。浙江全省各地通過“三團三社”基層文藝骨幹建設,打造了一支支充滿活力的基層文藝輕騎兵隊伍。“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村晚,季季有走親(qin) ”成為(wei) 基層文化生活的常態。

  白塔鎮是台州仙居縣的古鎮之一,自然風光獨特,人文曆史厚重。近年來,白塔鎮通過項目招引、創新“旅遊+”、做活非遺等模式,高標準打造各類文化場館,實現村級綜合性文體(ti) 活動中心全覆蓋、高質量。與(yu) 此同時,積極推進文化資源與(yu) 旅遊業(ye) 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啟動文旅融合陣地建設暨仙逅文旅小站改造提升項目,不斷拓展文化站服務功能,為(wei) 遊客提供更多便捷。

  從(cong) 文化禮堂到體(ti) 育健身區,從(cong) 考古遺址博物館到涵田度假村……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古城村的文旅業(ye) 態愈加多元。今年,村裏積極打造“考古研學生活圈”,將全村6個(ge) 具有代表性的文體(ti) 旅設施納入其中,成為(wei) 當地“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地豐(feng) 富了群眾(zhong) 業(ye) 餘(yu) 文化生活。“一出門就可以看電影、逛公園,村裏的配套設施多了,生活更愜意了。”村民說。

  村文化禮堂、村文旅中心、文化活動室、文創園……在嘉興(xing) 海寧市周王廟鎮博儒橋村,20餘(yu) 處文化設施構建起一個(ge) “文化生活圈”。“文化禮堂是我們(men) 村的‘第一高樓’。”村文化專(zhuan) 管員王新麗(li) 介紹,禮堂裏有民心影院、健身娛樂(le) 區、圖書(shu) 館、居家養(yang) 老服務區等,村民可以在此享受到多種文化服務。

  近年來,浙江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等民生工程建設讓公共文化場館和公共文化空間的分布更均衡,惠及更多城鄉(xiang) 居民。“激活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潛能,挖掘公共資源潛力,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向基層延伸,最終就是要把優(you) 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送到群眾(zhong) 家門口,讓精神富裕真正成為(wei) 共同富裕的亮麗(li) 底色。”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處處長李新芳說。(徐繼宏)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