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開放探班 老戲再演重新出發
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高凱)11月2日,北京人藝京味兒(er) 大戲《蓮花》開放媒體(ti) 探班。這部首演於(yu) 2008年的作品即將再次登上此間舞台。
雖然首演至今已經14年,但本輪演出前,《蓮花》劇組提前一個(ge) 月就開始了排練。既有原班人馬又有新人加盟,《蓮花》的歸來讓觀眾(zhong) 看到一部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在經過不斷打磨後與(yu) 觀眾(zhong) 間產(chan) 生的新碰撞。
“是人異化了欲望,還是欲望擊垮了人?”《蓮花》以民國為(wei) 背景,由一個(ge) 古董水仙盆開始,講述了一對貧賤的夫妻從(cong) 可以共苦,到不能同甘的悲劇,也讓人從(cong) 中去思考人如何麵對欲望的故事。強烈的現實意義(yi) ,讓作品能夠十四年久演不衰,不斷吸引觀眾(zhong) 。
此次排演,因為(wei) 導演任鳴離世,陳小藝作為(wei) 劇中“元老”與(yu) 北京人藝的導演唐燁一起承擔恢複排練工作,多了一重身份,也讓她在演出之餘(yu) 多了一份責任。“我會(hui) 跟對手演員劉輝一起探討,哪怕一句詞的邏輯重音。也會(hui) 跟青年演員說,什麽(me) 是演人物,舞台上說的那兩(liang) 句詞都不是那麽(me) 容易的。”陳小藝說道,重新排練也不是模仿,每個(ge) 人物都要從(cong) 自己出發。
探班當天,排練廳裏現場為(wei) 媒體(ti) 演出了劇中第一幕,但這恰恰是全劇的“結局”。這一結構也是該劇最吸引人的地方——由倒敘的手法在故事開始就掀起高潮,將觀演者的情緒帶動到頂點,接下來的每一幕又能在此基礎上不斷產(chan) 生新的衝(chong) 擊。最後的結局則是故事開頭,展示出劇中主人公情感“最初”的美好,以此映襯兩(liang) 人悲劇式的結局。這樣的演法,觀眾(zhong) 看著過癮,同時又對演員提出挑戰,在陳小藝看來這真的挺難,需要演員把所有的過程都積壓在心裏,倒著往後演。最後既要恢複到最初的平靜,又要帶給觀眾(zhong) 一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衝(chong) 擊感。“這可能也是觀眾(zhong) 喜歡我們(men) 這個(ge) 戲的原因之一,這種形式非常的獨特,值得一直演下去。”
老演員們(men) 在舞台上繼續提升,新演員們(men) 也開始了新的課題。為(wei) 體(ti) 現劇中人力車夫拉著客人穿梭於(yu) 街市的場景,《蓮花》劇組的年輕人們(men) 每天中午的休息時間,都用來拉著人力車在北京人藝的院子裏奔跑。“拉車是一項技術,新進組的年輕演員得練,怎麽(me) 倒車、怎麽(me) 轉彎,不僅(jin) 拉空車,我們(men) 還得坐上去,讓他們(men) 拉著乘客跑。”唐燁介紹稱。為(wei) 了“台上幾分鍾”,哪怕是劇中的群戲場麵,演員們(men) 台下也是不斷的練習(xi) ,這是北京人藝的創作傳(chuan) 統,也是讓這部戲在舞台上呈現出真實時代風貌的原因。
據悉,《蓮花》將於(yu) 11月12日起在首都劇場開啟本輪演出。(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