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透視第三季度全國“最缺工”職業排行

發布時間:2022-11-04 10:07:00來源: 新華社

  就業(ye) ,關(guan) 係著千家萬(wan) 戶。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近日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ge) 職業(ye) 排行,引發廣泛關(guan) 注。

  目前我國就業(ye) 形勢保持總體(ti) 穩定。但作為(wei) 人口大國和發展中的大國,我國麵臨(lin) 著很現實的就業(ye) 總量壓力。同時,人民群眾(zhong) 對就業(ye) 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領域又麵臨(lin) 招不到人的煩惱,結構性就業(ye) 矛盾不小。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推動解決(jue) 結構性就業(ye) 矛盾。目前,各方麵正在朝著這個(ge) 方向積極努力。

  缺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行業(ye) 一線員工和部分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

  缺工,在就業(ye) 市場意味相應崗位的勞動者需求大於(yu) 供給。

  從(cong) 2022年第三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ge) 職業(ye) 排行看,其中有39個(ge) 屬於(yu) 生產(chan) 製造及有關(guan) 人員,如車工、焊工、縫紉工、汽車生產(chan) 線操作工,有37個(ge) 屬於(yu) 社會(hui) 生產(chan) 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如營銷員、餐廳服務員、保潔員、快遞員、保安員、商品營業(ye) 員、家政服務員,有19個(ge) 屬於(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

  與(yu) 二季度相比,部分製造業(ye) 崗位缺工狀況持續,技術工種崗位缺工較為(wei) 突出。

  “根據我們(men) 多年服務求職者和企業(ye) 的體(ti) 會(hui) ,排行中大部分缺工崗位都沒變,這些崗位招人一直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men) 外出的流動性減少,部分崗位的從(cong) 業(ye) 者不足也就更加明顯。”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公共就業(ye) 服務實訓指導中心主任於(yu) 硯華說。

  一方麵,一些崗位長期缺人;但另一方麵,部分大齡勞動者、高校畢業(ye) 生等依然麵臨(lin) 就業(ye) 難題。

  在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看來,我國就業(ye) 形勢保持總體(ti) 穩定,在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ye) 。從(cong) 缺工崗位看,主要缺的是勞動密集型行業(ye) 低技能一線員工和部分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這類崗位或是收入報酬、勞動條件、勞動強度對高校畢業(ye) 生不具有吸引力,或是大齡勞動者、高校畢業(ye) 生的工作及能力不滿足企業(ye) 要求,因而出現了供求錯位。

  “高校畢業(ye) 生不會(hui) 自動填補企業(ye) 一線崗位,企業(ye) 對人才的要求又越來越高,最終出現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難’和企業(ye) ‘招工難’長期並存的現象。”莫榮分析說。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我們(men) 要按照這一要求,進一步提高促進就業(ye) 能力,努力滿足群眾(zhong) 在就業(ye) 方麵的期待。”於(yu) 硯華說。

  加快產(chan) 業(ye) 升級,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ye) 崗位

  莫榮認為(wei) ,破解結構性就業(ye) 矛盾,需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數字經濟,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現代服務業(ye) ,加快對傳(chuan) 統低端製造業(ye) 提質升級,提供更多符合勞動者需求的高質量就業(ye) 崗位。

  “缺工的服務業(ye) 、製造業(ye) 崗位大多收入都不高。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有些企業(ye) 靠低廉勞動力盈利的模式沒有發生根本改變。”於(yu) 硯華告訴記者,外賣、直播等新業(ye) 態快速發展,也對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服務業(ye) 產(chan) 生了“虹吸效應”,分流了大量新生代農(nong) 民工,部分大學生也加入其中。

  “在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勞動力供給趨緊、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用機器替代流水線上的簡單重複勞動是一大趨勢,必須創造更多適合大學生的就業(ye) 崗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ye) 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說。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部署,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構建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業(ye) 新體(ti) 係。

  “報告明確的這些措施將大力提升崗位的供給質量。”曾湘泉表示,一方麵將提升製造業(ye) 盈利能力,提高從(cong) 業(ye) 人員收入水平,增強就業(ye) 吸引力;另一方麵構建優(you) 質高效、結構優(you) 化、競爭(zheng) 力強的服務產(chan) 業(ye) 新體(ti) 係,可為(wei) 勞動者就業(ye) 提供更大空間和更多選擇。

  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增強就業(ye) 競爭(zheng) 力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健全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推動解決(jue) 結構性就業(ye) 矛盾。

  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不僅(jin) 企業(ye) 要做出調整,勞動者也要大力提升技能水平,在增強就業(ye) 競爭(zheng) 力的同時,也更加匹配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企業(ye) 最缺的是智能時代的產(chan) 業(ye) 工人,即既懂計算機又懂操作的。但現在學校出來的大多與(yu) 企業(ye) 需求脫節。我們(men) 自己想招來大學生培養(yang) ,但願意留下的不多。”重慶一家大型製造企業(ye) 負責人表示。

  “我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yi) 人,高技能人才總量已超過6000萬(wan) 人。技能人才占勞動力人口總量的比例還不到30%,與(yu) 德國、日本等製造業(ye) 強國能達到70%到80%相比,差距還比較大。”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shu) 長高杲說。

  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國務院此前印發的《“十四五”就業(ye) 促進規劃》,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培訓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人才培養(yang) 的就業(ye) 導向。

  規劃提出,重點加強高校畢業(ye) 生和城鎮青年、退役軍(jun) 人、農(nong) 村轉移就業(ye) 勞動者、脫貧人口、失業(ye) 人員、個(ge) 體(ti) 工商戶、就業(ye) 困難人員(含殘疾人)等技能培訓,積極發展養(yang) 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務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技能培訓,確保“十四五”期間開展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7500萬(wan) 人次。

  2022年10月28日,在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越城鎮城北感恩社區附近的居家靈活就業(ye) 示範基地,易地扶貧搬遷到此的居民接受縫製服裝的技能培訓,培訓合格後,他們(men) 將在此正式上崗工作。

  技能人才的“錢袋子”問題,也被納入國家宏觀發展規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以高校和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技能型勞動者、農(nong) 民工等為(wei) 重點,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ti) 比重。

  專(zhuan) 家表示,一係列舉(ju) 措麵向缺工行業(ye) 、崗位的實際需求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同時為(wei) 勞動者創造更好的就業(ye) 環境、更高的收入,將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ye) 。(記者薑琳,編輯郝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