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廣西浦北 :釋放文化遺產消費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發布時間:2022-11-08 11:15:00來源: 光明網

  廣西浦北縣通過傳(chuan) 統文化“六進”、部門共建、“非遺+”三項舉(ju) 措,結合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工作,充分釋放文化遺產(chan) 消費活力,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傳(chuan) 統文化“六進”,擴大文化遺產(chan) 消費影響力。啟動傳(chuan) 統文化“六進”模式(進鄉(xiang) 村、進景區、進校園、進企業(ye) 、進社區、進機關(guan) )。深入開展“我們(men) 的中國夢·文化進萬(wan) 家”暨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組織鷯劇文藝隊分別到全縣16個(ge) 鎮、村、社區、雙良芭樂(le) 園、平睦鎮中學、縣金浦小學等演出70多場次,服務群眾(zhong) 約2.5萬(wan) 人次。同時,結合“我們(men) 的節日”等係列活動,組織欽州市非遺項目福旺雲(yun) 吞先後到江濱社區、世彪藥廠開展福旺雲(yun) 吞技藝製作大賽、百人包福旺雲(yun) 吞大賽等活動,進一步擴大文化遺產(chan) 的消費影響力。

  部門文化共建,擦亮文化遺產(chan) 消費品牌。各部門構建“道德講堂”文化共建單位,縣直各部門至少在縣文化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講堂開展2期“道德講堂”。此外,縣文化館與(yu) 縣城特色小吃美食協會(hui) 、茶文化研究協會(hui) 、月餅協會(hui) 、陳皮協會(hui) 等社會(hui) 機構構建文化聯盟,先後組織開展2022年特色小吃美食大賽、茶文化交流會(hui) 、非遺傳(chuan) 承人培訓、“非遺大集市”等活動,形成部門聯動,擦亮企業(ye) 品牌。

  “非遺+”釋放消費能力,助推文旅融合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通過引導龍門鎮編織創新“非遺+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浦北縣丹丹工藝編織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年產(chan) 值達2500萬(wan) 元,上交稅額300多萬(wan) 元,解決(jue) 水庫移民300多人就業(ye) ;結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進一步創新“非遺+非遺”“非遺+企業(ye) ”“非遺+旅遊”“非遺+黨(dang) 建+合作社+基地”等模式,浦北陳皮、張黃月餅、福旺雲(yun) 吞、桂睦春茶、官垌米糤、石祖禪茶等22個(ge) 非遺項目成功申報並列入欽州市第七批非遺名錄。浦北縣還通過打造“石祖禪茶茶旅文化”“張黃月餅小鎮”“福旺雲(yun) 吞小鎮”“浦北陳皮產(chan) 業(ye) 園”,拓展消費渠道,助推文旅融合和非遺項目產(chan) 業(ye) 化發展。

  (通訊員 梁妙玲 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周仕興(xing)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