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織密“安全網” 建好“穩定器”(健全社會保障體係①)

發布時間:2022-11-15 15:2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欄的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hui) 運行的穩定器。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xiang) 、公平統一、安全規範、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

  近年來,我國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建設駛入快車道,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保障婦女兒(er) 童合法權益、完善殘疾人社會(hui) 保障製度和關(guan) 愛服務體(ti) 係……各地各部門不斷出台相關(guan) 政策措施,兜牢底線、保障民生,為(wei) 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本版今起推出“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係列報道,敬請關(guan) 注。

  構建三重製度保障

  兜牢群眾(zhong) 健康底線

  “以前去看病,交錢的時候覺得非常‘肉疼’,現在交費配藥,心裏輕鬆了許多。”家住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馬鞍街道大聖村的居民許芳一邊說一邊掏出最近在江蘇省腫瘤醫院看病的藥費單:總金額10193.20元,基本醫療基金支出7502.20元,大病保險基金支出1749.15元,醫療救助基金支出847.67元,醫保基金支付總額10099.02元,個(ge) 人支付94.18元。“用醫保卡在機器上一刷,總共1萬(wan) 多塊,自己隻付了不到100元。”

  今年49歲的許芳2015年確診乳腺癌,當年做了手術,自費部分的大頭是一種靶向藥;2018年轉移到了肺部,這幾年都是采取靶向藥加化療藥的方式進行治療,在她家的客廳裏,綠色盒子的靶向藥堆滿了半個(ge) 沙發。“這些隻是一個(ge) 月的量,沒有參加醫保的時候,自費要近1萬(wan) 元。”

  許芳一家五口,早年間,夫妻二人在蘇州打工,帶著積攢下來的10萬(wan) 多元回到六合區老家,沒想到第二年就查出惡性腫瘤。由於(yu) 沒有續上醫保,加上手術,積蓄見了底。許芳抹起了眼淚說:自己生病後就不工作了,丈夫開公交車,每月到手4000多元,公婆拿著每月535元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金,一家收入遠遠不夠靶向藥費用。

  了解到這一情況,馬鞍街道工作人員陸華琴上門介紹醫保政策,許芳選擇以靈活就業(ye) 人員形式參加職工醫保,並在2018年11月辦下了低保,隨後在江蘇省腫瘤醫院辦理了門診特病的認定。

  這背後,是江蘇省保障困難群眾(zhong) 醫療的“三重製度”,讓群眾(zhong) 看病付得更少,報銷補得更多,獲得感更高。2018年江蘇省機構改革以來,醫保部門統籌醫療救助與(yu) 醫療保險資源,推進建設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互相銜接的綜合醫療保障製度體(ti) 係。在“保基本”方麵,將適合門診長期治療的重特大疾病納入門特保障範圍,參照住院待遇保障,全省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nei) ,住院醫療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穩定在85%和70%左右;在“治大病”方麵,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人員,大病保險起付標準降低50%,報銷比例較普通患者提高5至10個(ge) 百分點;在“托底線”方麵,將在縣域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救助對象個(ge) 人自付費用控製在政策範圍內(nei) 住院總費用的10%以下。

  “相信以後政策會(hui) 越來越好,我要安心治療,還要看著兒(er) 子娶媳婦,幫忙帶孫子……”如今,許芳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異地就醫結算方便

  住院費用實時報銷

  一大早,河北省三河市醫院住院部,患者王文軍(jun) 接到出院通知。女兒(er) 劉誌慧收拾完行李後,拿上出院診斷證明、住院押金條等材料,徑直來到醫院一層大廳,先到谘詢處蓋章,然後到4號窗口辦理醫保報銷手續,最後到6號窗口結算住院費用。前後不過10分鍾,劉誌慧便完成了母親(qin) 出院所需的所有手續。

  “現在跨省異地就醫非常方便,住院費用醫保還能實時報銷。就像這次,住院費用一共4705元,醫保就直接報銷了2520元,我隻支付了2185元。”從(cong) 窗口接過結算票據,劉誌慧向記者展示起來。

  劉誌慧告訴記者,母親(qin) 王文軍(jun) 是天津人,一直在老家參加城鄉(xiang) 居民醫療保險。前幾天,王文軍(jun) 突然出現心率過速、胸口悶痛等症狀,劉誌慧趕忙帶著她來到三河市醫院救治。“一開始,我還擔心異地就醫的醫保備案手續特別繁瑣。”令劉誌慧沒想到的是,母親(qin) 這次的就醫過程格外順利。“辦理住院時,工作人員發現我們(men) 是異地就醫後,就指導我在網上進行備案。”點開“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輸入患者個(ge) 人信息,點擊提交,很快備案便完成。“不用墊資,更不用跑腿,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真的太省心了。”劉誌慧說。

  “近年來,隨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實行,來我院就醫的異地患者越來越多。”三河市醫院醫保辦主任馬慶榮說,“過去異地就醫患者就醫後,需要全額負擔醫藥費,還要等著複印病曆,拿回參保地報銷,費時費力,還得墊錢。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後,患者或家屬隻需在手機微信小程序或國家醫保APP上備案後,即可在異地醫保定點醫院就醫,不再需要提供任何資料,隻需交自費部分,省時、省力又省錢。”

  廊坊市醫療保障局四級調研員劉則紅介紹,目前,廊坊市所有符合條件的住院定點醫療機構均已開通跨省異地住院直接結算業(ye) 務,全市66家醫療機構開通了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下一步,將繼續做好跨省異地就醫各項工作,積極擴大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範圍,進一步提升參保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長期護理納入保障

  失能人群減輕負擔

  這天,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春江裏小區的曹加春特意起了個(ge) 大早,在樓下迎接上門服務的護理師。

  曹加春的丈夫袁小郎意外高位截癱,已經臥床20多年,曹加春靠著低保和社會(hui) 各界的救助勉強支撐起家庭。如今兩(liang) 人都已年過半百,丈夫心理狀態也出現問題,抑鬱症狀嚴(yan) 重,她護理時感到愈發力不從(cong) 心。

  2021年,成都市長期護理保險將成年城鄉(xiang) 居民納入保障範圍。在醫保局幹部的入戶幫助下,曹加春為(wei) 丈夫提交了失能申請,很快便順利通過評估,每月能獲得500多元照護費,家裏經濟壓力小多了。隨著今年7月保障力度進一步提高,袁小郎還能享受專(zhuan) 業(ye) 護理人員每月兩(liang) 次上門護理服務,生活質量又提高了不少。

  遠遠看到護理師韓苗苗,曹加春高興(xing) 地揮起手。走進家門,韓苗苗熟練地為(wei) 輪椅上的袁小郎測量血壓血糖、進行按摩。曹加春由衷感謝:“能享受這樣的服務,我們(men) 過去想都沒想過。”

  “袁大哥的血壓血糖數值偏低,要持續測量一段時間,我會(hui) 根據數據幫他設計飲食方案。”韓苗苗給出建議。她在大學攻讀的就是老年服務與(yu) 管理專(zhuan) 業(ye) ,又在專(zhuan) 業(ye) 護理機構工作了6年,照顧失能人群經驗豐(feng) 富。每次上門她也會(hui) 將一些護理技巧教給曹加春,還會(hui) 為(wei) 袁小郎做些心理疏導。

  如今,曹加春不僅(jin) 經常向護理師請教專(zhuan) 業(ye) 知識,還會(hui) 經常參加溫江區組織的照護規範化培訓。“給患者翻身的技巧、如何預防和治療壓瘡等,培訓班講的都是我們(men) 最緊缺的知識。”曹加春說。

  近年來,溫江區探索構建“親(qin) 情+專(zhuan) 業(ye) ”的照護服務模式,通過培訓提高失能者親(qin) 屬居家基礎照護能力,配合護理機構提供的上門專(zhuan) 業(ye) 照護。“這樣可以讓失能人群最大程度地獲得生活獨立和人格尊嚴(yan) ,也能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溫江區醫療保障事務中心主任吳嬌說。

  目前,溫江區已實現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參保人數達63.66萬(wan) 人,累計撥付長期護理保險保障資金4036.96萬(wan) 元。吳嬌表示,溫江區正探索長期護理保險與(yu) 公共衛生、基本醫保之間的有效銜接機製,引導鄉(xiang) 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為(wei) 失能人群提供更多關(guan) 照。

  經過護理師的幫助,袁小郎身心狀態大有改觀,不愛出門的他現在堅持每天在小區搖輪椅運動2小時。“我要健康地活下去,把日子越過越好。”袁小郎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