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海外華語脫口秀傳遞快樂

發布時間:2022-11-16 11:22:00來源: 光明網

 

  近年來,脫口秀因其詼諧幽默的語言、貼近生活的話題、輕鬆娛樂(le) 的氛圍,而深受大眾(zhong) 喜愛。

  “人人都可以成為(wei) 5分鍾的脫口秀演員。”如今,海外僑(qiao) 胞立足於(yu) 自身生活,汲取最鮮活的素材,張開嘴、邁開腿,讓自己的愛好登上舞台。

  獅城華語,線上先行

  在新加坡,有這樣一群脫口秀愛好者,他們(men) 因一檔節目相聚,共同推廣華語脫口秀。

  2021年,新加坡首檔華語脫口秀網絡綜藝節目《我跟你講》上線。發起人邱嶽介紹:“2020年,新加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英語已取代華語,成為(wei) 新加坡人最常用的語言,這表明新加坡在華文推廣領域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便萌生了製作一檔華語脫口秀節目的想法,以大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文藝形式,引導年輕人聽華語、說華語、愛華語。”

  怎樣讓節目吸引觀眾(zhong) 眼球?簡單明了的節目名稱是一大關(guan) 鍵。邱嶽表示:“團隊成員集思廣益,最後在10餘(yu) 條方案中,選擇了‘我跟你講’。這是新加坡人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發音為(wei) ‘wā gǎ lī gòn’。由於(yu) 新加坡移民多來自閩南和潮汕地區,閩南話能進一步拉近與(yu) 觀眾(zhong) 的距離。”

  節目播出後,反響熱烈,12期節目累計瀏覽量近200萬(wan) 人次。2021年12月31日,《我跟你講》總冠軍(jun) 誕生夜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ju) 行,吸引1.5萬(wan) 餘(yu) 人線上觀看。邱嶽說:“來自中國的新移民、馬來西亞(ya) 華僑(qiao) 華人以及新加坡早期華人移民後代都參與(yu) 其中,各種方言、文化在這裏交融匯聚。在一段脫口秀中,我們(men) 可以聽到普通話、東(dong) 北話、閩南話、英文雜糅。脫口秀內(nei) 容來源於(yu) 演員日常生活,包括但不限於(yu) 新移民如何融入新加坡、新加坡人怎樣點咖啡以及本地人在新加坡當兵的趣事,這些話題讓觀眾(zhong) 產(chan) 生了共鳴。”

  如今,第二季《我跟你講》也已正式收官。在兩(liang) 期線上節目後,邱嶽對華語脫口秀在新加坡的發展有了更大信心。他說:“今年9月,我們(men) 成立了《笑客喜劇》線下脫口秀品牌,每周三晚組織開放麥(注:脫口秀的一種形式,不同於(yu) 正式演出,偏向於(yu) 練習(xi) 、打磨段子),每周六晚籌備精品秀。我希望,新加坡華語脫口秀能為(wei) 新加坡帶來新鮮的娛樂(le) 體(ti) 驗,不僅(jin) 得到華僑(qiao) 華人喜愛,還能吸引一些懂華語的外國人加入進來。”

  因為(wei) 熱愛,所以開始

  “我們(men) 仨說話,是不是特有意思?”“會(hui) 不會(hui) 有更多人想要聽我們(men) 的故事?”“會(hui) 不會(hui) 有更多和我們(men) 一樣有意思的人?”2021年,3名東(dong) 北青年有了一個(ge) 大膽的想法,要在日本創立一個(ge) 華語脫口秀俱樂(le) 部。

  Amare在日華人脫口秀主編歐巴(藝名)表示:“我和大寶、老李(藝名)都是東(dong) 北人,喜歡嘮嗑、侃大山、開玩笑,經常給身邊人帶來歡樂(le) 。憑借著對喜劇、對脫口秀的熱愛,我們(men) 從(cong) 零開始摸索,創建了Amare在日華人脫口秀。‘Amare’是拉丁語詞匯,表示熱愛,這是我們(men) 對喜劇、對觀眾(zhong) 以及對自身的態度。”

  回憶起第一場線下演出,大寶說:“第一次公演在日本小岩舉(ju) 辦,以‘熱愛’為(wei) 主題,脫口秀演員4名,主持人1名,觀眾(zhong) 不到40人。因為(wei) 這是我們(men) 的第一次演出,大家都沒有經驗。更何況,我們(men) 都是半路出家,對脫口秀尚未形成係統性理解。”

  作為(wei) 團隊主編,歐巴的本職工作其實是半導體(ti) 研發。他表示:“雖然脫口秀聽上去像是一連串的故事和笑話,但它的文本創作絕非易事,需要有縝密的邏輯和獨特的視角去觀察體(ti) 驗生活。”

  2022年6月,日本華僑(qiao) 康潤加入Amare在日華人脫口秀,成為(wei) 一名脫口秀演員。他說:“作為(wei) 一名在日華僑(qiao) ,我一直認為(wei) 自己身處日本社會(hui) 的邊緣,沒有人聽得見我的聲音。而華語脫口秀給了我一個(ge) 發聲的機會(hui) ,讓我找到了與(yu) 日本社會(hui) 連接的通道。”

  一年來,最初的3人主創團隊逐漸壯大,發展為(wei) 由30餘(yu) 名演員、編劇、運營人員構成的完整團隊。高田馬場、早稻田、小岩、池袋、中野、新宿、新橫濱等地都留下了他們(men) 的足跡。4個(ge) 主題、20餘(yu) 場開放麥及專(zhuan) 場表演,華語脫口秀團隊不僅(jin) 吸引了大量觀眾(zhong) ,還收到了各行各業(ye) 華僑(qiao) 華人企業(ye) 家的讚助與(yu) 合作邀約。

  專(zhuan) 業(ye) 創作,添彩生活

  早在2019年,美國舊金山灣區就出現了一個(ge) 華語脫口秀俱樂(le) 部——矽穀脫口秀。3年來,矽穀脫口秀舉(ju) 辦了近300場演出,150餘(yu) 名演員陸續參演,線上脫口秀視頻也有近10萬(wan) 次播放量。

  矽穀脫口秀主理人鄭天介紹:“我們(men) 雖然有著不同的職業(ye) ,程序員、設計師、公關(guan) 人、博士後,但都是脫口秀重度愛好者。最初,因為(wei) 沒能在灣區找到華語脫口秀平台,我們(men) 便成立了矽穀脫口秀,立誌將更多同好者聚在一起,為(wei) 灣區人單調的生活增添色彩。成立至今,邵遠、張一名、劉陽等演員已參與(yu) 了上百場表演,在灣區小有名氣。”

  “聽了70遍《我愛我家》之後,我開始做喜劇。”看過美國華僑(qiao) 邵遠演出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ge) 操著地道北京口音的男生,他的演出從(cong) 不會(hui) 冷場。邵遠表示:“2007年,我隻身一人來到芝加哥攻讀博士。每每念家,我都會(hui) 把《我愛我家》翻出來觀看,因為(wei) 這是我兒(er) 時的回憶。我是矽穀脫口秀第一場開放麥的觀眾(zhong) ,並從(cong) 第2場開始登上舞台表演。脫口秀強調創作,這也是我從(cong) 《我愛我家》中學到的東(dong) 西。”

  從(cong) 最初在社區休息室、奶茶店、飯店演出,到如今走進正規劇場,矽穀脫口秀因其高質量而廣受追捧。鄭天表示:“為(wei) 了提升脫口秀質量,演員們(men) 會(hui) 閱讀脫口秀技巧書(shu) 籍和課程,比如《單口喜劇表演手冊(ce) 》《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單立人學院》。我們(men) 還會(hui) 定期邀請著名脫口秀演員,例如艾傑西、大山,來到矽穀脫口秀做客。同時,我們(men) 也積極通過互聯網連接全世界的華語脫口秀愛好者,將快樂(le) 帶給世界各地的華僑(qiao) 華人。”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