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反食品浪費法施行一年多 “光盤”成年輕人新時尚

發布時間:2022-11-18 16: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吃飯的時候會(hui) 盡量把飯吃完”“每天堅持‘光盤行動’”“‘光盤’讓吃飯和做飯的人都特別有幸福感”……《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施行一年多,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成為(wei) 一種共識,“光盤”成為(wei) 年輕人的新時尚。

  在采訪中,有年輕人表示,自己為(wei) 了養(yang) 成不浪費食物的好習(xi) 慣,會(hui) 在社交平台上打卡每天的“光盤”照片。在年輕人聚集的線上社交平台,有人發起#光盤接力挑戰#,超過250萬(wan) 人參與(yu) 討論並曬出了自己的“光盤幹飯日記”,話題總閱讀量超過9.2億(yi) 。在另一生活方式社交平台,“光盤行動”相關(guan) 的筆記數量達到38萬(wan) ,年輕人關(guan) 於(yu) 美食的討論中,出現了倡導適度飲食、健康生活的話題。

  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糧食儲(chu) 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達700億(yi) 斤以上,餐飲業(ye) 人均浪費量為(wei) 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wei) 11.7%。為(wei) 了切實遏製餐飲業(ye) 出現的浪費,2021年4月29日開始施行的反食品浪費法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可以對參與(yu) “光盤行動”的消費者給予獎勵,也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yu) 垃圾的相應費用。

  記者了解到,一些餐廳作出了“剩菜加收服務費”的規定,平均下來,剩菜每超過100克將收取20-50元不等的廚餘(yu) 垃圾處理費。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wei) ,引入經濟杠杆使得反食品浪費法更具有可行性,這類規定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利益上的約束。

  但同時,一些隱秘的食品浪費現象仍然存在:一些年輕人喜歡囤大量的零食,甚至過期還吃不完,好友出去吃飯依然習(xi) 慣多點幾個(ge) 菜,部分商家因為(wei) 品相不佳而丟(diu) 棄仍可食用的食物……這些行為(wei) 雖然不起眼,卻實實在在造成了食物浪費。

  為(wei) 了解決(jue) 這些隱秘的食品浪費,在上海、廣州等地,一些反食品浪費的生活方式社群開始出現,他們(men) 通過App、小程序等,搜集城市裏那些因品相不佳、過量采購等因素可能會(hui) 被丟(diu) 棄的食物,並將這些食物的信息傳(chuan) 遞給有需要的人。一個(ge) 反食品浪費小程序社群主理人咪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men) 做這件事情是“希望改善餐飲行業(ye) 中的食物浪費問題,既能幫助商家減少因食品浪費而額外產(chan) 生的處理費用,也能讓食物的剩餘(yu) 價(jia) 值充分發揮,最終實現共贏”。

  劉俊海教授呼籲:“在有人監督的時間和地點,要節約糧食。在無人監督的場合,更要守法合規,讓反對食品浪費成為(wei) 每位公民的信仰。”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劉胤衡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