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基地如何引領工業旅遊高質量發展
11月15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53家國家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名單。入選單位在全國範圍內(nei) 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包括內(nei) 蒙古包鋼工業(ye) 旅遊景區、吉林中國一汽工業(ye) 文化旅遊基地、上海江南造船工業(ye) 旅遊基地、陝西紅星食品文化博覽園、黑龍江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甘肅玉門油田紅色旅遊景區等。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資源利用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入選單位涉及冶金工業(ye) 、機械製造、醫藥保健、食品工業(ye) 、遺址遺跡、博物館、能源利用等多種類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過企業(ye) 參觀、博物館展示、遺址遺跡觀光、文化創意集聚等多種形式,可以為(wei) 遊客提供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工業(ye) 旅遊體(ti) 驗。
“此次推出的國家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是工業(ye) 旅遊基地的優(you) 中之優(you) 。”中科院地理科學研究所總規劃師寧誌中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工業(ye) 旅遊從(cong) 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到現在,工業(ye) 旅遊基地數量已相當龐大,工業(ye) 文化景觀也非常豐(feng) 富。53家國家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的推出,將進一步引導和促進下一階段工業(ye) 旅遊的發展,更好地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zhong) 對工業(ye) 曆史、工業(ye) 文化、工業(ye) 科技、工業(ye) 藝術等方麵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國家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將起到標杆和引領作用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資源利用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啟動國家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評定工作,是要通過示範創建工作引導全國工業(ye) 旅遊產(chan) 品建設,推動各地深入挖掘工業(ye) 旅遊資源,打造多元化工業(ye) 旅遊產(chan) 品,推動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旅遊消費需求。
寧誌中分析,此次評選出的國家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有3個(ge) 特點:一是入選單位分布廣,涉及全國各個(ge) 省份;二是工業(ye) 類型豐(feng) 富,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方向;三是質量高,契合市場需求。
工信部工業(ye) 文化發展中心工業(ye) 遺產(chan) 研究所所長周嵐認為(wei) ,此次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的推出,將對全國工業(ye) 旅遊發展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尤其是對於(yu) 一些發展工業(ye) 旅遊不太成功的地區,將起到標杆和引領作用。“例如,有的地方企業(ye) 對工業(ye) 旅遊資源開發的積極性不足,對發展工業(ye) 旅遊的認識也不全麵,擔心開放生產(chan) 區會(hui) 影響旅客人身安全,或是導致工廠商業(ye) 機密泄露等,在處理生產(chan) 安全保密與(yu) 開發工業(ye) 旅遊的關(guan) 係上缺乏有效手段;有的地方工業(ye) 旅遊運營模式還不清晰,存在強硬銷售的現象;還有的地方存在工業(ye) 旅遊開發項目與(yu) 研學教育、科普及文創的融合發展不足的現象。”
發展工業(ye) 旅遊意義(yi) 重大
近年來,我國旅遊消費需求多元化和個(ge) 性化趨勢日益明顯。作為(wei) 一種新型旅遊業(ye) 態,工業(ye) 旅遊的發展愈發受到國家高度重視。
2021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鼓勵依托工業(ye) 生產(chan) 場所、生產(chan) 工藝和工業(ye) 遺產(chan) 開展工業(ye) 旅遊,建設一批國家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同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文化和旅遊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推進工業(ye) 文化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工業(ye) 旅遊創新發展,並明確通過5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工業(ye) 文化特色的旅遊示範基地和精品線路,建立一批工業(ye) 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傳(chuan) 承弘揚工業(ye) 精神。
“工業(ye) 旅遊是傳(chuan) 承工業(ye) 文化、弘揚工業(ye) 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工業(ye) 遺產(chan) 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載體(ti) ,更是展示國家工業(ye) 化成果、宣傳(chuan) 民族品牌的重要窗口。這也是工業(ye) 旅遊作為(wei) 較新型的旅遊業(ye) 態,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關(guan) 注的原因。”周嵐說。
近年來,發展工業(ye) 旅遊成為(wei) 我國諸多工業(ye) 城市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城市轉型、構建城市形象的重要舉(ju) 措。寧誌中解釋說,工業(ye) 旅遊依托工業(ye) 遺產(chan) 、工業(ye) 文化、生產(chan) 和生活場景來展現,這些景觀能夠很好地展示一個(ge) 城市的曆史文化特色。因此,他認為(wei) ,發展工業(ye) 旅遊,能夠更進一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曆史文化魅力。
此外,寧誌中認為(wei) ,發展工業(ye) 旅遊對於(yu) 保護城市的工業(ye) 遺產(chan) 和曆史文化、對於(yu) 城市在更新過程中提升美學品位和文化品質、對於(yu) 拓展城市居民的休閑空間以及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閑供給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不僅(jin) 如此,發展工業(ye) 旅遊還可以讓民眾(zhong) 直觀感受到國家的強大。“工業(ye) 旅遊可以展示我國工業(ye) 發展成就,進而反映出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成就。”寧誌中說。
推動工業(ye) 旅遊高質量發展需要多部門聯動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文化和旅遊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周嵐認為(wei) ,這為(wei) 推動工業(ye) 旅遊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方向。
下一階段,我國工業(ye) 旅遊應更加注重融合發展。周嵐表示,“一方麵要進一步發掘工業(ye) 資源、工業(ye) 文化,推進工業(ye) 文化與(yu) 工業(ye) 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另一方麵要積極推動工業(ye) 旅遊與(yu) 工業(ye) 博物館、思政教育等領域深度融合,形成共融、共生的發展局麵。”
同時,發展工業(ye) 旅遊還要加強宣傳(chuan) 推廣。“采取多種形式宣傳(chuan) 工業(ye) 旅遊,鼓勵使用新媒體(ti) 和數字技術吸引年輕人。比如虛擬現實加工業(ye) 旅遊,讓優(you) 秀文化和旅遊資源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活’起來,也‘火’起來。”周嵐說。
周嵐特別指出,要避免以簡單化的傾(qing) 銷模式來開展工業(ye) 旅遊,而是要挖掘其中的文化,潤物細無聲地讓旅遊者去感受我國工業(ye) 發展的偉(wei) 大曆程,體(ti) 會(hui) 先進工業(ye) 給生活帶來的益處。
“我國工業(ye) 旅遊的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wei) 。”寧誌中強調,下一階段,各地政府和工業(ye) 企業(ye) 都應更深刻地認識到發展工業(ye) 旅遊的重要意義(yi) ,提升發展工業(ye) 旅遊的積極性。
我國工業(ye) 門類齊全,工業(ye) 企業(ye) 數量眾(zhong) 多,工業(ye) 景觀形態豐(feng) 富,但目前工業(ye) 旅遊項目並不算多,很多企業(ye) 對發展工業(ye) 旅遊的積極性不高,認為(wei) 發展工業(ye) 旅遊“不劃算”,因為(wei) 工業(ye) 旅遊產(chan) 值相對於(yu) 企業(ye) 總產(chan) 值來說微乎其微,而隨之而來的“麻煩事”卻很多。寧誌中指出,企業(ye) 應轉變認識,工業(ye) 旅遊對企業(ye) 來說是企業(ye) 文化和產(chan) 品理念的展示,發展工業(ye) 旅遊的價(jia) 值不能隻用經濟效益來衡量。同時,工業(ye) 旅遊還是對國民的科普教育和國情教育。當認識提升後,可能會(hui) 有更多的工業(ye) 企業(ye) 、工業(ye) 園區、高科技園區更積極地發展各種類型的工業(ye) 旅遊。
此外,發展工業(ye) 旅遊還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工業(ye) 旅遊的開發要根據自身條件,例如工業(ye) 遺產(chan) 項目的開發和目前仍然在使用的生產(chan) 、生活類項目的開發策略不同,要處理好遺產(chan) 保護、生產(chan) 安全和工業(ye) 旅遊的關(guan) 係。”寧誌中說。
最後,發展工業(ye) 旅遊還需各個(ge) 部門共同支持。“比如工業(ye) 旅遊基地的發展必將帶來遊客的增多,這就需要建設公交車站、停車場、公共衛生間、休息設施等一係列配套設施,這些都離不開城市規劃部門的支持。此外,工業(ye) 旅遊能夠產(chan) 生很大的社會(hui) 效益,其不僅(jin) 能夠展示一個(ge) 城市的形象,還承載著一個(ge) 城市的記憶,蘊含了不同時代的藝術文化,是很好的教育題材,因此工業(ye) 旅遊要與(yu) 研學遊結合,而這也需要教育部門的支持。”寧誌中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