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重要貢獻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第二階段會(hui) 議正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ju) 行。國際社會(hui) 希望會(hui) 議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議題,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wei) 未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設定目標、明確路徑。
世界自然基金會(hui) 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2》顯示,全球範圍內(nei) 受監測野生動物種群數量自1970年以來下降69%。麵對嚴(yan) 峻形勢,各方期待盡快製定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作為(wei) COP15主席國,中國積極推動製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展現出重要的領導力和協調力。去年,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領導人峰會(hui) ,與(yu) 各方分享有關(guan)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理念。在中方推動下,會(hui) 議通過《昆明宣言》,強調確保製定、通過和實施一個(ge) 有效的“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扭轉當前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趨勢並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複之路。中國還宣布率先出資15億(yi) 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ye) 。我們(men) 期待在中國的積極引領下,COP15第二階段會(hui) 議取得積極成果。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國家之一。中國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中國出台一係列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規、製度等,創造性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製度、編製自然資源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建立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審計製度等,為(wei) 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從(cong) “瀕危”降為(wei) “易危”,就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案例。近年來,從(cong) 全麵停止商業(ye) 性象牙加工銷售活動,到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從(cong) 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到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南南合作,中國為(wei) 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展望未來,中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必將繼續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發揮關(guan) 鍵作用。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必須立即采取行動,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扭轉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趨勢。各方應拿出更大的勇氣和決(jue) 心,推動COP15第二階段會(hui) 議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共同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作者分別為(wei) 世界自然基金會(hui) 國際政策研究與(yu) 發展主管、世界自然基金會(hui) 北京代表處政策倡導項目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