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了之後,這些常用藥不能這麽吃!
近期隨著陽性病例的增多,一些人在治療新冠病毒感染過程中,因用藥不當導致肝損傷(shang) 。“陽”了吃藥該注意哪些事項?能否自行服用抗新冠病毒藥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組織權威專(zhuan) 家——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副主任楊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北京兒(er) 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就公眾(zhong) 關(guan) 心的問題做出專(zhuan) 業(ye) 解答。
1.問: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後常見藥的使用方麵有哪些禁忌和不良反應?公眾(zhong) 應如何選擇?
楊汀:感染新冠病毒以後,有發熱、全身疼痛症狀,可以用一些解熱鎮痛的藥。有咽喉腫痛、咳嗽咳痰、胃腸道症狀,可以用一些相應的對症藥物。在使用這些藥物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書(shu) ,看好劑量、使用頻次、注意事項。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是很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嚴(yan) 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要禁用;有反複的消化道潰瘍、出血的人群以及孕婦、哺乳期婦女或者對某些解熱鎮痛藥物成分過敏的人群也要慎用。同時,在用這些藥的時候,不要飲酒或者喝含酒精類的飲料,盡量用簡單一些的藥,不同的藥物有時候可能會(hui) 相互影響,增加潛在的不良副作用。此外,有些患者為(wei) 了把症狀迅速控製好,加倍藥物劑量,我們(men) 不建議這樣使用。加倍藥物劑量,效果不一定好,但是增加了肝髒的負擔,增加了副作用。
另外,一些中成藥或者湯藥也可以改善症狀,有一定的康複效果,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用。
2.問:是否有必要使用、能否自行服用抗新冠病毒藥物?
王貴強:目前,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後表現為(wei) 輕型或無症狀,但也有少部分病人尤其是有基礎病和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會(hui) 出現肺炎等症狀,對這類重症高風險人群應進行早期幹預。
第九版診療方案中推薦了三種抗新冠病毒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ti) 、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和阿茲(zi) 夫定,早期使用都可能減少重症的發生,縮短病程、縮短病毒排毒的時間。目前這三種抗新冠病毒藥物都應在醫療機構和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其中,單克隆抗體(ti) 需要靜脈給藥,需要在住院期間使用,在門診或者家裏不適合使用;奈瑪特韋屬於(yu) 小分子抗病毒藥,可以有效降低重症風險,適應症人群是輕型和普通型,使用時要特別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阿茲(zi) 夫定也是小分子抗病毒藥,可以用於(yu) 治療新冠肺炎,但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問:對於(yu) 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小嬰兒(er) 來說,他們(men) 可以選擇的退熱藥有限,能否用捂汗這種物理方式幫他們(men) 退熱?
王荃:2個(ge) 月以上6個(ge) 月以下的孩子,能選擇的退熱藥物隻有對乙酰氨基酚;2個(ge) 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熱藥,包括新生兒(er) 在內(nei) 的2個(ge) 月以下的小嬰兒(er) ,如果出現發燒,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同時,不建議以捂汗的方式給小嬰兒(er) 進行退熱。小嬰兒(er) 體(ti) 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皮膚散熱是非常重要的退熱途徑,如果給這些孩子捂過多的衣物或被蓋,就讓他們(men) 沒有辦法經皮膚去散熱。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hui) 發生嚴(yan) 重的捂熱綜合征,可能出現呼吸衰竭、脫水、神經係統損傷(shang) 等嚴(yan) 重並發症,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在這些孩子發燒時,除了醫務人員幫助外,還應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ge) 相對涼爽通風的環境,適當減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適度為(wei) 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