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兒童文學作家及學者:共同講好中華文明故事
新華社福州12月22日電(記者李昊澤)新時代背景下,兒(er) 童文學工作者如何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如何讓兒(er) 童文學作品成為(wei) 傳(chuan) 承中華文化、聯係兩(liang) 岸同胞的重要橋梁?22日在福建開幕的第七屆海峽兒(er) 童閱讀論壇上,來自海峽兩(liang) 岸的專(zhuan) 家學者就這些共同關(guan) 心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福建省作協主席陳毅達提出,講好中華文明故事,要做到藝術性與(yu) 時代性的辯證統一,做到反映社會(hui) 現實與(yu) 弘揚主旋律的辯證統一。應探索如何將文學創作厚植於(yu) 中華文明的沃土之中,將文學敘事建構在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道路為(wei) 經、中華文明為(wei) 緯的現實坐標之上,真正做到發出中國聲音。
台東(dong) 大學兒(er) 童文學研究所原所長林文寶提出,文學創作必須要重視原創,讓人們(men) 尤其是兒(er) 童,了解文化、了解曆史。科技越發達,就越需要抓住原有的文化傳(chuan) 統。在全球化的現實之下,重要的是要有“在地的思考”,保有自己的文化基因。
中國出版協會(hui) 原副主席海飛表示,兒(er) 童文學交流是海峽兩(liang) 岸文化交流的組成部分。兒(er) 童閱讀的參與(yu) 者、從(cong) 業(ye) 者、推動者,都應該以講好中國故事,尤其是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為(wei) 己任,讓新時代的兒(er) 童閱讀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活力。
賦予傳(chuan) 統文化新的生命力,展現中華文化魅力是兩(liang) 岸文學工作者共同的使命。本屆論壇結合兒(er) 童文學出版,探討新時代背景下文學作品與(yu) 時代的融合、共鳴,通過一個(ge) 個(ge) 鮮活的中華文明故事,輻射海峽兩(liang) 岸民眾(zhong) ,激發情感共鳴,共建精神家園,傳(chuan) 承中華文化。
論壇次日,兩(liang) 岸專(zhuan) 家學者還將開展有關(guan) 作品研討會(hui) 。
自2011年以來,海峽兒(er) 童閱讀論壇已經成功舉(ju) 辦了六屆,致力於(yu) 推動兩(liang) 岸兒(er) 童文學的借鑒、融合與(yu) 發展,在兒(er) 童文學互動交流領域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