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燈”讓農村孤寡老人告別如廁難
2023年新年來臨(lin) 之際,生活在浙江省江山市長台鎮賀新村的10戶低保老人實現了新年願望——各自擁有一間溫暖、亮堂、安全、舒適的新廁所。
這10間廁所是由浙江諸暨市愛之光誌願者服務社聯合江山市啟夢公益促進會(hui) 的青年誌願者,曆時1個(ge) 月,曆經走訪、調研、設計、施工而建成的,也是2022年以來,諸暨市愛之光誌願者服務社、諸暨電力“暖心燈”誌願服務隊新建的608間廁所中的一部分。
這是一場被青年誌願者稱為(wei) “廁所革命”的誌願服務行動。在浙江諸暨、衢州等地,他們(men) 常年奔波在農(nong) 村一戶戶孤寡老人家裏,為(wei) 他們(men) 解決(jue) 如廁難的問題,讓曾經的糞桶、簡陋的臨(lin) 廁,如今都改建成既衛生又安全的獨立廁所。
這場“廁所革命”的源起要追溯到2018年。
那年大年初一一早,諸暨市愛之光誌願者服務社理事長章顯挺在走訪諸暨市東(dong) 白湖鎮孝義(yi) 村68歲的退役老兵黃柏興(xing) 時,發現老人正躺在地上動彈不得。
經過仔細詢問,章顯挺得知患有腿疾的黃柏興(xing) 在起夜時一不小心摔倒,因為(wei) 腿腳不便無法起身,在地上足足躺了一整夜。
聽完老人講述,這場如廁摔倒的突發狀況令章顯挺深受觸動,心酸不已。“在老人家裏狹窄的屋簷下放有一隻破舊的木製糞桶,如廁完就倒在村裏化糞池,不僅(jin) 如廁環境不方便不衛生,而且對老人而言還增加了安全風險。”章顯挺說。
從(cong) 那天起,如何幫助空巢孤寡老人解決(jue) 如廁難問題就縈繞在章顯挺心間。
經過走訪調查,誌願者們(men) 發現在偏遠農(nong) 村生活著大量孤寡低保老人,他們(men) 普遍麵臨(lin) 著如廁不方便、不衛生、不安全三大難題。
如何解決(jue) 這些難題,最簡單、有效、快捷的方式就是給老人家裏建一間廁所。
自2018年3月起,諸暨市愛之光誌願者服務社,與(yu) 諸暨電力“暖心燈”誌願服務隊攜手一起,正式開啟“解決(jue) 農(nong) 村低保空巢老人‘如廁難’誌願服務項目”,發起一場“廁所革命”。
諸暨電力“暖心燈”誌願服務隊誌願者施天逸說,經過與(yu) 老人充分溝通,他們(men) 發現老人的訴求都很簡單,一間簡易的廁所配有坐便器、熱水器、浴霸、扶手等設施即可,地麵鋪砌水泥以防滑。
一次在諸暨市五泄鎮霞莊村走訪,一位80多歲孤寡老人的居住環境令施天逸難忘。
“老人腿腳不便,孤身一人住在一所破爛的木製老房子裏,房屋昏暗,電線裸露。”施天逸一時眼眶濕潤。
在老人家院裏,搭建有一個(ge) 臨(lin) 時廁所。廁所十分簡陋,依托一棵樹幹,一堆竹竿雜亂(luan) 無章地撐起架子,架子上麵綁覆著破損髒汙的塑料布、廣告布、肥料袋,在廁所頂部撐開著一把黑傘(san) ,用以遮風擋雨。
即便這個(ge) 臨(lin) 時廁所,老人也隻是白天在用。一到夜裏,起身不便,老人都是備有一個(ge) 痰盂。
“老人對於(yu) 廁所的訴求十分簡單,隻要求一個(ge) 衝(chong) 水馬桶就行,能方便坐下,而且安全。”施天逸說。
經過設計、施工,一個(ge) 星期後,一間簡易、安全、幹淨的廁所在老人家裏完工。坐便器配有扶手,方便老人起身,考慮到老人洗浴問題,誌願團隊還給老人安裝了熱水器淋浴。
近5年來,一間間廁所落地並不斷升級。施天逸說,為(wei) 了適應越來越多的改造需求和場景應用,團隊不斷對廁所進行迭代升級,從(cong) 最初隻有坐便器、扶手逐步增加熱水器、取暖器、盥洗池等設施。同時,從(cong) 最初光禿禿的水泥牆麵改進成為(wei) 複合材質,從(cong) 開始建造一個(ge) 廁所花費一周時間到最快可以一天組裝完成,建設周期和人力成本不斷縮減,目前已經升級到第四代廁所。
據統計,近5年來,參與(yu) “廁所革命”誌願服務項目誌願者超過580人,總計開展工作2650餘(yu) 次,服務時長近1.9萬(wan) 小時,已累計在諸暨市、衢州市為(wei) 1268戶孤寡老人新建、改造廁所,有效改善了農(nong) 村老人如廁難問題。
經過探索、實踐,團隊也總結出了一套長期化、規範化的“469”管理工作模式,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廁所革命”經驗樣板。
施天逸說,團隊計劃明年在“廁所革命”基礎上再發起一場“廚房革命”,幫助農(nong) 村孤寡老人更換危險的廚房用具,對廚房進行改造,通過安裝報警器或者攝像頭實現24小時全天候守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