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合理安排出行,做好個人防護
【抗疫中,我們(men) 眾(zhong) 誌成城51】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春節臨(lin) 近,很多人計劃返鄉(xiang) 探親(qin) 或旅遊度假。這是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的第一個(ge) 春節,公眾(zhong) 出行欲望強烈。據交通運輸部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預計約20.95億(yi)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
那麽(me) ,如何平安順利地開始這段期待已久的旅行?出行途中需要注意什麽(me) ?
“當前,國內(nei)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處於(yu) 不同流行階段,仍需繼續做好個(ge) 人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常昭瑞日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提醒。
常昭瑞建議,要合理安排出行,避免前往疫情高流行地區探親(qin) 旅遊,一些高流行地區人員盡量減少出行。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症狀的人員,在排除感染風險之前,要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感有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員,應在排除風險之後再出行。出行途中一定要做好防護,繼續佩戴口罩。
“出行前一定要科學規劃,提前做好攻略,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況,盡量錯峰出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降低感染風險。”常昭瑞說,要備足口罩、消毒紙巾等防護用品,以及體(ti) 溫計、抗原檢測試劑盒、解熱鎮痛等常用藥品,同時也要關(guan) 注氣候變化,備足保暖衣物,防止著涼。
安排好行程後,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如何做好防護?
常昭瑞提醒:第一,在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場所,如候機候車時,乘坐飛機、火車以及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時,要全程規範佩戴口罩;第二,在公共場所要保持合理的社交距離,減少近距離與(yu) 他人接觸;第三,做好個(ge) 人衛生,尤其是要隨時關(guan) 注手衛生,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等遮擋,用過的紙巾及時丟(diu) 往垃圾桶,如果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時洗手或進行手消毒,在外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盡量減少用餐次數,盡量錯峰就餐,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行程結束,到了家裏,也不可馬上放鬆警惕。
“返鄉(xiang) 或者返程後,要密切關(guan) 注自身及家人的身體(ti) 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症狀,要及時進行抗原檢測或者視情況進行就醫。”常昭瑞表示,返鄉(xiang) 初期做好症狀監測的同時,盡量減少與(yu) 家裏老人尤其是合並有嚴(yan) 重基礎性疾病的家人接觸,接觸時要規範佩戴好口罩。
此外,隨著出入境防疫政策的優(you) 化,入境返鄉(xiang) 過春節的人員也逐漸增多。“近期入境的人員,入境時如果出現身體(ti) 不適要及時申報,配合海關(guan) 人員積極開展采樣。如果入境以後出現身體(ti) 不舒服,尤其是發熱,一定要及時開展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及時就診。”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陳操提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