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過大年 更美更精彩

發布時間:2023-01-29 16:23:00來源: 光明網

  本報實習(xi) 記者 邱武霞

  文化豐(feng) 富假期,藝術點亮生活。為(wei) 了讓人民群眾(zhong) 過一個(ge) 歡樂(le) 、祥和的春節,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推出眾(zhong) 多跨年大展,為(wei) 觀眾(zhong) 奉上精彩的展覽大餐,為(wei) 傳(chuan) 統節日增添濃濃的“文化味”。在博物館、美術館裏溫習(xi) 年俗,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將走進博物館、美術館列為(wei) 過年生活的必選項,春節的“藝術味兒(er) ”正濃。

  賀歲迎春展不停

  兔年新春前夕,中國美術館的新春傳(chuan) 統重磅項目——農(nong) 曆新年賀歲大展與(yu) 觀眾(zhong) 如約見麵。與(yu) 往年突出生肖主題不同,今年這場題為(wei) “美在致廣——全國小幅美術精品展”的大型展覽可謂別出心裁。展覽的作品中,尺幅最小的僅(jin) 有郵票大小,最大的也僅(jin) 半米見方;既有名家名作,也有表現新時代現實題材的,還有“00後”藝術家的最新創作。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wei) 山表示:“中國美術館不僅(jin) 以此倡導小中見大、小中見情、小中見趣味、小中見格局的精品意識,更是要為(wei) 廣大觀眾(zhong) 奉上一場審美怡情、可親(qin) 可近、好看耐看的春節文化大餐。”

  年味之中觀兔,迎春展裏納福。今年是癸卯兔年,兔文化自然成為(wei) 多家文博機構的賀歲重頭戲。中國52家文博機構共同推出的“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於(yu) 春節期間在全國百餘(yu) 城市博物館和公共文化空間同步推出,甄選319件兔主題文物,為(wei) 喜迎新春的公眾(zhong) 獻上一份“文物新年禮”。

  中國國家博物館精心擷選80餘(yu) 件(套)館藏文物推出“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從(cong) 多角度展示中國曆史悠久、豐(feng) 富多彩的兔文化、生肖文化、吉祥文化和年文化,為(wei) 廣大觀眾(zhong) 獻上癸卯兔年的美好祝福,呈現中華民族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和豐(feng) 富的精神底蘊。

  上海博物館舉(ju) 辦的“玉兔精靈——上海博物館兔年迎春展”中形形色色的兔形文物同樣讓人大開眼界。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上海博物館試圖通過此次展覽的兔形象文物,展現從(cong) 西周到清代,從(cong) 南到北,人們(men) 對兔子長久的觀察與(yu) 喜愛。展出的文物既有上海博物館館藏,也有遠道而來的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館借展品,品類多樣、造型豐(feng) 富,其中水晶兔發現自上海鬆江圓應塔地宮。他希望這些惟妙惟肖的“兔精靈”,能夠為(wei) 觀眾(zhong) 朋友們(men) 帶來新年的躍動之喜。

  四川博物院賀歲展“吉祥兔寶——癸卯兔年生肖主題文物展”一經推出,便使觀眾(zhong) 大排長龍。該展不僅(jin) 展出東(dong) 漢西王母玉兔搗藥畫像磚、唐月宮玉兔雙雀銜授紋銅鏡、五代後蜀王建兔鈕諡寶等多件兔文化主題文物,還特別設置5個(ge) 互動展區,不識字的孩童也能通過趣味活動了解十二生肖。

  除了在博物館裏過大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的美術館、畫院也相繼開展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展覽,不僅(jin) 呈現出各地區藝術家的藝術特點,也為(wei) 當地觀眾(zhong) 獻上特色、地道的視覺盛宴。

  作為(wei) 上海海派藝術館2023年的新年首秀,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you) 秀美術、書(shu) 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巡展無疑成為(wei) 廣大市民新春文化之旅的好去處。此次來到海派藝術館展出的藝術作品共計774件,其中美術作品306件、書(shu) 法篆刻作品203件、攝影作品265件。展覽作品既包括老一代藝術家的新創作品,也包括當代青年才俊的代表性作品,多方位、多角度呈現了我國美術、書(shu) 法篆刻、攝影藝術領域的最新成果。一次打卡三大國家級展覽,在上海閔行,一波文化盛宴奏響了春天的序曲。

  湖南美術館的“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在春節期間為(wei) 觀眾(zhong) 獻上了齊白石140餘(yu) 件原作精品,涵蓋繪畫、書(shu) 法、篆刻、文獻等諸多品類。“客中月光照家山”出自齊白石的一方印章,傾(qing) 注了老人對家鄉(xiang) 的無限感懷與(yu) 思念之情。而此次展覽通過“中國長沙湘潭人”“桃花潭水深如許”“萬(wan) 裏鄉(xiang) 山有路通”“各有本心忘不得”4個(ge) 板塊,講述了齊白石與(yu) 家鄉(xiang) 湖南的魚水之情。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首次呈現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用數字化技術展現“萬(wan) 竹山居”“五出五歸”“一花一世界”“白石畫屋”“白石花園”劇情,打造出一場時光的回溯,帶觀眾(zhong) 走一程齊白石的人生之路,每位觀眾(zhong) 都將變身成為(wei) 齊白石,感受到白石之眼觀察到的生命萬(wan) 象,因此也就更能體(ti) 會(hui) 這些作品生成的創作環境與(yu) 故事背景。

  “迎新春——2023年成都畫院年度美術作品展”在春節期間與(yu) 觀眾(zhong) 見麵。此次展覽涵蓋了14位專(zhuan) 職畫家以及9位畫師和48位特聘畫家的80餘(yu) 件作品,大部分為(wei) 今年新作,較為(wei) 全麵地展示了成都畫院藝術家隊伍的近況及藝術風貌,也增加了新春節日的氛圍,為(wei) 廣大市民帶來一場視覺“年夜飯”。

  貴州畫院組織老中青三代畫家,舉(ju) 辦了“尋跡山河”——“新黔風”貴州畫院美術作品癸卯迎春展,遴選出中國畫、油畫、版畫等優(you) 秀美術作品百餘(yu) 件,集中呈現貴州畫院老中青藝術家們(men) 藝術創作的時代意識和整體(ti) 風貌。

  福建省美術館的“韻彩山河福遊八閩——福建國畫作品展”以線上展覽形式呈現,匯聚了福建省美術館收藏的經典國畫和當代美術工作者創作的優(you) 秀作品共80件。展出的國畫從(cong) 藝術角度詮釋福建主要景區景點,內(nei) 容涵蓋武夷山、三坊七巷、古田會(hui) 議會(hui) 址等國家5A級景區,以及下黨(dang) 村、龍潭村等重點旅遊村鎮,用畫筆傳(chuan) 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宣傳(chuan) 推介“清新福建”“福文化”。

  一場別開生麵的“花”展在深圳美術館緩緩展開。“繁花似錦——深圳美術館典藏精品迎春展”特意從(cong) 館藏作品中精心選取了30件花卉題材的繪畫,在展廳裏營造一種花枝春滿、春和景明的氣氛,為(wei) 廣大市民朋友送上一份春天的欣喜和祝福。

  雙年展助力佳節新體(ti) 驗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文化市場逐漸複蘇,重煥生機。各地雙年展紛紛開幕,與(yu) 市民共赴文藝浪漫之約,春節期間“不打烊”,為(wei) 觀眾(zhong) 獻上一場特別的佳節文化盛宴。

  從(cong) 大年初三起,以“共生”為(wei) 主題、涵蓋多種藝術形式的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其三大展區、七個(ge) 主展單元,以及位於(yu) 雙年展主會(hui) 場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的“數字敦煌——絲(si) 綢之路上的敦煌”和“觸夢三星堆”兩(liang) 大平行展全麵開放。傳(chuan) 統節日與(yu) 傳(chuan) 統文化交相輝映,喚起了觀眾(zhong) 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情。春節期間推出的“藝術陪您過大年”活動,也受到了觀眾(zhong) 歡迎。觀展現場既有充滿好奇的幼稚孩童,也有滿頭白發的老翁,既有家庭聯合出動,也有朋友組隊觀展,熱鬧非凡。

  寒潮難抵觀展熱。春節期間,雖然濟南開啟了“冰凍模式”,但觀眾(zhong) 對於(yu) “共生世界——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的熱度不減。山東(dong) 美術館聯合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雙館攜手,全城聯動,以“共生世界”為(wei) 主題,六大主板塊、12位知名策展人、150天精心籌備、221位頂尖藝術家、272件藝術精品……打開新世界大門,為(wei) 泉城市民開啟一段為(wei) 期3個(ge) 月的精彩藝術之旅。在兔年新春開館首日,山東(dong) 美術館迎來了萬(wan) 餘(yu) 名觀眾(zhong) 前來觀展,美術館西門廣場上人頭攢動,觀眾(zhong) 熱情高漲,排隊的長龍甚至蜿蜒到經十路邊上。山東(dong) 美術館館長楊曉剛和工作人員在門口迎接兔年新春的首批觀眾(zhong) ,向大家恭賀新禧,並為(wei) 入館的前30位觀眾(zhong) 奉上《濟南國際雙年展特刊》,精美的畫冊(ce) 喜氣滿滿,也帶去了新春祝福。

  作為(wei) “藝以通衢——2022武漢雙年展”的主場館,武漢美術館(琴台館)成為(wei) 這個(ge) 春節裏的熱門打卡地,不少武漢市民趁著春節假期前往這座美術館,感受國際潮流藝術之美。此次雙年展有285位中外藝術家及團隊的446件(組)藝術作品,在武漢美術館(琴台館)、武漢美術館(漢口館)、合美術館3館同期展出。“初一初二,每天都有2000多名觀眾(zhong) 來美術館打卡,從(cong) 1月22日至29日的預約均已約滿,不少市民慕名而來,想趁新春假期看看武漢最美的美術館和雙年展。”館方工作人員說。

  正月初二,新疆美術館展廳人如潮湧,藝術的高雅與(yu) 節日的喜慶交相輝映,帶給人們(men) 別樣的文化體(ti) 驗。在烏(wu) 魯木齊舉(ju) 行的“第三屆中國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也在豐(feng) 富新疆人民過大年的文化體(ti) 驗。本屆雙年展以“和美共生”為(wei) 主題,下設“文明與(yu) 交融”“共生與(yu) 對話”“生態與(yu) 家園”3個(ge) 主題展,以及“寫(xie) 生新疆”“天地之間”兩(liang) 個(ge) 特展,共展出了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11個(ge) 國家143位藝術家的260件作品。“雙年展很受市民歡迎,開幕以來,平均日流量達2000人次以上,特別是春節假期期間,人數明顯增多,多是家庭成員結伴參觀,正月初二,觀眾(zhong) 更是達到了3700多人。”新疆美術館展廳管理員陳妮介紹。

  “感知之維——2022港澳視覺藝術雙年展”深圳站在當代藝術與(yu) 城市規劃館向公眾(zhong) 開放。本次展覽以“藝術與(yu) 科技”為(wei) 核心議題,涵蓋內(nei) 地、香港、澳門3個(ge) 單元。參展藝術家對時代背景下的科技、藝術、個(ge) 體(ti) 經驗、自然生態等主題進行表達與(yu) 探討,圍繞展覽主題,各自呈現不同的策展視角。

  互動活動年味足

  春節期間,除了推出各種展覽,各大文藝機構還策劃了各種傳(chuan) 統年俗活動,為(wei) 市民的新春文娛生活提供了更多選擇。

  翰墨飄香年味濃。大年初一,中國美術館舉(ju) 辦“送福賀新春”活動。藝術家們(men) 揮毫潑墨書(shu) 寫(xie) “福”字,近500份手書(shu) “福”字送到兔年新春入館觀眾(zhong) 的手中,送上新春祝福。據了解,中國美術館大年初一寫(xie) 福送福賀新春活動已成為(wei) 該館傳(chuan) 統文化惠民項目。

  為(wei) 了喜迎2023癸卯年新春,弘揚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春節期間特別策劃組織了“張燈結彩過兔年”2023年新春燈彩活動,匯聚了北京、山西、浙江、四川、福建、安徽的部分國家、省、市、縣級非遺花燈燈彩項目,眾(zhong) 多傳(chuan) 承人參與(yu) 設計製作,主題多樣,種類豐(feng) 富,絢麗(li) 多姿,豐(feng) 富了傳(chuan) 統節日新年公眾(zhong) 文化消費與(yu) 服務活動內(nei) 容。與(yu) 此同時,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的多個(ge) 展覽也是“文化年貨”的重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粵繡年度成果展“文化之美·繡色可觀”與(yu) 觀眾(zhong) 見麵,在寒冷的北方冬日,帶來南國麗(li) 色。除此之外,2023年元旦推出的係列新展“祭如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影戲人間:陝西非遺皮影展”“鬆納柴器——景德鎮陶瓷柴窯燒造技藝展”和“天地人文——劉恒甫公共藝術個(ge) 展”以及“中華瑰寶”係列展覽中的“絲(si) 路丹青”“藉器傳(chuan) 文”和“太行之魂”展覽也正在展出中,吸引不少市民參觀打卡。

  春節期間,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瑞兔啟新歲,園林意趣濃”春節係列文化活動,依托館內(nei) 展陳、園林文化、節日習(xi) 俗等文化內(nei) 涵帶領公眾(zhong) 參與(yu) 觀賞互動;北京藝術博物館主辦了年畫印刷活動、“兔年繪兔”藝術創作親(qin) 子活動、“新春送福”活動及印章、福字手工體(ti) 驗活動等;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了“癸卯年為(wei) 觀眾(zhong) 寫(xie) 福送福”活動;郭守敬紀念館開展了“吉祥福兔帶回家,非遺伴你過大年”活動,活動期間,觀眾(zhong) 可以加蓋新年章和抽取幸運簽,同時可以體(ti) 驗翻花製作和花燈製作。

  兔年伊始,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裏熱鬧非凡,在依托大展的基礎上,還有形式多樣、內(nei) 涵豐(feng) 富的公共教育活動每天上演,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與(yu) 藝術愛好者前來“兔”個(ge) 熱鬧。據統計,春節假期前5天,中華藝術宮累計接待觀眾(zhong) 約1.73萬(wan) 人次,年味濃濃,人氣滿滿。“共同傳(chuan) 遞藝術馨香,讓我們(men) 走進美術館,在藝術的春天裏抒發情懷、提振精神、憧憬未來。”中華藝術宮館長陳翔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