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遠方的山山水水:一個“火車迷”眼中的春運故事
說起春節假期,就總離不開“春運”這一話題。今年春節假期前夕,我有幸與(yu) 鐵路部門的年輕朋友一起主持了“溫暖回家路,青春伴你行”直播活動,見證了春運路上的很多故事,也看到很多奮戰在鐵路建設、發展路上的年輕人:有人堅守在工作前線,維護著鐵路運輸的安全;有人在人跡罕至的偏遠小站上堅守崗位,守護著祖國的壯美河山;還有人全家都是鐵路人,祖孫三代都奉獻給了鐵路事業(ye) ,甚至在雪域高原上維修鐵路,數年如一日地用心耕耘。
其實,我對鐵路如此關(guan) 注,不僅(jin) 是因為(wei) 近期的春運,主要是因為(wei) 我本身對此就充滿興(xing) 趣,可以說,我是個(ge) 資深的“火車迷”,我也發現很多“圈內(nei) 人”都認為(wei) 自己的愛好非常小眾(zhong) ,熱衷那些常人不關(guan) 心、不理解的事情。比如,有不少“火車迷”朋友,會(hui) 專(zhuan) 門跑到千裏之外的邊疆,去“運轉”那些不為(wei) 人知的冷門火車路線。我和一些朋友,則喜歡收藏火車票,不論是紅色的軟紙票,還是藍色的磁製票,在我們(men) 眼中都有“收藏價(jia) 值”,而那些古舊的、包含冷僻站點的車票,則格外有意思。或許看到這些火車票,我們(men) 的思緒就會(hui) 飄到那些“遠方的故事”裏吧,那些記憶中的往昔,承載著我們(men) 很多美好時光,也見證著我們(men) 在“運轉”路上遇到的每一個(ge) 乘客、每一段趣事……
作為(wei) 一名90後的青年,我對火車與(yu) 春運的最初記憶,就是兒(er) 時與(yu) 家人返鄉(xiang) 時乘坐綠皮火車的故事。擁擠的車廂、緩慢的車速、艱難的搶票經曆……這些雖讓人疲倦,甚至煩躁,但綠皮火車上的乘客,可謂形形色色,他們(men) 來自五湖四海,也有著各自的經曆。麵對漫長的旅途,坐在一起的陌生人,也會(hui) 打開話匣,隨意暢談。還有火車上各種“買(mai) 賣”,跟隨“瓜子花生礦泉水”等吆喝聲,乘客們(men) 就能看到小推車,幾塊錢的《故事會(hui) 》雜誌,或者一副撲克牌,就能讓乘客度過一段快樂(le) 的時光……這些情景早已隨風而逝,或深埋於(yu) 記憶深處,但它們(men) 並非沒有意義(yi) 。雖然後來春運的效率與(yu) 舒適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綠皮火車上的故事,卻讓人難忘。
於(yu) 今看來,綠皮火車帶有獨特的魅力,時常引起心靈深處的遐思,讓我對遠方的風景,帶有一種莫名的憧憬。隨著時光流轉,綠皮火車褪去了“落後”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的遠方”,還有“變幻的風景”。如今,如果時間方便,我還會(hui) 選擇乘坐夕發朝至的普速列車,枕著火車前行的聲音,跟隨緩緩晃動的“硬臥”,便慢慢地沉入夢鄉(xiang) 了。兩(liang) 條長長的鐵軌,將我和乘客帶向遠方,而窗外飄逝的夜色,似乎是生命記憶中不斷刷新的光影,總能勾起我無邊的思緒與(yu) 聯想。
在高鐵時代“體(ti) 驗”綠皮火車,本身就有懷舊的意味。在懷舊中,我不僅(jin) 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成長,也見證了祖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曆程。打開曆史地圖,看到這片土地上的鐵路線越來越多,鐵路網越來越密,很多偏遠的地方、山區的小城,都被納入鐵路網線,我都會(hui) 很激動。放眼前路,鐵路事業(ye) 未來可期,鐵路依然會(hui) 在國家基建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還有很多遠方的風景,等待我們(men) 去探索,還有很多遠方的故事,等待我們(men) 去講述。
黃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