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春運大考 動車“王牌特攻隊”在行動

發布時間:2023-02-07 14:5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插銷一拔,又是一年”,隨著互聯網上各種“返程”段子的湧現,2023年春運也進入“後半段賽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的首個(ge) 春節,“流動的中國”再次出現在世人麵前。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介紹,春節7天假期,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2.26億(yi) 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71.2%。

  每年春運對交通運輸部門來講都是一場“大考”,今年的“考題”相比前兩(liang) 年,可能更難。為(wei) 滿足旅客返鄉(xiang) 、休閑度假的強烈需求,今年春運期間高鐵密集增加車次,不少熱門線路高峰時段最小發車間隔不到10分鍾,運營時間也延伸至深夜。

  列車不停,工作不停。春運,對於(yu) 在鐵路上工作了9年的國鐵南寧局南寧動車所診斷組工長鄧康寧來說,是一場長達40天的精神高度集中的考試。

  練“慧眼” 用堅守助力“流動的中國”

  為(wei) 確保運行安全,動車組列車在結束一天的忙碌“奔跑”後,需要回到動車所進行例行檢修,有“病”治“病”,沒“病”就做個(ge) 保養(yang) 。診斷組則需要對檢修中出現的“疑難雜症”進行快速判斷、快速處置,確保萬(wan) 無一失。

  “去一趟存車線,有個(ge) 故障要立即處理。”大年初二,20時許,鄧康寧一邊收拾工具箱一邊對南寧動車所診斷組工程師韋有鬆說。1分鍾前,鄧康寧接到通知,存車線13道動車組6號車2位門發生故障,需要他們(men) 立刻前去處理。

  入夜,是最容易犯困的時間,卻是診斷組成員思維最活躍的時候,每到節假日期間,腦中的那根“安全弦”必須緊繃。動車開行密度大大增加,診斷檢修工作也更加繁重。鄧康寧和同事們(men) 每天要檢修近40趟列車,工作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由於(yu) 任務重,很多時候,留給診斷組解決(jue) 故障的時間,隻有十幾分鍾,他們(men) 必須爭(zheng) 分奪秒,一路小跑穿梭於(yu) 各個(ge) 車廂。

  幾分鍾後,二人終於(yu) 冒雨登上動車組。顧不得擦拭雨水,他們(men) 立即來到駕駛室內(nei) 進行開關(guan) 門試驗。確認問題後,又小跑來到6號車故障處。

  “車門關(guan) 閉後,過了幾秒又自動彈開了。”檢修二組丙班張黎勵求助道。高鐵列車車門都設有防擠壓裝置,關(guan) 門過程中,遇到阻礙物時,車門會(hui) 自動開啟。“是不是車門滑槽處有障礙物阻擋?”鄧康寧和韋有鬆打著手電細細察看。

  下滑軌安裝良好、隔離鎖正常……對車門進行一係列細致的外部檢查後,二人發現,並非異物阻擋或車門外部零部件損壞導致故障。

  外部問題排除後,再開始從(cong) 內(nei) 部攻破。擅長車門檢修的韋有鬆毫不氣餒,他從(cong) 工具箱裏掏出了電表,經驗告訴他,很有可能是關(guan) 門到位開關(guan) 失靈。“電表顯示阻值異常,這個(ge) 開關(guan) 已經斷開了!”果然,是車門開關(guan) 阻值異常導致車門無法關(guan) 閉。問題一經找出,處理起來就方便很多。韋有鬆從(cong) 包中取出預備好的替換件,一拔一插,幹淨利落。再次做開關(guan) 門試驗,故障就此解決(jue) 。

  “這就弄好啦?”張黎勵有些難以置信,不由得對二人豎起大拇指道,“‘王牌’果然名不虛傳(chuan) !”

  “小場麵!”韋有鬆丟(diu) 下一句話。從(cong) 這輛動車裏出來,冒著夜雨,鄧康寧和韋有鬆又一路小跑鑽進了另一輛列車,處理故障節奏快,是診斷組工作的一大特征。走路快,處置也快。

  “沒辦法,每天都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我們(men) 不僅(jin) 要跟問題戰鬥,還要跟時間賽跑。”鄧康寧說,一個(ge) 班下來微信步數兩(liang) 萬(wan) 步對他們(men) 來說是家常便飯。在這場每天都有“新副本”刷新的限時任務中,在一次次與(yu) 時間的賽跑中,診斷組不斷磨練著快速應對問題的能力。

  拚速度 為(wei) “中國速度”保駕護航

  從(cong) 和諧號到複興(xing) 號,從(cong) 時速200公裏到時速350公裏。10年來,中國高鐵風馳電掣,路網規模質量實現了重大躍升,不斷滿足旅客舒適出行的期盼,改寫(xie) 區域發展的格局。

  列車的行車密度增大,停站時間縮短,運行速度加快,輸送旅客的數量增多,列車的安全可靠性至關(guan) 重要。高鐵安全工作隻有100分和0分,差一點都不行。任何微小的問題一旦被遺漏,就會(hui) 對高鐵安全運行和旅客的出行體(ti) 驗造成影響。

  為(wei) 了更好地為(wei) 高鐵平穩運行保駕護航,2018年,南寧動車所成立了動車診斷組,組裏總共有14名診斷工程師,平均年齡僅(jin) 27歲,但個(ge) 頂個(ge) 都是精兵強將、技術能手。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檢修組辦不了的事情我們(men) 來辦,檢修組拿不下的問題我們(men) 去處理。什麽(me) 電路問題、電器故障,統統拿下,這就是診斷組!”聊起工作內(nei) 容,韋有鬆滔滔不絕。2021年,在廣西鐵路職業(ye) 競賽上,韋有鬆在“牽引無流”項目裏獲得第一名。當時,參賽者們(men) 需要在15分鍾的時間內(nei) ,找出出題人預先設置的10個(ge) 故障。一般的參賽者,在規定時間內(nei) 僅(jin) 能找出七八個(ge) 故障,而韋有鬆僅(jin) 用了13分鍾就完成了挑戰。這次競賽中的出色表現,讓他得以進入“診斷組”。

  每晚動車入庫檢修前。診斷組組員都會(hui) 圍坐在一起,邊確認故障分工邊討論處置方案。技術交流、工作複盤是提高檢修技術的有效途徑。高鐵運行速度加快、班次密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ei) ,把故障問題解決(jue) 掉,確保動車零問題、零故障出庫,是他們(men) 每天都需要麵對的巨大考驗,所以研究討論十分必要。

  不僅(jin) 是出行的速度更快,鐵路的覆蓋率更廣,讓人們(men) 在鐵路出行上的便捷程度以及幸福感上得到極大提升,但新的問題引起了檢修人員的注意。“列車行駛範圍擴大,途經寒冷地區的列車,冰雪清理不及時導致零部件進水,影響列車平穩運行。”鄧康寧說。為(wei) 此,檢修組還會(hui) 根據列車途經地區的天氣情況做好檢修預案。

  鄧康寧還記得剛入行時,苦學不同型號和諧號列車內(nei) 部原理的場景。如今,診斷組的每個(ge) 組員都是和諧號、複興(xing) 號動車組列車的維護專(zhuan) 家。在伴隨著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的上線運行,全車Wifi覆蓋、無線充電等功能不斷完善,“高鐵醫生”們(men) 不斷精進技術,竭盡全力為(wei) 旅客帶來更好的服務品質。

  白天,旅客們(men) 坐著安全舒適的高鐵,帶著家人的期許開啟新一年的征程,穿著橙黃色反光工作服的“高鐵醫生”們(men) 總是披星戴月,為(wei) 高鐵的平穩運行保駕護航。“雖然我們(men) 不在能與(yu) 旅客麵對麵接觸的崗位,但每當看到經我手檢修的列車順利整點從(cong) 檢修庫中出發,把旅客安全送到家人朋友身邊,我心裏總會(hui) 有種踏實感、自豪感。沒有小崗位,隻有大事業(ye) 。讓我護送你們(men) ,平安出發。”韋有鬆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安俐 通訊員 資音 黃有賢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