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開展內外貿一體化試點正當其時
【光明論壇】
作者:陳 清(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福建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近來,隨著對外貿易不確定性的增加,國內(nei) 不少外貿企業(ye) 瞄準國內(nei) 增量客戶群體(ti) 開發新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市場闖出了新的生存空間。
推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有利於(yu) 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近日,商務部等14部門研究確定,在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等9地開展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試點。試點地區包含了從(cong) 內(nei) 陸中西部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不同省區市,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這是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促進全麵深化改革的一項重大舉(ju) 措。
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外部需求萎縮、傳(chuan) 統外貿持續承壓的背景下,設立試點推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不僅(jin) 有助於(yu) 直接緩解部分外貿企業(ye) 的經營困難,而且對破除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的製度性障礙,更好參與(yu) 全球價(jia) 值鏈分工,增強我國企業(ye) 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zheng) 力有重要作用。從(cong) 供給看,能夠降低企業(ye) 交易成本,提升貿易投資的質量和水平,有利於(yu) 優(you) 化市場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率、為(wei) 創新創造營造更有利環境;從(cong) 需求看,能夠提高內(nei) 需水平,促進服務業(ye) 發展,繁榮市場、改善民生,對推動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大有裨益。
對於(yu) 深耕外貿賽道的企業(ye) 來說,國內(nei) 市場雖大,但開拓國內(nei) 市場的不適應性也普遍存在。由於(yu) 國內(nei) 外產(chan) 品存在定位差異,外貿產(chan) 品直接轉內(nei) 銷往往行不通,需要對中國市場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產(chan) 品設計和生產(chan) 。此外,國內(nei) 銷售渠道的拓展、交易規則的完善,也是外貿企業(ye) 拓展內(nei) 需市場時常碰到的難題。比如有企業(ye) 負責人就表示,外貿交易使用信用證結算,偶有壞賬,而內(nei) 銷市場上貨款拖欠情況卻比較普遍,成為(wei) 企業(ye) 的顧慮。長期以來,內(nei) 貿和外貿是在國內(nei) 外兩(liang) 個(ge) 標準體(ti) 係下進行的經濟活動,企業(ye) 產(chan) 品在技術、質量、標準上也存在差異,推動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需要做好係統謀劃和頂層設計。
早在2022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就促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作出部署。事實上,已經有多地在探索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比如,福建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4個(ge) 方麵共17條意見措施,包括加強內(nei) 外規則對接、促進標準認證銜接、大力推進同線同標同質等。在福建編製的試點工作方案中,進一步提出到2025年在全省實施完善法規製度、促進標準認證銜接、培育一體(ti) 化經營市場主體(ti) 、打造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平台、優(you) 化內(nei) 外貿發展環境、創新推進同線同標同質、培養(yang) 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專(zhuan) 業(ye) 人才等7個(ge) 方麵試點任務,並將“打造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平台”“優(you) 化內(nei) 外貿發展環境”作為(wei) 重點任務。浙江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力爭(zheng) 用3年左右時間,培育形成100家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改革試點產(chan) 業(ye) 基地、1000家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領跑者”企業(ye) ,新增1萬(wan) 億(yi) 元銷售規模。
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必須出“實招”“硬招”。首先,要不斷深入改革體(ti) 製機製。必須製定更加科學合理法律法規,統一內(nei) 外貿法律環境與(yu) 產(chan) 品標準。同時完善監管體(ti) 係,加強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監管,統一產(chan) 品質量體(ti) 係、管理體(ti) 係、安全體(ti) 係,促進企業(ye) 內(nei) 外貿均衡發展。
其次,要培養(yang) 一批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經營企業(ye) 。強化標準、質量、管理和安全意識,提高企業(ye) 自主研發、生產(chan) 和營銷能力,生產(chan) 出產(chan) 品質量佳、消費者滿意的產(chan) 品。加快培養(yang) 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企業(ye) 。同時,積極推進外貿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ye) 柔性生產(chan) 、個(ge) 性定製、智能製造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商貿、物流企業(ye) 海外發展,優(you) 化國際營銷體(ti) 係,建立國際營銷、物流和售後服務網絡。
再次,要積極打造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平台。依托國家級開放創新平台、開放型經濟示範開發區等培育一批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試點產(chan) 業(ye) 創新基地。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為(wei) 企業(ye) 提供內(nei) 外貿政務統一化、標準化、便利化的公共服務。支持優(you) 質貿易企業(ye) 優(you) 化供應鏈創新,建立貿易、金融、物流數字平台,提升內(nei) 外市場協同、創新能力和競爭(zheng) 力。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建設一批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
最後,要進一步優(you) 化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環境。持續深化改革,明確政府和市場界限,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使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結合,持續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wei) 市場主體(ti) 健康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推動企業(ye) 市場主體(ti) 本固根深、枝繁葉茂。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依然不變。隻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men) 的既定目標”。讓我們(men) 堅定曆史自信、掌握曆史主動,展現新氣象新作為(wei) ,推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取得新成效,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新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