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劇“懷舊風”備受觀眾青睞
從(cong) 人間溫暖到瑣碎的“一地雞毛”
年代劇“懷舊風”備受觀眾(zhong) 青睞
正在熱播的年代劇《我們(men) 的日子》,又打翻了觀眾(zhong) 心中“懷舊”的壇子。劇中對幾個(ge) 家庭上世紀八十年代生活的描繪真實且富有生活氣息,用瑣碎的“一地雞毛”,將人與(yu) 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娓娓道來,令年代劇再度迎來一波小高潮。年代劇在熒屏上越來越吃香,講述的角度和主題各自精彩,擁有“懷舊風”的影視作品非常受觀眾(zhong) 的青睞。
記者 宋說
年代大戲情感細膩
《我們(men) 的日子》聚焦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紀初近三十年的歲月,透過兩(liang) 代人的生活變遷和成長經曆,描繪了時代變遷中四個(ge) 家庭之間,最典型的中國鄰裏街坊溫暖的親(qin) 情、友情和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
《我們(men) 的日子》中每個(ge) 人物的性格特質與(yu) 生活方式都非常真實,三個(ge) 家庭各有典型性。文藝青年劉淑霞和轉業(ye) 軍(jun) 人王憲平,一個(ge) 沉浸在自己的詩歌文學世界,一個(ge) 充滿大男子主義(yi) ,碰撞在一起充滿戲劇張力。東(dong) 方玉樹和傅瑩是女強男弱組合,一個(ge) 心直口快不記仇,一個(ge) 溫順體(ti) 貼愛搞音樂(le) ,兩(liang) 人成為(wei) 劇集的幽默擔當。楊大山和方慧不在乎非議也要在一起。三個(ge) 家庭的幾個(ge) 孩子的性格也塑造得非常紮實,各有特點。風風火火的“孩子王”王雪花從(cong) 小打遍胡同,人小鬼大,堪稱正義(yi) 的代表。愛哭有愛的東(dong) 方宏雖然性格懦弱,但心思細膩,對朋友總是無微不至地關(guan) 照。斯文正直學習(xi) 好的明中,雖然因為(wei) 先天疾病從(cong) 小被人羞辱,整個(ge) 成長期被病痛困擾,但依舊自信自強,努力考上了好大學,成為(wei) 一名醫生。
《我們(men) 的日子》塑造的三個(ge) 家庭的群像不僅(jin) 真實立體(ti) ,富有年代感的故事也足夠引起共鳴,劇集播出後,有不少觀眾(zhong) 聯想到去年大熱的《人世間》,這兩(liang) 部劇同樣都是年代大戲,講述的都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情感,不過講述的角度各不同。
《人世間》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圍繞著“光字片”的周家三兄妹展開,在近50年的時間跨度裏,主角周秉昆的一生曆經各種波折與(yu) 坎坷。《人世間》的故事恢宏壯闊,通過幾十年間的生活變化,講述了三線建設、上山下鄉(xiang) 、恢複高考、知青返城、對外開放、出國潮、下海、國企改革、搞活經濟、棚戶區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會(hui) 事件,將時代糅進了人物的日常生活乃至命運轉折中。
《我們(men) 的日子》的情感更加細膩,生活的小細節比較多,把幾個(ge) 家庭之間的情感羈絆講述得真實難忘。比如傅瑩和劉淑霞因為(wei) 誤會(hui) 吵架“斷交”之後,沒有影響孩子們(men) 之間青梅竹馬的情感,孩子們(men) 還為(wei) 兩(liang) 個(ge) 大人的和好而絞盡腦汁。王雪花保護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楊思宇,自己反而被父親(qin) 王憲平打了幾巴掌。王明中因生理缺陷感到自卑,姥姥的一碗雞蛋羹裏滿滿的都是心疼與(yu) 憐愛。因為(wei) 一把電子琴而引起的風波,造成王雪花和東(dong) 方宏之間友情破裂,但東(dong) 方宏又想盡辦法彌補,兩(liang) 人決(jue) 定以後吵架生氣不能超過十分鍾。春晚上費翔的帥氣身影,讓王雪花想起坐牢的小叔王憲安,去看望小叔時她努力忍住眼淚,還手舞足蹈地給小叔重現費翔的表演。這些鄰裏、摯友、隔代、孩童之間的感情張力十足,把不少觀眾(zhong) “整哭了”。
複古懷舊風吸睛
《我們(men) 的日子》展現兩(liang) 輩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平凡的生活中奔赴幸福的故事,在這幅家庭圖景中,囊括了孩童單純的友誼、個(ge) 人成長、誤入歧途的青年改邪歸正、婚姻和家庭的維係、普通人的悲歡離合、社會(hui) 和時代的進步等。這些情感和變遷打動人心,複古懷舊風的布景陳設也是一大亮點。
《我們(men) 的日子》和其他年代劇一樣,時間跨度比較大,主要角色經曆了從(cong) 孩童到少年再到中年,或中年到老年的變化。隨著歲月變化,角色所生活的情境也跟著變遷,舊彩電、老家具、格子桌布,劇中的家居、衣著、用物處處都充滿懷舊風。《我們(men) 的日子》裏王憲平一家住著破破爛爛的小院,磚瓦房冒著的炊煙,讓不少觀眾(zhong) 聯想到《人世間》裏“光字片”的周家。
前有《喬(qiao) 家的兒(er) 女》《人世間》,後有《啟航:當風起時》《我們(men) 的日子》,這些年代劇的複古美學正在熒屏上掀起一股懷舊潮。親(qin) 切且真實、平凡又滄桑的懷舊複古布景,是年代劇獨特的美學,不僅(jin) 好看,還拉高了年代劇的“情感濃度”。比如《喬(qiao) 家的兒(er) 女》中,不少老物件的出鏡仿佛會(hui) 說話一樣,講述著時代的變化。熱水瓶、老擺鍾、綠色冰箱、“二八”自行車,還有一碗被兄妹幾個(ge) 爭(zheng) 搶的加了蜂蜜的甜水,這些無不彰顯著曾經物資緊缺的年代感。
年代劇中人物角色的複古風穿搭,也能勾起觀眾(zhong) 的回憶。在去年播出的《啟航:當風起時》中,蕭闖是一個(ge) 深受《英雄本色》等港片影響的拉風少年,他身穿風衣、嘴咬牙簽登場,墊肩西裝、古巴領襯衫、喇叭褲、毛領皮衣是他的最愛。還有大哥大、錄像廳、北京亞(ya) 運會(hui) 吉祥物熊貓盼盼、由趙忠祥和倪萍擔任主持人的央視春晚等,都透露著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氣息。
擁有濃鬱的複古懷舊風,還有紮實的敘事基礎和人物群像,這些因素使年代劇近年來不斷湧現精品之作。在內(nei) 容上,年代劇也在不斷更迭新氣象,講述的主題也更加新穎,比如在年代劇的基礎上,去年播出的深耕創業(ye) 題材的《風吹半夏》和《啟航:當風起時》,還有細說溫情家事的《喬(qiao) 家的兒(er) 女》《我們(men) 的日子》等,年代劇常演常新,頻出爆款,這股“懷舊風”備受觀眾(zhong) 的青睞。
齊魯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