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龍與地下城》能拯救“遊改電”慘淡票房嗎?

發布時間:2023-02-14 14:3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現象級遊戲IP大電影定檔 3月31日同步北美上映

  《龍與(yu) 地下城》能拯救“遊改電”慘淡票房嗎?

  一場驚天劫案,五大職業(ye) 英雄集結,迎戰史上最強惡魔賽爾紅袍女巫——改編自現象級遊戲IP的電影《龍與(yu) 地下城:俠(xia) 盜榮耀》官宣定檔3月31日,同步北美上映。雖然影片“來勢洶洶”,但現實情況是:將熱門遊戲搬上銀幕的嚐試不斷,口碑和票房的雙贏之作卻非常罕見。

  來自角色扮演類遊戲開山祖師

  作為(wei) RPG(角色扮演)類遊戲開山祖師,《龍與(yu) 地下城》在西方奇幻界的地位舉(ju) 足輕重:其首創性的規則、機製、係統都極其深遠地影響了後世遊戲,風靡全球的《魔獸(shou) 世界》便是基於(yu) 《龍與(yu) 地下城》的眾(zhong) 多背景設定創作而成;遊戲之外,全球超過4000萬(wan) 玩家的《龍與(yu) 地下城》早已成為(wei) 西方流行文化的標誌,圖書(shu) 銷售額超過10億(yi) 美元,在美劇《怪奇物語》《生活大爆炸》中更是被多次提及。此番被精心改編並搬上大銀幕,無論對影迷抑或是遊戲玩家,都是一次不可錯過的新鮮體(ti) 驗。

  影片動作喜劇元素兼備

  《龍與(yu) 地下城:俠(xia) 盜榮耀》由克裏斯·派恩、米歇爾·羅德裏格茲(zi) 、賈斯蒂斯·史密斯、索菲婭·莉莉絲(si) 、雷吉-讓·佩吉、休·格蘭(lan) 特等全明星陣容出演。定檔預告中,酷炫場麵炸裂上演,新奇怪物接連登場,由吟遊詩人、野蠻人、術士、聖武士和德魯伊組成的俠(xia) 盜聯盟踏上險象環生的奪寶之旅,樹敵眾(zhong) 多的他們(men) 屢次陷入絕境。

  除了令人大飽眼福的動作元素,影片的喜劇元素同樣亮眼,麵對地獄級難度的任務,一群看起來不靠譜的“英雄”挺身而出,吟遊詩人埃德金作為(wei) 軍(jun) 師,似乎“隻製定失敗的計劃”;野蠻人霍爾蓋看起來隻會(hui) 用蠻力解決(jue) 問題;術士西蒙和聖武士亨克一個(ge) 憨傻搞笑,一個(ge) 一本正經。

  分析

  “遊改電”:票房撲街屢見不鮮

  每當一部“遊改電”的作品上映,人們(men) 都會(hui) 好奇它是否能夠打破票房魔咒——因為(wei) 一直以來,“遊改電”都難有突破,所以,“遊改電”一直期望有一部過硬的影片,能夠給這類題材帶來翻身走強的機會(hui) 。

  多個(ge) 知名IP搬上銀幕不靈了

  回顧“遊改電”一路走來,IP都不乏知名度,但票房表現卻是屢有缺憾。1993年,一部由熱門遊戲《超級瑪麗(li) 》改編而成的電影《超級馬裏奧兄弟》問世。盡管票房失利,但它造就了一種全新的電影類型——遊戲改編電影。

  自此之後,將熱門遊戲搬上銀幕的嚐試一直不斷,但口碑和票房的雙贏之作非常罕見。2001年,RPG遊戲係列《最終幻想》的成功,讓製作人阪口博信不滿足於(yu) 再做遊戲世界最好的導演——他拍攝了CG動畫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無奈票房慘敗,惡評如潮,累計造成超過9400萬(wan) 美元的巨額損失。

  2010年,被寄予厚望的《波斯王子:時之刃》,在投資成本2.29億(yi) 美元的情況下,全球票房僅(jin) 有3.36億(yi) 美元,並且遭遇票房和口碑的雙重失敗,直接導致好萊塢6年後才敢再次嚐試奇幻類視頻遊戲的改編。

  2016年,大名鼎鼎的電影《魔獸(shou) 》在故事和人物塑造上也是失敗的。影片在北美市場慘淡,幸好有中國遊戲粉絲(si) 的情懷支持,才使得影片票房沒有一跌到底。該片約1.6億(yi) 美元製作成本,加上營銷費用約2.5億(yi) 美元,要取得4.5億(yi) 美元以上的票房才能回本。最終《魔獸(shou) 》在全球 4.3 億(yi) 美元的票房中,中國觀眾(zhong) 貢獻2.21億(yi) 美元的票房。在粉絲(si) 情懷被《魔獸(shou) 》過度透支的情況下,後續的遊戲改編電影在國內(nei) 的表現並不好,《極品飛車》《殺手:代號47》等平均回報率都在10%左右徘徊,低於(yu) 行業(ye) 的平均回報率。

  相比之下,《古墓麗(li) 影》和《生化危機》係列算是“遊改電”的佼佼者。2001年,電影《古墓麗(li) 影》上映——該片由安吉麗(li) 娜·朱莉主演,在美國首映僅(jin) 三天,累積票房就達4820萬(wan) 美元,最終在全球獲得2.8億(yi) 美元的票房,成為(wei) 票房最成功的遊戲改編電影之一。然而,2003年朱莉主演的《古墓麗(li) 影2》因劇情俗套乏味而導致票房慘敗。

  《生化危機》係列電影由保羅·安德森執導,米拉·喬(qiao) 沃維奇主演,自2002年到2017年拍攝了6部。盡管這一係列電影名氣很大,認可度不低,但是票房成績卻不算十分理想:第一部預算3300萬(wan) 美元,美國本土攬回4000萬(wan) 美元;第二部投資4500萬(wan) 美元,最後以5000萬(wan) 美元收官;第三部成本依然控製在4500萬(wan) 美元,票房為(wei) 5064萬(wan) 美元;最好的《生化危機4》,靠3D噱頭票房首次破6000萬(wan) 美元;第五部的預算首次突破6500萬(wan) 美元,全球累計票房達到2.21億(yi) 美元。雖然已是遊戲改編電影中少數幾個(ge) 不賠錢的作品,但談不到大賺特賺。

  而近年來受到關(guan) 注的一部“遊改電”作品是成本1.2億(yi) 美元的《神秘海域》。該片2022年在中國上映,最終內(nei) 地累計票房達到1.51億(yi) 人民幣,票房成績隻能算是中規中矩。

  資本+腦洞+平衡三者缺一不可

  一般而言,遊戲改編電影大體(ti) 可以分為(wei) 以下幾類:格鬥類遊戲改編電影,如《格鬥之王》《殺手:代號47》;動作冒險類遊戲改編電影,如《古墓麗(li) 影》係列、《吸血萊恩》係列;恐怖冒險遊戲改編的電影作品,如《生化危機》係列、《寂靜嶺》係列;射擊遊戲改編電影,如《死亡之屋》《毀滅戰士》等;角色扮演類遊戲改編電影,如《龍與(yu) 地下城》《魔獸(shou) 》係列等;賽車類遊戲改編電影,如《極品飛車》;休閑益智類遊戲改編電影,如《超級馬裏奧兄弟》《憤怒的小鳥》《俄羅斯方塊》《水果忍者》等。

  曾有網友分析38部遊戲改編電影後指出,遊戲改編電影本身就是帶著枷鎖在跳舞,想要做到成功的改編,資本+腦洞+平衡,三者缺一不可。首先,資本為(wei) 遊戲改編電影提供前提基礎。其次,腦洞是遊戲改編電影的加分項。對於(yu) 遊戲改編電影來說,編劇的腦洞決(jue) 定這影片劇情的好壞。無論何種類型遊戲改編電影,“劇情”都是重中之重,再強大的技能和畫麵,如果沒有劇情,也是索然無味。第三,平衡是遊戲改編電影的起點,決(jue) 定著電影的走向。對於(yu) 不少遊戲改編電影來說,粉絲(si) 不買(mai) 賬,觀眾(zhong) 看不懂,往往處在十分尷尬的境地。如何平衡粉絲(si) 和一般觀眾(zhong) ,考驗著此類電影主創的智慧。

  可以說,“遊改電”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旦克服了製作和改編模式的相對單一,增加代入感,豐(feng) 富了故事線,一定會(hui) 有佳作出現。如今,“遊改電”《龍與(yu) 地下城》即將上映——該遊戲在全球擁有龐大的粉絲(si) 群體(ti) ,早在2015年就開始開發電影版,能否為(wei) “遊改電”在劇情深度與(yu) 電影化表現方麵有所突破,尚需拭目以待。

  文/本報記者 肖揚

  北京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