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

發布時間:2023-02-14 15:50: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 題:堅定文化自信,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塑形鑄魂

  新華社記者周瑋、楊湛菲

  2月1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共同主辦的“大地歡歌”全國鄉(xiang) 村文化活動年拉開帷幕。接下來一年間,“四季村晚”“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裏的中國”文化展示、全國廣場舞展演等12項主體(ti) 活動將在全國鋪開,第九屆中國農(nong) 民歌會(hui) 、山東(dong) 省群眾(zhong) 性小戲小劇“大擂台”展演等80項示範性係列活動也將火熱開展,用文化為(wei) 鄉(xiang) 村大地添彩。

  廣大基層和農(nong) 村一直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的重點和難點。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農(nong) 村公共文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覆蓋城鄉(xiang) 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持續完善,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一體(ti) 建設統籌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豐(feng) 富多彩。如今,“有沒有、夠不夠”問題已基本解決(jue) ,農(nong) 民對“好不好、精不精”的要求則越來越迫切,與(yu) 城市相比,農(nong) 村公共文化服務仍存在供給產(chan) 品單一、供需對接錯位、人才隊伍緊缺等問題。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文化為(wei) 引領。

  加快推進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一體(ti) 建設,縮小城鄉(xiang) 、區域、群體(ti) 間差距仍是重中之重。在同時舉(ju) 行的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會(hui) 議上,文化和旅遊部對建立健全城鄉(xiang) 公共文化資源均衡配置機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品質作出部署、拿出實招:推動鄉(xiang) 村公共文化與(yu) 非遺、文化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融合發展,打造城鄉(xiang) 居民的終身美育學校、文明涵養(yang) 陣地……

  要突出農(nong) 民主體(ti) 性,始終堅持農(nong) 民是鄉(xiang) 土文化的創造者、傳(chuan) 承者和受益者,引導動員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積極投身到鄉(xiang) 村文化建設中來。今年元旦、春節期間,鄉(xiang) 村“村晚”示範展示活動精彩紛呈,春節假期活動達1.5萬(wan) 多場,參與(yu) 人次近8000萬(wan) ,為(wei) 農(nong) 民打造了展示自我、溝通交流和文化娛樂(le) 的舞台,也激發著鄉(xiang) 村文化建設和治理的內(nei) 生動力。

  當前,手機成為(wei) “新農(nong) 具”,直播帶貨成為(wei) “新農(nong) 活”,要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文化數字化,為(wei) 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注入新動能。實施全國智慧圖書(shu) 館體(ti) 係建設和公共文化雲(yun) 建設,把更多深藏的鄉(xiang) 村文化資源呈現在手掌上;加強農(nong) 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培訓,讓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廣泛運用雲(yun) 直播、短視頻等數字化手段,講述鄉(xiang) 村好故事、傳(chuan) 播鄉(xiang) 村好風尚、代言鄉(xiang) 土新文化。

  行進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厚植鄉(xiang) 村文化根脈,讓人們(men) 記得住“鄉(xiang) 愁”,看得見“遠方”,鄉(xiang) 村文化新生活前景可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