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穩就業離不開更為精準的幫扶

發布時間:2023-02-17 16:1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春節過後,複工複產(chan) 顯著提速,各地人力資源市場也重新恢複活力。前不久在上海某區舉(ju) 辦的一場招聘會(hui) 上,156家企業(ye) 帶來561個(ge) 崗位,吸引了1.1萬(wan) 名求職者,場麵極為(wei) 火爆。而稍加瀏覽近日新聞就會(hui) 發現,類似的火爆場麵已經在多地上演。許多招聘方主動出擊,積極參加各類招聘會(hui) 、發布招聘崗位,同時,求職者也極為(wei) 踴躍。“供需兩(liang) 旺”可謂是今年一開年我國人力資源市場的鮮明特點。

  對於(yu) 曾長期受“招工難”問題困擾的企業(ye) 和地方來說,看到如此景象自然是喜出望外。之所以呈現出這一局麵,主要有兩(liang) 方麵原因。其一,疫情持續3年多來,壓抑了太多的勞務需求,情況好轉後,這些需求自然會(hui) 集中釋放;其二,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兩(liang) 旺”,也受益於(yu) 宏觀政策的利好推動。人社部等11部門於(yu) 今年第一季度在全國範圍內(nei) 展開了“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ye) 援助月”專(zhuan) 項服務活動,集中為(wei) 有就業(ye) 創業(ye) 意願的農(nong) 村勞動者、符合認定條件的就業(ye) 困難人員以及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單位提供就業(ye) 幫扶,努力實現就業(ye) 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滿意有提升。自然的內(nei) 在需求和政策加持推動,共同造就了今春人力資源市場的火爆。

  隨著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有序落地,人力資源市場有望保持總體(ti) 穩定的態勢。但是必須看到,經濟仍處於(yu) 恢複過程之中,我國就業(ye) 形勢依然頗為(wei) 嚴(yan) 峻。相關(guan) 數據顯示,去年12月,我國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16.7%,2023屆全國高校畢業(ye) 生預計達到1158萬(wan) 人,外來農(nong) 業(ye) 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ye) 率依然偏高。這樣的態勢表明,穩就業(ye) 仍需加力,促進各類人群順利就業(ye) 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穩就業(ye) 、促就業(ye) ,依然需要宏觀政策的切實落地與(yu) 持續推動。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各方麵衝(chong) 擊較大,“後遺症”很難在短期內(nei) 消失,這就需要相關(guan) 政策不僅(jin) 要保持高站位,還要有耐力、有持續性。既要根據現實發展及時優(you) 化政策發力點,還應著眼長遠,為(wei) 穩就業(ye) 、促就業(ye) 提供堅實的政策基礎。

  在解決(jue) 企業(ye) 及求職者燃眉之急的同時,穩就業(ye) 、促就業(ye) 相關(guan) 措施需要更加精準。就此而言,一些地方的精細化舉(ju) 措值得借鑒。比如在山東(dong) 濟南,一些招聘會(hui) 不僅(jin) 細分到行業(ye) ,甚至細分到企業(ye) ,使得對接更加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匹配效率。浙江湖州則針對包括低保家庭、低保邊緣戶家庭、困難家庭等“四低”人員,提供了專(zhuan) 門的就業(ye) 方案。而相關(guan) 企業(ye) 比如美團,不僅(jin) 推出了保障用工助力複蘇的“6大舉(ju) 措”,先期開放50萬(wan) 個(ge) 服務崗位,還為(wei) 聽障人士開發專(zhuan) 屬功能,幫助3000餘(yu) 名聽障騎手獲得了就業(ye) 崗位。這些舉(ju) 措並不宏大,甚至看上去有些“瑣碎”,可對於(yu) 具體(ti) 的勞動者來說,卻是真正實實在在的幫扶。

  今春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兩(liang) 旺”,顯示出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樂(le) 觀前景。這樣的開局讓人欣喜,更需要珍惜。保住這來之不易的可喜勢頭,有賴於(yu) 更多紮紮實實的穩就業(ye) 、促就業(ye) 舉(ju) 措。“春風行動”雖然在第一季度集中開展,但就業(ye) 援助卻顯然不能局限於(yu) 這3個(ge) 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