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不是“師父” “老板”,90後導師正在探新路

發布時間:2023-02-20 16:2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導師的隊伍越來越年輕,在一些高校,那些最年輕的“碩導”“博導”已經是90後了。在大學中,師生關(guan) 係是一門學問,正如00後整頓職場那樣,90後作為(wei) 導師中的年輕力量也開始重塑大學裏的師生關(guan) 係。

  長期以來,中國式大學師生關(guan) 係多是“師徒”式的,“拜師學藝”是我國曆史文化的一部分,老師和學生通過這樣相對封閉式的傳(chuan) 承關(guan) 係形成自己的學術“家譜”,在一代代的傳(chuan) 承中,還會(hui) 形成自己的“學派”。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老板”也成了高校中不少同學與(yu) 自己導師拉近距離的稱呼。而如今,90後導師似乎不願再做“師父”或“老板”,他們(men) 正在探新路。

  通過采訪幾位優(you) 秀的90後博導、碩導,筆者發現,年輕導師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men) 在傳(chuan) 統的師生關(guan) 係上進行創新,保留了傳(chuan) 統師徒的情誼,保留了生活與(yu) 科研之間該有的邊界,卻增加了一些平等和溝通、理解與(yu) 共情。

  年輕的導師眼界寬廣,在具體(ti) 管理學生時,他們(men) 往往會(hui) 采用一些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例如,有的導師會(hui) 專(zhuan) 門進行“團隊建設”,包括設計特有的logo、文化衫,進行團建等,還會(hui) 建立成型的管理和培養(yang) 製度,而這樣的製度不僅(jin) 是約束學生的,對導師自己也同樣適用,顯示了一種師生平等和公開透明的態度。

  同為(wei) 年輕人,這些導師一定是最能與(yu) 同學們(men) 共情的。有幾位教師不約而同地談道,他們(men) 最排斥給同學們(men) “畫餅”,因為(wei) 同學們(men) 現在走著的路自己曾經也走過,那些自己經曆過的抉擇和掙紮仍曆曆在目。在生活上,年輕導師的先天優(you) 勢就是可以和同學們(men) 玩到一起,在這其中,他們(men) 與(yu) 其說是導師,不如說是學長。而這些思想上的引領、生活上的建議,則從(cong) 前輩對晚輩的指導,變成了“朋輩互助”。

  而在他們(men) 種種鮮活的特點中,最令筆者感動的是他們(men) 先天帶有的、不被社會(hui) 雕琢的赤子之心。有一位教師回憶起自己過教師節的場景,同學們(men) 突然衝(chong) 到他辦公室裏,手捧鮮花、拿著禮物對他說“老師,祝您節日快樂(le) !”然後熱熱鬧鬧拉著他合影,這讓他感動了很久。也許,他還會(hui) 經曆很多次教師節的驚喜,但這樣的觸動大概也隻有在年輕時才能體(ti) 會(hui) 到。

  作為(wei) 大學教師中最年輕的一批人,他們(men) 往往有著超越同齡人、令人驚豔的履曆和科研成果,但作為(wei) 教師,他們(men) 的職場之路才剛剛開始。在教書(shu) 育人這條路上,他們(men) 同樣會(hui) 經曆困惑與(yu) 迷茫,這也是他們(men) 成為(wei) “大先生”的必經之路。在這條路上,他們(men) 會(hui) 學習(xi) 到越來越多的教學技巧、為(wei) 師之道,也希望他們(men) 不會(hui) 因走得太遠而丟(diu) 掉最初走進校園時的初心與(yu) 夢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