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在中國】中國不光要做全球最大的單一銷售市場,還要做全球創新中心
全球創新正進入“中國時刻”。
“經過20多年發展,中國不僅(jin) 成為(wei) 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銷售市場,而且我們(men) 已經把其視作全球的創新中心。”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柯時邁說道。
2月20日,“新時代新機遇——跨國企業(ye) 在中國”網上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分別來到保時捷中國、強生創新孵化器JLABS@上海、美敦力創新中心,“全球創新正進入‘中國時刻’”,這是三家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掌門人的共同心聲。
有助於(yu) 第一時間參與(yu) 全球創新戰略製定
2001年,保時捷正式進駐中國市場,發展至今,保時捷品牌在中國共有146家銷售網點。2022年全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新車交付量達93286台,這意味著中國已連續8年保持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銷售市場的地位。
“中國數字經濟日新月異,應用場景全球領先,加上中國人豐(feng) 富多樣的消費需求,讓保時捷中國的發展步伐不止於(yu) 此。”柯時邁介紹,2018年,保時捷中國在上海成立了創新辦公室,2019年,又成立了保時捷(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這些機構的建立,旨在讓保時捷中國能第一時間參與(yu) 全球創新戰略製定,及時反饋中國市場需求;代表中國聲音,為(wei) 本土創新發展爭(zheng) 取時間。”
經過短短幾年快速發展,如今,保時捷中國在虛擬人、虛擬會(hui) 議平台、數字藏品、增強現實地圖係統等汽車“數智化”領域,智能倉(cang) 庫、機械臂噴漆維保、綠色經銷商太陽能存儲(chu) 係統、智能電源管理係統等低碳經濟領域,都取得不少全球領先的創新成果。“我們(men) 非常慶幸能紮根於(yu) 上海這座中國創新高地,在上海嘉定的國際汽車城,我們(men) 與(yu) 同濟大學的專(zhuan) 業(ye) 團隊開展諸多合作,目前都進展順利。”
貢獻“上海智慧”和“上海力量”
1985年,強生進入中國,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ye) 。如今,中國不僅(jin) 是強生全球業(ye) 務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更成為(wei) 了公司的創新戰略市場。2019年,強生執行委員會(hui) 宣布將中國定位為(wei) “全球創新引擎”,成為(wei) 了第一家對中國市場的創新地位進行戰略部署的世界500強企業(ye) 。同年6月,強生又將全球最大、亞(ya) 太首家創新孵化器JLABS@上海落戶在上海張江。
記者2月20日來到位於(yu) 浦東(dong) 張江的強生創新孵化器JLABS@上海,當天,恰逢它迎來第73家入孵企業(ye) 。截至目前,它一共支持了73家初創公司,其中,48%為(wei) 本土企業(ye) ,52%為(wei) 國際企業(ye) ,涵蓋製藥、醫療器械、消費品及健康等領域。
強生創新孵化器JLABS@上海共有兩(liang) 層樓麵,樓下,一間間辦公室排列在走廊兩(liang) 側(ce) ,每間辦公室麵積約12平方米,有4個(ge) 工位,其間,還穿插有共享會(hui) 議室和咖啡間、閱覽角等公共活動空間;樓上則有一間間潔淨實驗室,不少穿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員正在忙碌……
“吸引我們(men) 的原因,不光是這裏能為(wei) 初創公司提供拎包入駐的辦公室,還能提供國際領先的實驗室和設備。對我們(men) 這些創業(ye) ‘小白’來說,更及時的是,這裏還‘一對一’地匹配了科技、產(chan) 業(ye) 和融資領域專(zhuan) 家擔任‘創業(ye) 導師’,以及強生內(nei) 、外部創新網絡的支持。”一名不願透露所在入孵企業(ye) 名稱的科研人員對記者說道。
因為(wei) 創新模式獨樹一幟,2020年12月1日《上海市鼓勵設立和發展外資研發中心的規定》正式施行,強生成為(wei) 首家獲得上海市政府認定的外資開放式創新平台。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wei) 群介紹,截至目前,73家入駐企業(ye) 一共獲得估值達37億(yi) 美元的融資和戰略合作,包括4家IPO、一家收購以及105項交易。
“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有40家企業(ye) 已經成功‘出孵’,也就是說從(cong) 這裏‘畢業(ye) ’了。我們(men) 希望它們(men) 能成為(wei) 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火種’,並為(wei) 強生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上海智慧’和‘上海力量’。”他說。
中國成為(wei) 企業(ye) 全球唯一擁有兩(liang) 座創新中心的單一市場
全球醫療器械巨頭美敦力深耕中國30餘(yu) 年。記者走進位於(yu) 上海漕河涇的美敦力上海創新中心,隻見這裏分幾個(ge) 樓麵分布有一間間高度仿真的手術室和病房,除了病床、手術台上放置的是仿真人和仿真器官,其他軟硬件設施等與(yu) 常規手術室和病房別無二致,呼吸機,腔鏡,介入手術用的導管、導絲(si) 等醫療器械等主打器械均來自美敦力。
“別看今天這些房間都空著,到了雙休日就很熱鬧,因為(wei) 在這裏要開展對醫護人員的專(zhuan) 業(ye) 培訓。專(zhuan) 家們(men) 會(hui) 坐在單向透視玻璃背後的小房間,給培訓人員進行測評。”美敦力上海創新中心負責人介紹,“這裏不僅(jin) 是培訓中心,更是共創中心,一線醫護人員會(hui) 把實操心得和意見建議告訴我們(men) 的研發人員,通過不斷磨合,讓產(chan) 品研發獲得最優(you) 解。”
“不斷加速引進全球創新、加速本土創新和本土製造、致力於(yu) 擴大優(you) 質醫療的廣泛可及是企業(ye) 的使命。”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介紹,2012年,美敦力上海創新中心成立,成為(wei) 美國和歐洲之外的第一家美敦力創新中心,2021年,美敦力在中國的第二座創新中心於(yu) 成都落成,這也讓中國成為(wei) 美敦力全球範圍內(nei) 唯一擁有兩(liang) 座創新中心的單一市場。
“這是因為(wei) 我們(men) 堅信‘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持續推進,不僅(jin) 造福人民,也將為(wei) 醫療行業(ye) 帶來巨大發展機遇。中國一定會(hui) 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
據悉,截至目前,美敦力中國本土研發創新產(chan) 品65個(ge) ,其中23個(ge) 遠銷海外市場。美敦力在上海、成都的兩(liang) 大創新中心,平均每年可培訓醫療專(zhuan) 業(ye) 人士約1.5萬(wan) 人次,涵蓋國內(nei) 1000多個(ge) 三甲醫院。不少醫護人員表示,這裏是他們(men) 職業(ye) 生涯的“起點”和“加油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