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東西問·鎮館之寶】從“吃素”到“吃肉”,這隻“恐龍”何以扭轉學界認知?

發布時間:2023-02-28 09: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為(wei) 中國境內(nei) 最早發現的幾近完整的肉食性恐龍化石,迄今仍為(wei) 亞(ya) 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龍化石之一,上遊永川龍對國際古生物學界有何意義(yi) ?有著怎樣的學術價(jia) 值?重慶自然博物館藏品管理部副主任薑濤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獨家專(zhuan) 訪。

  薑濤表示,肉食龍在恐龍動物群中是比較難保存完整的一類,特別是完整的肉食龍頭骨,一直是恐龍研究者追索的目標。上遊永川龍的發現讓中國摘掉了“沒有可靠肉食恐龍”的帽子。而將它定為(wei) “鎮館之寶”主要有三個(ge) 原因:一是該化石“近於(yu) 完整”的罕見性;二是它是命名恐龍新屬種的可靠依據;三是為(wei) 後人了解四川盆地侏羅紀恐龍動物群的麵貌,以及當時的古地理、古氣候提供了寶貴資料。(景詩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